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权力的游戏》猝死记

作者:虎嗅网 来源:虎嗅网 公众号
分享到:

05-21


头图来自:东方IC;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枪稿(ID:QiangGaooooo)作者: 灰狼


《权力的游戏》口碑有如高台跳水,大结局播出之后,也未能挽回颓势。


不过话说回头,这毕竟是一曲宏大而精致的影像传奇,代表着美国影视工业的最高水准。


抛开那些剧作上的问题,整套剧集及其背后的原著,仍然算得上是言之有物。


即便是一贯苛刻的灰狼博士,在一串吐槽之后,还是给出了积极的评价。


1


最近两个月肯定是《权力的游戏》编剧团队的噩梦,观众的不满化终于作网上百万人要求重拍的请愿书,声势盖过了之前的Me Too运动。


然而在编剧们遭遇全民围殴的时候,乔治·马丁这位核心作者未被列为靶子,这就像苹果公司出了一个烂产品,大伙儿愤怒,却不会归咎于史蒂夫·乔布斯——因为研发团队根本没沿着乔布斯的思路走。


《权游》的前面七季唠叨了七十多集,而到现在,本该用一季搞完的内容,全部给塞在了一集里。


比如说,《权游》第8季的后四集做到了近乎标准电影的长度,就是个很无脑的行为,电视剧之所以有吸引力,在于叙事的饱满与完整性,这通常依靠延长剧集的数量(单集时长不变)来保证。


而一味要求全方位电影感,妄图在一个标准电影时长内讲完一个大事件,就等于给自己上了枷锁。


前七季的豆瓣评分全部过9,最终季的分数仍在下跌


真正的噩梦从第8季3集开始,在80多分钟的标准电影长度中,人类打完了最艰难且最不可能的战役,战胜了异鬼军团——然而,从异鬼抵达到全军覆没,只有80多分钟。


为了这80多分钟,之前已经铺垫了70多集。


这不是电视的思维,更不是电影的思维,人类大战异鬼的巅峰战役,如果让彼得·杰克逊这样称职的电影人来拍,至少得拍个三部曲,每一部的长度也要三个小时起。


为了强行将剧情填进80分钟,编剧设计了很多取巧的手段,譬如让艾莉亚·史塔克刺死了夜王,让十岁的莱安娜刺死了巨人僵尸。


美其名曰“给最坚强的年轻人一个机会,去击败最强大的敌人之一”,但看完之后我怎么都觉得这是编剧借未成年人之手,来掩盖自己的无能和草率。


莱安娜杀僵尸巨人,草率;艾莉亚杀夜王,更草率。如果我是夜王,我一定会死不瞑目。


失去之后,才更念起他的好


还有,龙母的龙按照第3-4集的战斗力,应该是很难靠近君临城堡的,但是第5集突然就开挂了,让人感觉她一个人就能解决战斗。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雪诺的部队合兵一处再进行总攻呢?如果龙母有这个能力,应该在弥桑黛拉被处死的那一刻就立即宣布屠城了。


这种Bug,之前的几季是没有的,或者至少是不明显的。但是到了第8季,千疮百孔,覆水难收,以至于支撑整个权游世界的地基轰然倒塌,再也没法让观众沉浸在剧情中。


这种拔苗助长的技术,似乎就是纯粹奔着完结的目的去的,为完结而完结,也就丧失了美剧的精髓。


S0805一人一龙杀全城


2


在我看来,《权游》最出色的应该是第3-4季(从血色婚礼拉开每个人的宿命),但获艾美奖最多、观众反响最多的是第7季,这靠的是舆论发酵水涨船高,无关剧作本身。


很多经典美剧也符合这个逻辑,像隔壁AMC家的《绝命毒师》,最出色的也是老白跟大毒枭古斯缠斗的3-4季。


最终集的机关屠杀,很草率。


当然,《绝命毒师》始终离不开家庭伦理的自然逻辑,《权游》架空式的操作则会让它具备更大的空间,于是自然巫术、亡灵、神兽、中世纪文化以及原始文化等素材可以填到一个笼子里。


粗看一下,这像是托尔金作品的降维版(托尔金写《精灵宝钻》是按照希腊神话谱系那样写的)


但细看一下,《权游》的真实魅力,其实来自它作为披着魔幻外衣的莎士比亚戏剧。


莎士比亚之后,再无新鲜的故事


比如说,在第三季里席恩·葛雷乔伊这位逆子占据了临冬城,就在他发表那段著名的鼓舞士气的演讲时,突然就被身后的胖子给揍晕了(被手下给卖了)


这一段,特别有莎剧的风采,而人物的命运抖转,也是戏剧沉郁的艺术,适合配古典音乐。


还有很多情节,像小恶魔杀父,让我仿佛看到哈姆雷特的灵魂附身,举着弓弩边走边呢喃着那句台词:To be or not to be?


