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作者:央视新闻 来源:央视新闻 公众号
分享到:

05-15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亚洲文化嘉年华”今晚亮相国家体育场“鸟巢”。亚洲,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文明,穿越时空,交相辉映。对话,涤荡心灵,展望未来。此时此刻,你我共享亚洲梦。





亚洲文化嘉年华·节目精粹

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

“亚洲文化嘉年华”

15日晚亮相国家体育场“鸟巢”。

古老的丝绸之路绵延万里,

沿线国家丰富多样的文化特色,

各国文明之间交流对话、

融合互鉴的美丽画卷缓缓展开……

来自亚洲各国的演员们

带来具有各国特色的歌舞节目,

呈现一出多姿多彩的亚洲风情大联欢。

青春嘉年华,共圆亚洲梦,

交响互动大合唱《我们的亚细亚》

为亚洲文化嘉年华拉开序幕。

千人阵容、花式炫技、骏马奔腾,

震撼欢乐的风情舞团《火之激情》,

呈现火火的亚洲。 

林俊杰 (新加坡)、张杰 (中国)、

郑智薰 (韩国)、杜氏清花(越南)、

埃登·霍蓝(以色列)携手带来

热情温暖的旋律《风与花的边界》,

用亚洲丰富多彩的乐声

唤醒我们的耳朵。

打击乐表演《鼓舞飞扬 百舸竞渡》

将中、朝、日、韩四国鼓等

气势震撼的鼓类器乐相结合,

在“亚洲加油”的呐喊助威声中

擂响活力亚洲的青春之鼓。

穿越千年丝路,

纤纤玉手绽放盛世花雨!

从敦煌壁画上走下来的

手姿舞蹈《丝路绽放》,

翩翩起舞,丝绸衣带,

感受不一样的舞蹈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后继有人名扬四海。

大型京剧表演《盛世梨园》

尽情展现国粹文化特有的魅力,

传唱东方,唱响世界。

激昂的歌声、欢快的舞步、

动听的器乐演奏完美融合,

极具亚洲特色的

盛大歌舞表演《亚洲风情》,

将亚洲各国间的友谊故事传唱世界。

古风墨韵,气韵生动。

武术表演《墨之韵》尽显文化与国粹,

在鸟巢交织成一场精彩绝伦的

中国特色、亚洲风采、世界奇观。

鼓舞飞扬,青春亚洲。

陈伟霆、 张艺兴等携3500名文艺青年

以及各国留学生舞出“亚洲节拍”。

五月的北京繁花似锦,

夜空的鸟巢星光璀璨。

大型舞蹈《吉祥吉祥》,

祝愿亚洲明天更美好。

更多精彩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观看

完整版《亚洲文化嘉年华》文艺汇演




亚洲,“太阳升起的地方”。

长江与黄河,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

印度河与恒河,哺育滋养了悠远的印度文明;

流经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孕育了饮誉世界的两河文明。

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亚洲照亮了人类历史的天空。


《亚洲 文明之光》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亚洲 文明之光》整编


璀璨夺目的亚洲文明

亚细亚,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地区,拥有地球上近30%的陆地面积。世界上每10人中,有6个人生活在亚洲,是多文化、多民族汇聚交融之地。


亚洲,诞生了世界最古老的陶片、瓷器。每一种文明,都为陶器的形成与演变贡献了自己的智慧。迄今为止最远古的陶片出土于中国江西;最早的陶器上釉技术由古巴比伦人发明而来,赫梯人则造出了最早的高温陶器;又有谁能想到苏美尔人率先使用圆盘制陶轮,竟能在这飞速的旋转中发现轮子的秘密。当然,必须值得一提的是,陶与火还造就了另一个世界奇迹,就是秦始皇兵马俑,这个奇迹也成为文明对普通劳动者最恒久的颂赞。



最早的数字、文字、天文、历法,法典,乐谱、乐器,在亚洲发源。古印度文明发明了0至9的十进制数字,古代中国人最早使用负数,代数和三角学则由阿拉伯人创建。正是有了不同文明的不同创造,才有了数学这门学科的出现。


文字同样使然。楔形文字记录下了古代西亚各民族的文明信息,而汉字则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步构建了博大的中华文化。不止如此,为了商贸便利,吸取了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精华的腓尼基字母由此诞生。小小的22个符号,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传入各国不断开枝散叶,奠定了人类文明重要的文字基石。

 


这里还有着世界最早的农业定居点,留存着人类年代最久远的城市。距今6000多年的乌尔城中,民房、店铺、市场遍布,比黄金还贵重的青金石装饰引人注目。点点滴滴,都代表着苏美尔文明最为繁荣的时期。

 


不得不说,亚洲先民与种子的邂逅,可以说是一切文明的开端。两河流域最早种植小麦,长江流域最早种植水稻。随着人工灌溉的诞生,麦种与稻种逐步普及,成为了人类最坚实的物质保障,一步步掀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现在,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东南亚,早已是世界重要的稻米产区之一。


 

