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
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5月16日去世,
享年102岁。
贝聿铭著名作品包括香港中银大厦,
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等。
百年风云:心系建筑 作品遍布世界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美籍华人建筑师。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其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其实在贝聿铭生活的那个年代,来自东方的建筑大师几乎为零,即便是在上海滩——中国的主场,做建筑的也都是外国人。那么贝聿铭先生是如何走上建筑的道路,并且成为一代大师的呢?
少年贝聿铭
1927年,贝聿铭的父亲把他送入上海青年会中学就读。来到上海的贝聿铭,被一栋正在修建的建筑吸引住了,这栋楼就是当时正在修建的上海国际饭店。有人说,这栋建筑要造二十多层,贝聿铭和当时大多数民众一样,都有些不敢相信!
正在修建的上海国际饭店
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几乎是没有高楼的,更何况是这样一栋26层的高楼。因为不敢相信,所以他几乎每天都去看,那栋楼越盖越高等到封顶那天,足足20层的高楼让贝聿铭觉得非常有意思,他觉得建筑——很值得研究一下!而最触动贝聿铭内心的是,在中国当时最繁华的地方,建起的这栋最醒目的建筑,居然是由一位外国设计师设计的。
竣工后的上海国际饭店
1935年,踌躇满志的贝聿铭远渡重洋,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建筑系学习。然而,当时的中国没有建筑专业,初到美国学习建筑的贝聿铭也没有任何绘画的基本功,老师在看了贝聿铭最初的绘图作品后,摇着脑袋劝贝聿铭说,“你还是换个专业吧!”
青年贝聿铭
但是,怀揣建筑梦想的贝聿铭,却不肯轻易放手,他加倍的刻苦学习,来弥补自己的缺陷。他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阅读资料、练习绘图,恨不得把一天的二十四个小时,全都用来学习。在已经公开的,他写给家人的信中有这样一段内容:“我是来学习的,之后可以报效国家,我这一代的中国人都有很强烈的爱国心,我想使中国变得富强,并为此出一份力。”
在这种想为国家出力的决心的推动下,1948年贝聿铭终于以优异的成绩从麻省理工大学毕业。然而,所有他去应聘的公司,却都把他拒之门外。因为当时的各大建筑公司,对于来自建筑业相对落后的东方的设计师,没有信心。正当贝聿铭屡屡受挫的时候,有一位房地产建筑公司的高管,独具慧眼的发现了贝聿铭的才华,于是,他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第一个聘用了来自东方的设计师。自此以后,贝聿铭开始在美国建筑界崭露头角。
贝聿铭的作品多以公共建筑和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追求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他的建筑作品散布全球,包括中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卢森堡、甚至远至卡塔尔。
“最后的大师”:不随波逐流 成就“最美建筑”
提到贝聿铭的代表作,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卢浮宫拿破仑广场的玻璃金字塔。不过,贝聿铭的这一设计最初在法国却遭到了众多非议。有法国人认为贝聿铭会毁了“法国美人”的容貌。
面对压力,贝聿铭将各种非议和怀疑抛诸脑后,坚持将自己的设计完善并建造出来。他曾说:“建筑设计师必须有自己的风格和主见,随波逐流就肯定被历史淹没了”。结果,金字塔的设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和埃菲尔铁塔一样,成为了巴黎的标志。法国人还称赞金字塔是“卢浮宫里飞来的一颗巨大宝石”。
此后,贝聿铭还设计了波士顿的肯尼迪纪念图书馆和华盛顿特区的国家美术馆等重要作品,这些作品让他在美国国内变得家喻户晓。尤其是1979年落成的肯尼迪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还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资料图: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主馆。 钟升 摄
此外,作为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因为中国设计了多座经典的建筑,包括中国银行总部、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等。他曾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他还在退休十几年再度出山,为故乡苏州设计了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了尊重苏州园林的特色,贝聿铭特地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将苏州博物馆建成了这个城市最具灵气的地方。
数十年来,贝聿铭始终秉持着现代建筑的传统,他从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从不自己执笔阐释解析作品观念,他认为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他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也被认为“创造了本世纪最美丽的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