至于雪诺本人,他占据哈姆雷特的肉身,但没有哈姆雷特的灵魂,属于莎剧中的行尸走肉,除了心肠好,没什么好眷恋的。


他杀龙母,也是基于弱者的纯良,他不是英雄,只是抗罪的肉身。


龙母的死来得猝不及防


然而在乔治·马丁对“权力游戏”的构想中,这样的人应该放在C位,那是因为权力是通向独裁的武器,为了遏制独裁,平衡势力。


理想权力结构的顶点(至少名义上)应该是由这种缺乏个性、略显驽钝但又心肠好的人占据。


这就像唐僧在《西游记》中的位置,权力游戏中,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无害为大。


君临城奉行马基雅维利主义,而临冬城则像希腊民主制。


权力的博弈,从来都是在独裁和民主之间反复,但历史证明,最容易被人铭记的是一系列暴君,譬如乔弗里、瑟曦、龙母。


乔弗里是《权力的游戏》中被塑造的最出色的那个人,代表了恶与冲动的极致,瑟曦、龙母都无法与之相比。


这种恶,是原生之恶,是精神分裂症等现代医用词汇无法概括根源的恶。


乔弗里在世的时候,每个人都说着莎士比亚式的台词,一开口,个性毕现,浑然天成,过目难忘。


而当雪诺占据故事中心的时候,所有人物都变得扁平,成为导向结局的功能性符码。


乔弗里这个角色让人恨得牙痒,但也光芒万丈


3


乔治·马丁的故事中,每个人有仇必报,多恩的国王道朗·马泰尔是唯一的例外,绝对的和平主义者。但他挡在复仇的手下面前,就注定了悲剧的宿命。


这种为了复仇,人人可以牺牲的逻辑,造成太多超越感官的意外。


《权游》里这种复仇之轮,仍是莎士比亚式的,像艾莉亚屠戮整个弗雷家族,有近乎抽丝剥茧的快感。


还有很多种快感,不徇常规。红毒蛇与魔山的决斗,或者瑟曦被大麻雀控制和凌辱,这些变化总是突然的、出人意料的。


人们常说是“反套路”,但实际上是戏剧式的技巧。


悲剧的极端写法,最典型的是瓦格纳早期的作品,人几乎全部被杀光,不得不派鬼魂上场。


《权游》人物众多,当然是杀不完的。杀伐也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所以像珊莎这样被侮辱被损害却仍然忍辱负重的人,最后方能洗白。其他人,定格在善恶生死的一面。


在所有人物中,最受人喜欢的应该是小恶魔,他是乔治·马丁精神上的儿子,流水的君王,铁打的首相。


他是个享乐主义者,聪明狡猾、心肠不坏,满脑子里想着自己的治国主张。


换句话说,小恶魔是政治化身的哈姆雷特,身材矮小,灵魂伟大。


他的观点,就是建立柏拉图式的理想国——明君当道,然后辅以他这样的哲学家辅佐,任国王之手。


龙母曾是他笃定的政治实验,但“明君独裁”的政体最终以杀降和屠城的惊天罪孽而告终。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对结局并不满意。


如果小恶魔是哈姆雷特的化身,那么故事应该是悲剧式的,小恶魔应有苏格拉底之死,方成仁。


但《权游》的编剧出人意料地让他狱中逃生,策反了各位领主,拥戴布兰(布兰也可以被视为掌握知识和真理的哲学家)做新王,阴差阳错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国,这样的结尾,不解渴。


