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哀悼!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他的作品惊艳全球..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公众号
分享到:

05-17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导读:美国当地媒体报道,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5月16日去世,享年102岁。


贝聿铭最著名作品包括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等。


来   源丨本文综合自央视网、海外网(记者 李方及)、《中国青年》、《人民文摘》 (2004年 第六期)、北美留学生日报(collegedaily;杨小懒&刘玭)、每日经济新闻(nbdnews)

图片来源 / 百度百科

贝聿铭老先生逝世的消息,令人心痛。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


他先后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终生投身建筑事业,曾获多国建筑领域最高奖项:


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

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

1989年日本帝赏奖;

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

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


他出生于苏州望族——一个富了15代的中国家族,在金融、医药、银行多个领域均有地位,他却为了建筑设计奉献终生。


他的作品遍布了全世界,有法国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还有日本万国博览会中华民国馆......


他却始终说:“我是苏州人。”


他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富15代” 的百岁贝聿铭,让世界人见识了华人的才华可以有多高!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中新社记者 李洋 摄)


生而不凡却唯爱建筑



1917年,贝老出生于广州,祖籍苏州,一出生就有强大的背景。

 

父亲是中国银行创始人,苏州贝氏家族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唯一富了16代的名门望族,是典型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

 

富贵人家的他,打记事起就看惯了父母的迎来送往,从小就是个能言善辩的人。儿时的朋友经常打趣“你这张巧嘴,不当律师那就怪可惜了。”

 

父亲则希望他可以从事金融,子承父业。但他却唯爱建筑。

 

在目睹了远东第一高楼拔地而起的画面时,他就明确了“我要当一个建筑师”


就这样,怀抱建筑梦的他,18岁被家人送往美国读书,不顾家人的阻止,毅然选择建筑。


1935年夏天,少年贝聿铭高中毕业了,父亲希望他赴英国攻读经济学。但是,一部名为《大学幽默》的电影却使得他违背了父亲的意愿。电影中描述的美国大学校园建筑和校园风情令他对建筑设计有了浓厚的兴趣。最终他选择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设计专业,后又转学到造诣更高的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

 

但他没想到,这一去就是40年。


迄今为止,他的作品有70余件,包括法国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等。


建筑就像凝固的诗与画,人们称建筑是大地上的艺术。古往今来,世界上留下了无数令人赞叹不已的建筑精品,它们的创造者也因此声名不朽。其中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占据了一席之地,堪称华裔建筑20世纪的风云人物。



他用作品登顶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


“一位有能力的设计师可以既坚持传统,又不放弃设计上的进步观念。”

 

美国求学,他的起点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不久,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后来去哈佛大学建筑系读硕士。


这期间,他结识了格罗皮乌斯和柯布西耶两位现代建筑的鼻祖,自那时起,就确立了“找到建筑的内涵并把它表达出来”的设计思想。


为中国艺术品量身定做的上海艺术博物馆,成为他的毕业设计作品,也被认为是哈佛史上最重要的毕业设计之一:一座精致的木质模型,两层,点缀几个凉亭,溪水淙淙流过茶园。

(图片来自蜂鸟网)

 导师为它写的推荐语是:“一位有能力的设计师可以既坚持传统———他认为仍然存在的那些特征,又不放弃设计上的进步观念”,这似乎也契合了贝聿铭日后在设计理念上的文化交融。


哈佛毕业后,当时正值美国现代主义建筑最盛行的时期,师从现代主义建筑奠基人之一的格罗皮乌斯,贝聿铭用杰作奠定自己在业界的地位,几何形体建筑也成为最鲜明的贝氏符号。

(图片来自在库言库)

其中,肯尼迪图书馆,让他在美国主流建筑圈站稳脚跟。


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后,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来纪念他的决定,相比参与竞争的颇负盛名的建筑师,贝聿铭还是无名小辈。