还有棉花的种植,丝绸的纺织,让亚洲人从此对服饰的创造和设计,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从古代就留存下来的众多历史建筑,更是为我们提供机会,一睹先贤的智慧,感受人类伟大的创造力。


好比中国的长城——



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



柬埔寨的吴哥窟——



印度的泰姬陵——



这四处古迹并称为“古代东方四大奇迹”。


亚洲灿若繁星的世界遗产,经历久远的岁月,其魅力令世人倾倒,其保护引世人关注。“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全世界”,面对脆弱的生态,人们开始加紧“数字敦煌”的建设,吸引更多人了解深厚的敦煌文化。通过一幅幅壁画,一座座雕塑,欣赏亚洲文明无穷的想象力。


 

九层神庙,是尼泊尔杜巴广场的标志性建筑。2015年的一场大地震,让神庙坍塌。中国人尽己所能,与尼泊尔的工程师们密切合作,为散落四处的每一块砖石、木料标上编号,以帮助其恢复原位。


 

“东方佛城”吴哥窟规模宏大,年代久远,但是长年的风雨侵蚀给它带来了严重的损毁。为了让它焕彩重生,37个国家更是积极参与了吴哥窟的修复工作,为古老的文明遗迹尽自己的力量,让吴哥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令人惊叹的创造力


人类文明从古至今的发展,对当下的影响与联系,其实早就悄然贮藏于我们的本性之中。文学、音乐、电影、动漫,各类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出不一样的表达形式,催生出了像泰戈尔、宫崎骏这样的标杆性人物,造就了印度“宝莱坞”这样的亚洲电影工厂。可以想见,亚洲文化的创造力和影响力不可小觑。

 

 

文明的延续,就是在对过往的艺术与发明的临摹和再创造中,交替前进的,这种变化渗透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印度的纱丽,越南的白色奥黛,印尼的巴迪、波斯的地毯。作为当地的传统象征和符号,正是在与时下潮流不断融合和借鉴的过程中,才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印度的纱丽


越南的奥黛


△印尼的巴迪


再以节日为例,每年4月的泼水节,是许多东南亚国家狂欢的日子。其实最早的“泼水节”原本起源于西亚得“泼寒胡戏”,经古印度地区演变为“宋干节”后,又相继传入缅甸、泰国和中国等地区,与当地文化相互交融,一直延续至今。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曾经的创造,融入有形的世界,无形的内心。东亚、西亚、南亚、中亚、东南亚、南亚次大陆,都是彼此相依,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是因为它们的多元与差异,才有了如今我们所见到的文化多样性,才能共同迎来人类文明的黎明曙光。


例如在古印度制糖法的基础上,中国人创造了“糖霜法”,此法后传回印度,从此,印地语的蔗糖一词,便有了中国读音“chini”。


唐朝士兵在撒马尔罕传授了造纸工艺。这种造纸术成本低廉、便于量产,而且造出来的纸质地轻软。如今,撒马尔罕沿袭古法造纸术正是中国汉代的棉纸。



玄奘历经艰险前往印度求法,将毕生心血都安放于雄伟的大雁塔之中。他所撰写的《大唐西域记》,更成为研究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这让盛唐文化声名远播,为更多人所知晓,由此获得了“西罗马,东长安”这样流传后世的说法。

 


那时,日本的奈良、京都,均仿唐长安城的规制而建,直到现在,我们还能在那里一窥长安城的面貌。

 


随着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丝绸之路、香料之路、茶叶之路、瓷器之路、皮毛之路先后形成,联通亚洲销往世界。丰富的物产和发达的贸易,促成了古代亚洲各文明间交流与对话。


2000多年来,丰饶的丝绸之路,跨越了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了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宛若一条人类文明交融沟通的大动脉。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耗时十年东征,扩展疆域至印度河流域,客观上促进了希腊文明与亚洲文明的大融合。南亚次大陆的犍陀罗艺术,便是融合了古希腊、古波斯、古印度三种元素,成为古代亚洲的经典艺术风格。


 

至于丰饶的阿拉伯半岛,也是在香料、宝石、丝绸和瓷器的贸易推动下,在数千年间与亚洲各种文明,以及欧洲的罗马、希腊等外部文明,频繁交往,惠己及人。


在思想尚未开化的中世纪,阿拉伯民族开展了一场历时二百多年的文化翻译运动,用阿拉伯语将几近绝迹的古罗马与古希腊文化古籍保存了下来。托勒密的《天文大集》、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物理学》都在这一时期被翻译成阿拉伯语。



今天的亚洲,拥有全世界67%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亚洲和平发展与人类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亚洲稳定是世界和平之幸,亚洲振兴是世界发展之福。


回望历史,亚洲价值、东方智慧穿越时光,给前路以光亮,给未来以希望。郑重、欣赏、呵护,亚洲,正给世界与未来,擘画“美己之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恢弘新卷。



点击「写留言」分享你对亚洲的祝福

猜你喜欢



觉得不错请点在看

本期监制/唐怡 主编/王兴栋 编辑/王若璐


阅读39518
举报0
关注央视新闻微信号:cctvnewscenter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央视新闻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央视新闻

微信号:cctvnewscenter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