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你觉得孩子是你的命,她觉得不如一条狗

作者:辣妈帮 来源:辣妈帮 公众号
分享到:

05-25

文丨啾啾妈

来源丨微信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

ID:pkumum


“简直太残忍了!这还是人吗,怎么能这么做呢!”


吃午饭的时侯,公司的95后小同事非常气愤的跟大家分享这两天在厦门发生的一件事。


一个很年轻的姑娘,把一个黑色塑料袋扔进了小区的公用垃圾桶里。正巧遇到垃圾桶督导员, 50多岁的叶阿姨。


“小妹,袋子里是什么垃圾?”

“狗狗死掉了。”


说完,这个姑娘掉头走了。


叶阿姨想着动物尸体应该是属于生活垃圾,不算是其他分类,就想着把它拿出来。结果瞥见袋子破口处一只伸出来的小细腿,还一动一动的。打开袋子一看,发现竟然是一个刚刚出生的男婴,脐带还在流着血。



幸好叶阿姨还有居民们一起及时把孩子送去了医院,孩子的命算是捡回来了。


男婴被遗弃的两天后,把她扔进垃圾桶的“妈妈”被警方抓获。


这个姑娘是今年2月到厦门打工的,未婚,自称生产前不清楚自己已怀孕。事发当天,在宿舍卫生间生下孩子后,就把孩子扔进了小区的垃圾桶。


听完小同事的描述,我又到网上浏览了一下整个事件的新闻报道,也实在忍不住飚了一句脏话。


我们觉得孩子是我们的命,可她却觉得不如一条狗


不禁联想到这些年不断爆出的各种“未婚妈妈,生产后遗弃孩子”的新闻。


国内目前的社会舆论以及政策对于“未婚妈妈”、“未婚生子”并不友好,但任何原因都不能作为遗弃孩子的理由。


还记得之前听一个在中学做班主任的朋友说过的事,学校有一个高三的女生不小心怀孕了,不敢跟家里说,也没钱去做人流,不知怎么办。


这位朋友无意中知道这件事后,和女孩做了深谈,女孩不愿“供出”肇事的男孩是谁。朋友帮她分析了各种利弊后,很郑重地建议她,最好的办法是把这件事告知最亲近的家人,只有他们会真正替她着想。


可女孩死活不愿意。


朋友说,当教师这么多年,学校里偶尔会遇到这样事,孩子们大多数的第一反应都是

“一定不能让我妈知道这件事,她会打死我的!我一定不能说!”


与其说是孩子们蠢,倒不如说是家长的教育失职。


害怕没面子、害怕家人责怪、害怕自己不能继续上学、害怕“男朋友”不跟自己好了……所以她们中最蠢的那些,居然会选择把孩子丢掉,以为这样就能一了百了。


厦门“垃圾桶丢弃男婴事件”,有一句评论我深以为然:


能做出这样事情的人,不仅缺乏生命教育、法律教育,想也能想得到,他们父母一定没给过科学的性教育。


性教育有这么难以启齿吗?


中国社会对待性这个问题的偏见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不妨来看看前些年的一个事件。


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编写了一套儿童性教育教材《珍爱生命》。


它是一套非常全面的成长教育丛书,不仅仅是预防性侵害、性暴力的教育,涵盖性生理、心理、社会等广泛内容,可以引导孩子尊重他人、保护自己、热爱生活。


2015年在杭州某校给二年级孩子下发这套教材进行授课时,有妈妈气疯了:


“你们怎么能教孩子这个,尺度太大!”

“跟孩子这么直白的说这些,不是要把孩子教坏了吗?”

图片来源:刘文利主编《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二年级下册(第2版)P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图片来源:刘文利主编《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二年级下册P29,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当时这件事引起了媒体轩然大波,最终导致教材在部分学校停用。


“中国同性恋研究之父” 张北川曾说过“在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做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非常认同某儿童性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说过的一段话,我们给孩子正确的性教育,是为了让他们“在遇到性的问题时,能主动地做出选择,而选择的背后是他们自己对于性知识的充分了解,而不是被动、意外、无知。”


理想的性教育,不是教会某个性别的人学会拒绝,而是教会每一个个体如何跟自己喜欢的人沟通、表达、协商自己对性的感受对亲密关系的接纳等,从而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给孩子进行科学的性健康教育,是为了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懂得保护它、尊重它,同时也懂得尊重别人的身体。


我们的青春期都太压抑了,在性的问题上没有人给予我们正确的人文关怀。我们也不应该用自己的“无知”把孩子们拉到我们同样的阵营。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我身边的很多父母都能够接受给孩子进行性教育,但是他们又大多不知道怎么做,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几乎都没有从自己的父母那里获得正确的示范。


孩子的性启蒙从2岁左右就可以开始了,一直到他们的青春期结束,是非常关键的性教育期。不同年龄的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教育内容。重点跟大家分享一下0-6岁孩子的性教育应该怎么做。


当孩子两三岁突然问到“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千年难题时,我们该怎么回答?


“不羞学堂”发起人分享过一个原则和尺度,非常实用:

“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去回答孩子当下的问题。”


比如,孩子问,

妈妈我从哪里来?

答:你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


如果孩子追问,

妈妈我在你肚子里的哪里?

答:妈妈的下腹这里,有一个叫子宫的地方,每个女孩都会有一个子宫,小宝宝以前就住在那里。


妈妈我是怎么出来的?

