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no Amiet,Girl with Flowers
这位姑娘的留言挺有代表性,也提醒我520到了。
有贫穷记忆的人多,中国总的来说,穷人并不少,人均也不阔绰,贫穷仍然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爱情。
贫穷使人节俭,这很合逻辑,如果贫穷了还不节俭,那么就更难脱离贫穷。中国人能够积攒力量脱离大规模的贫穷,与普遍的节俭有关,这积累了资本,再加上市场给的机会,迅速脱了贫。有市场,又有资本,这是永恒的致富之路。一个穷人,知道攒资本,再投身市场,改善处境几乎是必然的。
但节俭又是一把双刃剑,贫穷状况下的消费习惯,基本围绕着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花最少的钱吃饱穿暖,其他的一切花费,都是多余的浪费,“没用”。上面那位姑娘的矛盾心理就是如此,自己能收到男朋友的鲜花,很开心,但同时又陷入浪费的焦虑之中,这就是消费观升级时的挣扎,也体现了贫穷对人的锁定。
在贫穷的消费观中,花不能吃,也不能用,一两天后就枯萎,在一些特殊的日子,比如520,价格还比较贵,疯了才会买。依此类推,基本上就不会为更好的服务、更好的氛围、更高的品质付费,比起几朵花,这些花费更肉痛。生活于是变成了富裕的贫穷,你越来越有钱,但你对自己仍然不好,只允许自己保障温饱,稍好一点,即使只是买几朵花,你都觉得自己配不上。
然后,你就永远配不上。
收入与消费,当然应该保持健康的比例,收入总应该比消费多一些。随着收入的提升,也应该用消费来提升自己,这样赚钱才有意思,不然就成了守财奴,终究只是数字而已。人解决温饱以后,多数消费与情感有关,你多花的钱,是为了让自己和自己所爱之人的感受更好。从这个角度来看,送花就变得有用了,让你开心,让你温暖,让你感到了爱,这显然是更高级一点的“有用”。
日本大导演北野武,年轻时有很长的学艺过程(类似于中国的相声艺人),当时有个师傅教过他如何更高级地消费,他请北野武吃寿司,餐费一般花1万日元左右,然后给老板和服务生的小费在2万元左右。
有段时间,很久没请吃饭,北野武问师傅原因,师傅说,最近实在是太穷了,吃不起。北野武很吃惊:1万日元都没有吗?
师傅答道:1万日元是有的,但是没钱给小费。
在师傅看来,一餐饭,为了师傅的尊严,为了对他人的感谢,小费是必不可少的,是比餐费更有用的支出。并不能因为自己穷,就省这钱。
这师傅不富,但是一点也不窘迫,大气而高级,可爱又可敬。
用这师傅的标准来指导感情,那么,经常送花送礼物,尽力让自己所爱的人感受高级一点,就是最有用的支出,怎么可以省呢?一个人努力工作,付得起这些钱,就是幸福。
推荐:
上文: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连岳”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连岳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