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得分7.1分
1.U兔:10分
电影书籍译者,电影活动企划。
真正用大片儿心态做出的影片,感觉身兼数职的阿方索·卡隆这次真的是拍爽了。
小的切入点,辐射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大景深、宽画幅、大景别让细节更丰富,二刷不再那么注重故事,更以一种奇观心态去欣赏,发现了更多的有趣内容和精心设计。布光精致得吓人,没有颗粒感的画面干净得充满现代感,少有的通透,对黑白电影的观感是一次刷新。
视角不是儿童不是女仆,而是导演像一个幽灵一样潜入时代,不怀旧不伤感,只是冷静地陈述,却听到了口吻间的含情脉脉。由衷被感动了。音效细致,定位感很好,走进大浪的那段,真的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轰然包围体验,太抓人了。
如果不去影院看,真是只看了这片儿的三分之一。
2.秦婉:9分
凤凰电影策划。
卡隆用黑白影像以及一个被动型女主角的视角,去呈现他内心不设防的生活和社会周遭。生活的趔趄,就像不断被碾压又不断出现的狗屎,电影的开头与结尾,女主角的生活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却已历经了生离死别、惊涛骇浪——不设防的有孕遭弃,不设防的地震火灾,不设防的孩童打闹,不设防的革命杀戮,不设防的死亡与逃生,并无乐极生悲,越是平静越残酷。女性之间的情感交融,逾越不了阶级差异,一切来得那么自然,这是整个故事的一面,实际上也包容了另一面。
技术上此片的分数更高,卡隆的娴熟已有大师风范,多个生活流长镜头每一帧都如此精致,亲热和枪击两场戏的视角转换极具巧思,生孩子和骇浪援救的两场戏也令人难忘。
3.妖灵妖:9分
电影文化工作者。
有评价说此片对于历史的立场过于轻浮,但似乎这才是它的优点。毕竟,对于绝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历史转折关头无论是当时还是当下都有可能是模糊不清的。
尽量找一家音响过关的影院,才能体会影片在声音上的细腻处理,很多镜头直接用声音来建构空间,视听语言无懈可击。大陆版对限制级画面做了放大处理,但原生素材6.5K,因此在清晰度上并无影响(当然在美学上是有严重影响的,因为手里的棍子和身上的棍子在片中有重要的对应意义)。
4.西帕克:8分
影评人,电影网站主编。
视听和调度真是登峰造极,形式已然最大化。初看并不喜欢,但越想越有回味。既是普通劳动女性的赞歌,也是对阶级关系和男权社会的反思。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潮汹涌。
5.陆支羽:8分
影评人,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运营者,著有《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1.海滩那场逐浪施救戏,闪烁着无比动人的魔力,也是最戳人心扉的时刻。
2.阿方索·卡隆自行上阵的黑白摄影,既有源自卢贝兹基的运镜轨迹,同时也更细微地带入了卡隆自身美学视角。
3.印象最深的细节:开场处,那架从地面水渍倒影中掠过楼间的飞机。
6.风间隼:8分
影评人。
一个又一个华丽丽的摇镜头和横移镜头,仿佛一个幽灵在重新窥视自己的童年。但是演员情绪的饱满和调度的复杂,尤其是对时代风云的折射又远远甩开那些无病呻吟的小资情调艺术电影。
片中除了舞棍的遛鸟侠之外的男性都面目模糊,只有妇女和孩子撑起了这部私人的史诗。大火、家具店内外的暴行、生产和海滩几个场面最令人难忘。结尾在唯一一个垂直摇动的镜头中,被摧残和升华过的生活仍在继续,意境绝佳。ps.电影院里放的居然是《虎口脱险》!