答:在妈妈的两腿中间,有一个地方叫阴道也叫产道,它就像一个走廊连接着妈妈的子宫和外面,你就是从这条走廊里出来的。

如果是剖腹产,可以告诉孩子,医生在妈妈的肚子上划了一个小口,把你从妈妈的子宫里取出来。


我是怎么到妈妈肚子里的?

答:精子住在爸爸的睾丸里面,卵子住在妈妈的卵巢里面,爸爸的精子通过爸爸的阴茎到妈妈的子宫里面。就像种下一颗种子,慢慢长大就变成了你。

并且要直接而淡定地告诉孩子,这件事只有相爱的人才可以做。他们现在还小,是生不出孩子的,他们如果这样做是会让自己受伤的。


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直接回答孩子当下的问题。家长不要想着如何回避和敷衍孩子的性问题,孩子的好奇心不会因为家长不说就消失了,他们会自己去寻找答案。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孩子的问题。


“我们怎么能这么直接的向孩子进行表述呢?太污了,有必要描述得这么直接吗?”看到上面的问题回答示范,你会不会有这样的反应?


通过很多性教育机构的实践,他们发现在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分享这些信息的时候,孩子们没有特别的害羞反应,就跟上数学课、英文课一样,通过“身体课”学习这些词汇和概念,对他们来说很自然。


等孩子到了三年纪左右,就开始有孩子蒙住眼睛,对这样的内容表现出害羞。


五年纪的孩子就会在课堂上大叫“老师你太黄了吧”。


到了中学,孩子们反应更加强烈,甚至会有孩子在课上质疑老师“耍流氓”。

台上播放男女生殖器图片时,女生害羞地遮脸。

南都记者 杨亮 摄


越大的孩子对性的概念越敏感,越觉得这些信息重口味。


与其等孩子长大了再告诉他这些信息,不如在孩子认为性知识很正常的时候坦然地跟孩子分享。帮助孩子对性行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正常的、自然的。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性问题时,习惯于用“小鸡鸡”、“小妹妹”这样的俗称或者比喻去替代科学名词。这些名词在大家的认知中是羞于启齿的。


对孩子来说,对生殖器的描述,究竟是用科学名词还是用可爱的代称,教育效果并不会有天壤之别,都是认识了新的器官。那为什么要跟孩子说这些让我们感到“羞羞”的词呢?


我们对待这些科学名词的态度,就是我们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的对待性知识的态度。当我们有勇气说出“阴茎”“阴道”的时候,也代表着我们是否有勇气面对孩子的性问题,对待性是否有坦然的态度。也会让孩子意识到,我们面对他们的性问题说的都是科学的概念。孩子越早听到这些词,越不会觉得“敏感”。


性是一个羞涩的话题还是一个自然的话题,我们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给孩子介绍完这些科学名词,也要告诉孩子,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有人不喜欢说这些词,不要随意把这些词挂在嘴边。虽然这些都是科学概念,但我们要照顾别人的感受。


如何给0-6岁的孩子进行家庭性教育?


根据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的建议,0-6岁家庭性教育内容应该包括:

1.帮助孩子识别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名称和作用,可以利用绘本和图片,建议父母告诉孩子生殖器官的正确名称。


2.帮助孩子保护自己的生殖器官和隐私部位(如背心和内裤遮盖的地方),不能随便让人碰触,医生检查身体时需要爸爸妈妈的陪护,不能往身体的开口里插东西,不能用脏手触摸身体,保持身体的清洁。


3.帮助孩子了解男孩女孩的不同在于生殖器官的差别。


4.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5.帮助孩子知道生命孕育的过程和妈妈生产的方式。


6.帮助孩子学会及时向信任的成年人求助。


7.告诉孩子触摸身体的生殖器官要在私密场合(自己的房间等)。


8.培养孩子自己做决定的能力,例如,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和衣服。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些很不错的性教育教材。


 中文绘本 


1. 适合幼儿启蒙的经典绘本:《小威向前冲》、《乳房的故事》、《小鸡鸡的故事》、《我的弟弟出生了》;


《我的弟弟出生了》特别适合二胎家庭使用。


2.身体认识主题


Batbunny蝙蝠兔人体探索实验套装。包含15个探索实验+84页的趣味绘本,让孩子更了解自己的身体,是有趣有用又科学的健康教育玩具。


《你好身体》绘本:教会孩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3.生命教育主题:《萨琪小姐的故事》一共8册,分别从不同主题引导孩子从小认识自己的性别特征,理解男孩与女孩之间的性别差异和行为准则。


4.安全教育主题:《不要随便摸我》、《不要随便亲我》、《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


最后,再跟大家分享一个重要的性教育理念。千万不要把性教育完完全全交给书籍、绘本,买几本书丢给孩子让他们自己读,就认为完成了对孩子的性教育。家长一定要借助这些工具进行正确的引导。


我有两个女儿,这让我在看到“未婚妈妈”,“少女妈妈”这样的词时,心中会生发出非常复杂的情绪。


教会孩子充分地认识自己,才能让他们更加爱惜自己。


如果连“生命”都难以启齿,那还有什么值得真正的敬畏!


参考资料:

1.如何正确跟孩子谈「性」说爱》,知乎Live课堂:玛丽斯特普中国项目主管王龙玺、不羞学堂发起人胡佳威。

2.《性教育课程体系》,玛丽斯特普中国

3.《家庭性教育知多少》,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




点个“在看”,让辣辣知道有你陪伴
阅读39139
举报0
关注辣妈帮微信号:xinmeili999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辣妈帮”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辣妈帮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辣妈帮

微信号:xinmeili999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