小恶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成功劝说大家拥戴布兰


4


或者你可以解释说,小恶魔在思想上已经死了,在他摘下女王胸章的一刻就已经死了,后面的一切都是他的幻觉。


这样的解释,应该是符合乔治·马丁对整套作品的构想:铁王座悲哀的永恒和理想国的不可能性。


“凛冬将至”应该是一个透骨的寓言,《权游》中铺天盖地的符号,指向的应该是史塔克一家格格不入的悲情命运。


但剧集的结尾,史塔克家族瓜分天下:布兰为王、珊莎为北境之王、雪诺为塞外之王、艾莉亚为航海王。


作为开卷就追随史塔克家族的读者,我不想要这样的补偿。或者说,这样的剧情发展,已经让我离这家人越来越远。


史塔克家或成最大赢家


剧情发展到现在,我最喜欢的角色是小指头和波隆,他们都不算好人,但都活在当下,喜欢金钱、妓院,是大玩家,彻底的享乐主义者。


金钱是经济命脉,而妓院是文化命脉,是那个时代的艺术。


所以在《权游》结尾的内阁讨论中,成为新财政大臣的波隆(最早担任这个职务的是小指头,可认为是某种传承)围绕国家资产是先建码头还是先建妓院而吵得不可开交。


对这种可爱的人物来说,穷兵黩武远不如发展艺术,劳民伤财远不如与民同乐,这是智者的哲学。


马丁创作这两个人物,应该是心照不宣——小指头和波隆负责艺术,而小恶魔和瓦里斯负责政治,政治虽重要,但不应干扰和打压艺术。


这也是为什么,小指头和瓦里斯是默契的宫廷拍档,小恶魔对波隆的要求来者不拒,不靠谱的许诺也一一兑现,这是政治与艺术良好的互动关系。


5


马丁写《冰与火之歌》,哪怕剥离开奇幻的背景,也是极其精彩。


真金火炼,算是这个时代的通俗文学明珠。但马丁万万没有的是,借助美剧黄金时代东风起航的这部剧,会让他踏上不归路。


换句话说,如果我是马丁,我不会拿《权游》的剧情出版最后一部小说,要出,也要大改特改,剧情全部重来。


毕竟,前四季是忠实原著的产物,后期则是双向进行,而到第八季,电视剧就正大光明地走到原著小说前面来了。


这里面掺杂了太多的非作者元素,以至于网络上的剧情猜想攻略都成了制片方用以规划的素材——这种素材有两重用途:


第一种是,你想看什么就给你什么;第二种是,你想看什么就偏偏不是什么。


你想让谁活到最后?


《权游》编剧在这方面的深思熟虑,已经超过了单纯创作的心境,这是现代电视剧制作的思路,边拍边播,随时根据评价调整方向。


而长篇小说的创作,却是要整体架构,一气呵成。这需要世界观、哲学底子和才气,应该是缺一不可。


但《权游》的编剧和制作团队,显然在这个方面将马丁的世界撕到破碎。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观看权力游戏之心理循环”:


1. 这是我看过的最棒的剧。


2. 我找到了新的最喜欢的角色。


3. 哦,不!为什么?上帝啊!为什么?


4. 我再也不看这部该死的剧了。


马丁的逻辑是1-2-3-4-1-2-3-4-1的无限循环,跟坐过山车一样;《权游》编剧最终季的逻辑是1-2-3-4,再也回不到1,类似自由落体。


长篇小说连载,已经成为金庸时代的遗产,在网络媒体无孔不入的时代,小说连载的写作已经死亡,当《冰与火之歌》未完之际踏上美剧连载式快车的时候,也就注定了今天为种种差评埋单。


编剧彻底放飞自我


6


然而我们损了这么多,仍然需要在备受诟病的第八季,甚至是第八季的最后一集中找到马丁所谓的闪光点。


这仅有的闪光点,发生在元首推举会上,有古罗马元老院的感觉。


自荐为王者被耻笑,倡议全民投票者也被耻笑。


小恶魔这时开口说话:


“什么会让人团结?军队?黄金?旗帜?No,是故事。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一个好故事更有力量,它势不可挡、万夫莫敌。”


是的,故事是最重要的,马丁是天生会讲故事的人,但《权力的游戏》成于好故事,但败给了讲不好故事。


而历史(History),也是故事(His-Story),谁的故事好,谁就掌握至高的权力,就能坐上铁王座。而这,就是《权力的游戏》的真谛。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枪稿(ID:QiangGaooooo);作者: 灰狼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End


查看原文

阅读39762
游戏 
举报0
关注虎嗅网微信号:huxiu_com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虎嗅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虎嗅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虎嗅网

微信号:huxiu_com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