贝聿铭经典作品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实为卢浮宫博物馆入口,巴黎地标性建筑之一。正如贝氏所称:"它预示将来,从而使卢浮宫达到完美。" 玻璃金字塔 塔高21米,底宽34米,四个侧面由673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一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仅有95吨,换而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1985年破土动工,以每4天盖一层楼的速度拔地而起。整座超级建筑结构在16个月内完成。”并成为香港地标性建筑。共70层,高367.4米,这座银光闪闪的摩天大楼,其外形正如贝聿铭所形容,像是雨后春笋—中国传统文化中希望和进步的象征。即使如今中环超高建筑林立,亦难掩其锋芒。
北京香山饭店。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十倍”。饭店只用了白、灰、黄褐三种颜色,室内室外都和谐高雅。因为重复运用了正方形和圆形两种图形,建筑产生了韵律。后花园内远山近水、叠石小径、高树铺草布置得非常得体,既有江南园林精巧的特点,又有北方园林开阔的空间。并考虑到香山幽雅的环境以及众多历史文物,刻意设计成与周边环境因素融合起来的特别形式。
日本美秀美术馆表达了贝聿铭的一个主要理念,即自然与建筑的融合。建筑分3层,实用面积9241平方米。美术馆在结构设计上最大亮点是通过跨越两个山脊的隧道及吊桥,吊桥是专门为美术馆单独研制的,可称举世无双,从与其相连接的隧道出来缓缓前行便会看到美术馆的入口。整个结构采用非对称多悬斜索结构,由一条定制的曲线型钢作为主要支撑结构,形成一道完美的弧线,暗示美术馆的瑰丽深邃。
德国历史博物馆。历时5年、耗资5亿港元增建,2003年落成,以玻璃和钢铁制成的现代建筑物。德国历史博物馆馆长奥托迈尔盛赞其为“完美的设计”。柏林上空的天似乎离德国历史博物馆新扩建的大楼特别近。螺旋式楼梯的玻璃中心柱蜿蜒在三个楼层之间,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透明的蜗牛壳。在每一个楼层,走廊就像露台一样伸进雄伟的玻璃大厅,每一个玻璃大厅的圆顶以巨大的弧形凸出,在平时一般被遮挡住的大楼的整个边上形成了拱形。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整个建筑群雄踞科罗拉多州山顶,似乎就是科罗拉多山顶生长的一堆坚硬厚重的巨大岩石,建筑的岩石色与山崖融为一体,实用简约,却又大气时尚,色彩、质感与辽阔的大山背景浑然一体,实现了赖特对建筑的最高赞誉“我们从不建造一座位于山上的建筑,而是属于那山的”。
他用一个世纪,将自己的设计撒向全世界。
但贝聿铭在《筑梦天下》说:
“对我来说,中国印记从未完全消失。现在我在美国住了七八十年,仍然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不是很怪吗?我给了自己新的外表,但内心的一切早就存在了。”
贝聿铭有三子一女:去世的贝定中(哥哥)是城市规划师,贝建中(弟弟)与贝礼中(三弟)都成为建筑师,早年参与父亲的项目,直到1992年兄弟二人创立贝氏建筑事务所。
不过,只有贝建中会说中文。他说:“父母当年以为我们早晚要回到中国,所以没有特地教我们说中文。”
贝建中(弟弟),贝礼中(三弟),贝聿铭
贝聿铭用玻璃、钢筋、线条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他从青年走向壮年,然后不断成熟,最终活成了现在的自己。
1989年3月,摄于法国巴黎卢浮宫金字塔前
2006年,贝聿铭庆祝苏州博物馆开馆
去年贝老生日时,网站Departures发过一篇“别人眼中的贝聿铭”。
Paul Goldberger(前《纽约时报》和《纽约人》建筑评论家)
贝总是待人非常亲切,不过也有一点点含蓄。他使自己难以捉摸。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做法——不是用诡计,而是外表,也许是:这种平静的、文质彬彬的外表,让人难以看透。他可以摇身一变是一个最随和同时是最严格的建筑师,这赋予了贝能够说服他的客户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并且使他们确信结果就是他们想要的技能,这让我觉得非常有趣。
Santiago Calatrava(建筑师,最近因设计纽约世贸中心交通枢纽而闻名)
我第一次见到贝先生是在他的公寓。见到他的第一眼,我就觉得他风度翩翩。他一直保持微笑,并且他非常关注别人和他说的话。他很有气质也很谦逊,这是只有最伟大的人才会同时拥有的内在。他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建筑大师。位于香港的中银大厦就是其中一部杰作。当你看着香港的地平线,这个杰作给你的感受就像在看纽约的克莱斯勒大厦一样震撼。它不是最大的建筑,如果不是最大的话,但它一定是最与众不同的建筑之一。贝先生是我们所有人的先驱。在中国哲学里,人们说,90岁是一个极富经验的年轻人。他就是如此。
Henry Cobb(建筑师,贝聿铭40年关系的商业伙伴)
20世纪可能没有一个人能比贝将东西文化融合的这么有深度。他不仅高度融入美国文化,同时又是一个深植中国文化饱有学识的人。他有着非凡的广度和深度,和连接不同文化的能力。加之他的特别有魅力的人格,这让他成为了一个别人都想认识想和他一起工作的人。当然了,他是一个有天赋的建筑师。不过,他可一点都不软弱和含糊。他是迷人的、讨人喜欢的,但他是个意志坚定的人,一种如果你想做到任何有质量的事你就必须是个建筑师的意志。
Richard Rogers(英国建筑师,因设计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而闻名)
城市是由人构成的,不是建筑。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贝不仅仅将建筑看做是纪念馆。他将每一个建筑联系起来,将每一个建筑视作对它周遭的挑战。他清楚,每个建筑至少有两个观众:一个是使用者,一个是过路人。
Photo by Josef Astor
当聊起什么才是建筑时,贝聿铭说:
“我不喜欢各种标签式的称谓。对我而言,建筑就是建筑。没有什么现代建筑 、后现代建筑、解构主义。如果你愿意,你可以使用你所有想用的主义称谓。但我不相信这些,它们如过眼云烟,而真正留存下来的那一个还是建筑本身——各个时代的建筑。”
来源|新闻晨报(shxwcb)综合
编辑|吴繁
推荐阅读
给晨报君加油,点个“在看”!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新闻晨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新闻晨报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