关于这次竞争,当地媒体称:初选入围的几位建筑师,在会见肯尼迪夫人时,多少都阐释了他们想要怎么设计。轮到贝聿铭,他却说,在没有勘察地点以前,自己没法给出任何概念或意见。


有人猜测,或许正是贝聿铭流露出的场地、环境应是建筑先决条件的设计理念,打动了肯尼迪夫人。

(图片来自在库言库)

她大胆选择47岁的贝聿铭担纲设计,和肯尼迪同年的贝聿铭,看上去是一位贵族,更是一位有改革精神的年轻绅士,正如其亡夫给予世人的印象。最终,贝聿铭设计的肯尼迪图书馆倚海矗立。


这是一座黑白分明的现代化建筑,一些空间低于地面,使建筑中最动情的因素留于地表——这个项目在哗然舆论中成功。

 

它的高曝光率,为贝聿铭带来生命中最重要的设计项目之一——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图片来自南报网)

1978年,几乎是美国最重要的公共文化建筑——国家美术馆东馆建成。


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在东馆的开幕仪式上称,“它不但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并称贝聿铭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贝聿铭以充满激情的几何结构,有力驳斥了现代主义运动已经衰落的论调,成为70年代美国最成功的建筑之一。它奠定了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


而接下来,承建卢浮宫改建项目,则为贝聿铭赢得世界性的声誉。


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在看到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后,毅然决定由贝聿铭担此重任。


高傲的个性令法国人不十分钟意美国设计师。贝聿铭过往的作品,他的中国文化背景,让法国人深信,这位建筑师会带来一件匹配得上卢浮宫的充满文化的建筑。


可是,当贝聿铭提出,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一座玻璃金字塔,并将其作为卢浮宫正式入口的标志的时候,这个方案在法国引起轩然大波。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中新社记者 李洋 摄)

贝聿铭回忆:“在我们公开展示金字塔设计之后的1984到1985年之间,争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我也在巴黎街头遭到不少白眼。”


巴黎卢浮宫拿破仑广场的透明金字塔无疑是贝聿铭最具争议性的设计,但经过时间的检验,这个透明的锥形体也和埃菲尔铁塔一样,成了巴黎的标志。


而在设计这一独特建筑时,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非议。巴黎人对外国人插手做事本来就存有疑虑,更别提让一位来自纽约的华裔建筑师来修整他们的国家珍宝馆了。一时间,对贝聿铭的各种非议充斥了整个法国。每天,巴黎人都以佩戴上面写有“为什么要造金字塔?”字样的圆形小徽章表示他们的不满。他的女儿贝莲甚至看到,街上的女人们朝他父亲脚上吐唾沫。


他强调自己来自有着古老文明的中国,使法国人相信自己不会小看历史文化传统。玻璃透明的质地,保证现有建筑群的外观不被严重破坏,历史之于现代能完美融合。


他最终说服了法国人,1989年建成的玻璃金字塔,也以上佳的方式将卢浮宫带入20世纪。


而他自己则认为:“卢浮宫关乎建筑,但更是对一个文明的表达。我总能从博物馆的建造中学到很多。它们不断地提醒着我,艺术、历史和建筑确实密不可分。”

 

在长达70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贝聿铭在世界各地都有设计伊始,甚至建筑落成之后一段时间里都饱受争议的作品。


后来,时间证明它们的经典性,也映照了贝聿铭前瞻性的设计眼光。

 

而业界的认可来得更早:1983年,他就被加冕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

(图片来自普利兹克网站)

 这个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奖项,评价他为:“贝聿铭给予了我们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建筑形体,他始终关注他的建筑周边的环境,拒绝将自己局限于狭隘的建筑难题之中。他对于材料的娴熟运用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