7.tyger tyger:8分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文系硕士导师,电影学者。
其实八分略不足,不过影向标打分没有小数点。氛围营造的视听技艺层面无可挑剔。叙事层面还是弱了,着意表现日常生活的平淡感还是处理得太过“顺滑”,情节中内蕴的粗砺和涩味不足。观片时我想到了福楼拜《淳朴的心》和《情感教育》。看来墨西哥人看《虎口脱险》比咱们早了十年不止。
8.耳朵:8分
“奇爱博士讲电影”责任主编,独立戏剧人。
银幕的确提炼出了《罗马》的史诗气质,它所囊括的信息非常丰富,既是个人的记忆,也是时代的缩影。影像表达和文学性结合得非常好,细碎的生活流叙事里,暗藏着时代的剧变。本身女佣便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或说城市世界的旁观视角。这个故事又是阿方索·卡隆回归童年视角对成人世界的窥探,她也成为了那个世界的一部分。但那个昨日的世界,毕竟已经不复存在。
9.闵思嘉:7分
影评人。
《罗马》在形式和结构上登峰造极,它捕捉私人经验与大历史动荡的叠合之处,在微小的个体经历里植入宏大叙事。但卡隆私人部分的视角使得这个故事所展示出的女佣,只是那种上层阶级眼中最为理想化的女佣形象罢了。
10.大奇特:6分
老电影研究者,自由撰稿人。
克利奥的命运奉献给一场无条件的生活,而她总是准备为她所爱的人牺牲自己。看到最后的哭泣和宣泄,有一种静默的力量。
11.黄小米:6分
影评人。
主仆互动的场面比仆人个人生活的部分饱满很多。主角反而不及女主人这个配角立体。导演在一次采访中提及好莱坞的主角都是主动的,他的女主人公是不主动的,乃反好莱坞。但不主动不代表没有主体意识。我在她身上看见的是来自主人的一厢情愿的美好投射。
12.路西法尔:6分
文艺学博士。
和那些网飞投资的日本动画一样:精致但没有感觉,连黑白画面都有“做旧”的效果,好像什么要素都不缺,但似乎每一个细节都是精细的盘算而非灵感涌现的结果。
13.LOOK:5分
影评人,电影研究者。
与《冷战》简直就是双胞胎兄弟,形式拯救不了内容,形式就成了臭显摆。
14.赛人:5分
影评人。
习武的阵仗和片尾的海浪,都给我一种纯视觉的极大享受。我承认它是有些空洞的,在这个极需建立人际的影片里,它并没有输入更坚实更细微的情感依据。它是有些将空洞还给了空洞,在置身事外中,去获得一种莫名的平衡。关乎政局的动荡,爱情的流失,抑或父亲的缺席,都好像不能全然破坏掉生活本身的流速。它以不变应万变,去应对命运的起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和《地心引力》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15.独孤岛主:4分
电影文化研究者,选片人。
游行队伍、轮下的狗屎、军乐队、持枪的跑路男友精确出现在所有应该出现的地方。本质上是包装精美、应有尽有的烂俗情节剧。
《一个母亲的复仇》评分不足5人,不计平均分
1.陆支羽:5分
影评人,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运营者,著有《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1.女演员希里黛玉的早逝,为这场母性复仇徒增了某种宿命的悲剧性。
2.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对不会缺席;即便现实总是让人唏嘘,至少还能在电影里举起火把。
2.闵思嘉:5分
影评人。
丢失深度,过度情节化和剧情化,伤害的远不止是事件本身。但是换个角度看,也是印度电影极度工业化的一面吧。
3.赛人:1分
影评人。
若想从这样一个狗血飞溅的影片里获得女性主义的伸张,大抵是徒劳的。轮奸者的面貌是极其模糊的,你也就无法真切地看到,这帮丧尽天良的男性是如何将女性工具化的。
这部电影的名字,其实应该叫做“一个继母的复仇”。我以为影片会在这段非血缘的关系中,建立一种心理学意义上的以暴制暴,一种泛女性化的同仇敌忾。可编导对此丝毫不感兴趣。它们感兴趣的是弱化矛盾,规避问题。将具体问题扩大化,而没有去针对女性群体本身。倘若换作一个小男孩被集体性侵,他的继父挨个去快意恩仇,这个故事也一样成立,也一样乏味透顶。
注:影向标小程序搜索栏已新增作者搜索功能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桃桃淘电影”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桃桃淘电影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