在国际建筑界积累成就的同时,他与中国又渐渐联系起来。


可是,再返中国大陆,距离当年他远渡重洋,相隔39年。


1974年,贝聿铭以美国建筑师学会成员的身份到访北京,作文化交流 。


四年后,贝聿铭再被邀请到访北京,却拒绝了在故宫附近设计一幢“现代化建筑样板”的高层旅馆的邀请,并影响了故宫周边的高度限制政策出台。


据政知圈报道,贝聿铭回忆,“我说不行,不敢做。做了以后,将来人要骂我”。


他介绍,“那次之后,清华大学的吴良镛先生就提议建筑高度应像一条线,从故宫向外慢慢增高,因为里面都是文物,进了故宫看见高楼都围住你,故宫就破坏了。大家都同意。”

香山饭店

(图片来自凤凰网)

至此,已经两次被邀请在紫禁城周围留下美国式现代化印记的他,最终只选择在北京郊外的香山设计了一座低层的旅游宾馆,被命名为香山饭店,它已成为中国近年来众多庭院式酒店的原型。


从1935年到1978年,是贝聿铭先生的创作高峰时期,他敢用作品说话,一路登顶世界顶级建筑大师的地位。



贝聿铭: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


2004年,当年80多岁的贝聿铭在《中国青年》发表了自述文章,《人民文摘》也曾刊发过,他在文末说“没有人能永远风光,但建筑是悠久的,最要紧的是看你的工作如何,工作能否存在,50年以后、100年以后……任何名分都会随时间流逝,真正留下来的只是建筑本身。”


全文如下:


贝聿铭: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


我一生之中设计了70多件作品,在建筑界小有建树获得荣耀,那是因为我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的思想和能力范围。


我17岁就到美国宾州大学攻读建筑专业,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一直成绩优秀,所以1945年尚未获得硕士学位,就被哈佛设计院聘为讲师。


31岁的时候我作了一个让人惊讶的选择:离开哈佛,到一家房地产公司去工作。因为觉得学校里自由不够,希望能学点新东西。当时的公司负责人对我信任,眼光长远,能给我一点自由,让我自己开展工作。


当时二次大战刚刚结束,纽约最具吸引力的建设项目是一些廉价房屋的利用开发,我说服上司,创造性地用水泥墙代替了砖块墙,采用舷窗式的窗户来扩大屋子的空间,改善采光,并在楼与楼之间留出了空地作为公园。这次设计思路改变了部分市民的生活环境,当时得了个称号——人民的设计师。


正在叫好的时候,我再次作出选择,离开房地产公司出去发展,因为那里还不够自由,尤其是发展建筑构思非常困难。那时候有25人跟我做,我要退出,这25人怎么办?只好带着这25人一起走,责任非常重大。


但我很坚决,更渴望在文化建筑方面出点力,譬如美术馆之类,而非纯粹的商业运作。


长达70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我先后设计规划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美国国家艺术馆东楼、肯尼迪图书馆等建筑,大部分作品都与文化艺术有关,符合了自己的追求。有人说一个设计师的命运75%来自他招揽生意的能力,我不同意。建筑师不能对人说:“请我吧!”自己的实力是最好的说服工具。怎么表现你的实力?那么就要敢于选择,敢于放弃,决定了的事情,就要有信心进行下去。


64岁,我被法国总统密特朗邀请参加卢浮宫重建,并为卢浮宫设计了一座全新的金字塔。当时法国人非常不满,说我会毁了“法国美人”的容貌,高喊着“巴黎不要金字塔”,“交出卢浮宫”。法国人不分昼夜表达不满,翻译都吓倒了,几乎没有办法替我翻译我想答辩的话。


当时的确有压力,我面对的是优越感极为强烈的法国人,而且卢浮宫举世闻名。不过做事情最重要的是维持十足的信心,必须相信自己,把各种非议和怀疑抛诸脑后。旁人接受我与否不是最重要的,我得首先接受自己。总而言之,建筑设计师必须有自己的风格和主见,随波逐流就肯定被历史淹没了。


后来金字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改建之后参观人数比之前翻了一倍,法国人称赞“金字塔是卢浮宫里飞来的一颗巨大的宝石”,我也被总统授予了法国最高荣誉奖章。那天记者采访我,我仍然保持一贯的低姿态,说:“谦恭并不表示我有丝毫的妥协,妥协就是投降。”这么多年,我敢说,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17岁赴美国求学,之后在大洋彼岸成家立业。


70年代初,我首次回到阔别近40年的中国探亲观光,心中无限感慨。中国就在我血统里面,不管到哪里生活,我的根还是中国的根。我至今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平时的衣着打扮,家庭布置与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特色。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当然美国新的东西我也了解,中美两方面的文化在我这儿并没有矛盾冲突。我在文化缝隙中活得自在自得,在学习西方新观念的同时,不放弃本身丰富的传统。在作品中我极力追求光线、透明、形状,反对借助过度的装饰或历史的陈词滥调,去创造出独特设计。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建筑不是服装,可以赶时髦,建起来以后,不能说明年不流行了就立刻拆掉。我从来不赶时髦,你问美法两国的建筑师,他们都知道我比较保守;但我也从来不把自己定位成古典或者现代派。还有人称我是现代主义大师,相当多的作品都是西式建筑,但在设计方面我力争把古典和创新相结合,并且摸索新路改进自己的风格。很多人对此不习惯,不接受。大凡人都喜欢守旧,觉得以前的很好,为什么要改呢?


我曾受邀在日本东京的静修中心建造一个宗教的钟塔,这座钟塔的形状很像日本一种传统乐器:底部是方的,往上逐渐变平变扁,越往顶端越锋利。


日本人很喜欢,后来再次邀请我为博物馆做设计。博物馆的馆址被选在偏远的山上。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读过一个中国故事叫《桃花源记》,很羡慕那种世外桃源的感觉。日本人知道这个故事,都说,对,要是能把博物馆做成那种感觉就好了。博物馆选在山上,在山上修了一座桥,穿过山谷通向博物馆。日本人非常接受这个设计。


在现代做建筑应该现代主义,不能往后走,要往前走,但是传统的东西也要恰当使用。的确,创新并不容易,我相信持续的艺术,但创新必须有一个深厚的源头。


我在时代、地域和出现的问题中寻找创新。为达到自己最理想的设计风格,我不参加任何形式的竞争投标。起初总是有些困难,但很快就能以自己的风格和实力得到世人认可。


我一生之中设计了70多件作品,在建筑界小有建树获得荣耀,那是因为我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的思想和能力范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建筑,注释人生。真正想赚钱的业主不会请我,真正有眼光的人并不多,评论并不是最重要的,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在我的几十件作品当中,博物馆的项目占到很大的比重。我希望博物馆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是担负起自己的一份文化责任感。我尤其喜欢年轻人来看我的博物馆,人越多我越是开心,所以我常常到以前做过的博物馆溜达,看看观众里面年轻人多不多,因为将来是他们的世界。我一直尽力保持活力。在纽约,人们常常看到我像青年人一样敏捷地冲过第57街,赶着回家。


去年,我86岁,把自己的“封刀之作”选在苏州,想用全新的材料,在苏州三个古典园林——拙政园、狮子林和忠王府旁边修建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设计方案一出台,又引起了各界强烈的争论。很多人认为,这座全新博物馆将破坏原有建筑的和谐,损害这些古建筑的真实与完整。但这不能改变我的设计初衷。苏州博物馆真正呈现在世人面前时,我想他们会理解并喜欢的。那不仅是人们对贝氏建筑光环的追逐,而且是一个建筑师在年近90岁的一份认真、执著和创新,会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没有人能永远风光,但建筑是悠久的,最要紧的是看你的工作如何,工作能否存在,50年以后、100年以后……


任何名分都会随时间流逝,真正留下来的只是建筑本身。

21君

贝老,一路走好。


百万读者都在看……







本期编辑 刘巷


我在看,你呢?

阅读37802
建筑 
举报0
关注21世纪经济报道微信号:jjbd2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21世纪经济报道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微信号:jjbd21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