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
7岁的孩子听到别人说磁珠是魔法宝球,
竟吞了4颗!
把磁珠当魔法宝珠,一连吞4个
一周前,省会石家庄周边郊县7岁的小超快乐地在手中玩耍几个外表光滑、油黑发亮的磁珠,球的大小与圣女果相仿。
旁边有小朋友说,这球就是魔法宝珠,吃进去会神通广大。
小超尝试着把第一个珠子放进嘴巴,没想到珠子非常顺滑,很轻松就能吞下去。
于是小超毫不犹豫把手里剩余的3个磁珠依次全部吞进肚子。
傍晚回到家里,小超肚子发涨、疼痛,他偷偷看看爸爸的脸色,不敢说什么。
第二天,小超腹痛逐渐加重,不明真相的爸爸带小超先后到村卫生所、镇医院、县医院就诊。小超腹痛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更加剧烈。因为爸爸平时脾气不好,小超一直不敢向爸爸吐露实情。
爸爸看到小超越来越痛苦,又带他辗转当地两家医院就诊,最后通过消化道造影发现胃里居然有四个高密度的阴影。
当地医院立即为小超安排胃镜,其间发现小超的胃里已经有较深的溃疡形成,溃疡周围黏膜水肿明显。胃窦部3个磁珠紧紧吸附在一起,另一个在十二指肠球部,磁珠间强大的吸力,使得四个珠子都无法移动。
当地医生用网篮、圈套器反复尝试,不能取出。医生告知小超的家长,胃里的磁珠必须尽快取出,现在胃镜操作已经失败,只能外科手术干预,否则面临着随时穿孔的风险。
小超的父亲心急如焚,立即带孩子赶赴至河北省儿童医院。该院消化一科主任赵瑞芹立即为小超开通了绿色通道,同时联系麻醉科、内镜室、检验科、普外科。在多学科协作下,小超被迅速送进手术室接受内镜治疗。
由于孩子情况特殊,当地取异物已经失败,再取难度更大。赵瑞芹主任、付海燕副主任反复讨论治疗方案,最后确定了3套异物取出方案,并与外科协作,制定了应急预案。
胃镜进入胃内,赫然看到三个黑黝黝的磁珠并排吸附在一起。主治医师石伟娜手法娴熟,动作灵巧,她在护士王丽亚的密切配合下,用大号异物网篮分离开磁珠,逐个将磁珠打捞出来。
气氛十分紧张,大家屏气凝神。
那么第四个磁珠呢?
珠子居然移动了,但它还是难逃医生的火眼金睛,最终在十二指肠降部被找到,并被顺利取出。
全体医护人员终于松了口气。此时孩子爸爸流下了眼泪,不停地说:“谢谢医生,谢谢医生。”
孩子误吞异物,该如何自救?
大异物卡喉用“哈姆立克法”急救处理
一般体积比较大的异物卡在喉咙,病人会马上出现气促,嘴唇的发绀青紫,缺氧等表现,就是人们俗称的“卡喉”,通常家人能明确知道呛到什么东西,。一旦异物卡到大气道里面,家长必须先行自救,同时通知120紧急救护。 另外,可以采用“海姆立克法(Heimlich)”,具体方法如下所示:
1.对于小婴儿,马上把他翻转过来,婴儿面朝下,或放在大腿上,头低脚高位,手臂托其胸腹部,一手捏住小孩骸骨两侧,另一手拍打患儿背部肩胛骨位置,连拍1-5次;无效则改为仰卧位,双手放在腹部,向上推压数次,观察小孩是否吐出异物。
2. 对于三岁以上的婴儿,急救者站或跪在孩子背后,一手握拳另一手放于其上,并置于病人的肚脐和胸骨的剑突间,用力向着病人的后上方挤压,用以造成胸腔压力增加而把哽住的异物挤出,推5-10次,每次间隔约3秒钟。
注意:对于Heimlich法如果家长自己没把握的话,在自救同时必须要呼救最近的人群获得帮助,还有呼叫120急救中心,让医务人员也尽快到达参与抢救。这是争分夺秒的抢救若卡喉后抢救不及时,即使患儿吐出异物,也可因缺氧时间太长,造成患儿窒息时间过长,造成脑细胞缺氧,可留有严重后遗症。
警惕!这些情况下孩子容易误吸异物
气道异物患儿超过70%是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呛进小儿气道的异物种类可谓林林总总,千奇百怪,但发生意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尤其岁以下小孩的大牙齿发育不成熟,若家人不注意喂吃瓜子,果仁等坚果类食物,未能咀嚼彻底就吞食就容易造成 气道异物;
2.不好的饮食习惯,有些家人误以为用骨头煮粥给小婴儿进食以为可以增加营养,小婴儿没有分辨能力,一不小心就把骨头粥的碎骨头呛进气管里了;还有一些家长喜欢在小孩一边玩耍一边喂食,还逗小孩大笑,容易使小孩呛到异物;
3.小孩误吸,日常家长由于不注意,吸入一些药物、油等,比如说小孩不小心掉到油缸或者粪坑里面;
4.小孩尤其小婴儿 不懂事,好奇心重,看到东西也不管是不是能吃的就抓起来往嘴里塞,一不小心把小玩意儿“吃”到气管里。
防小儿异物卡喉要这么做
家长若是有不良的小儿喂食习惯,不注重孩子生活的细节都可能导致小儿异物卡喉的发生。故家长预防小儿异物卡喉可从以下四点入手:
1、婴幼儿活动力大,好奇心强,在6月大时已能随意抓取物品,如小玩具(如小珠子、纽扣)、花生、果核、葡萄干等放进口中,要管理好这些“小件东西”,不要让小孩随意抓到。家长注意不要买一些体积比较小的玩具,要注意检查玩具是否牢固,附属的不牢固的小玩具建议扔掉。
2、1岁内,别喂太大太硬的食物(如花生、坚果、瓜子)给孩子。
3、在小孩大哭大闹、边玩边闹的时候别给孩子食物。
4、注意玩具是否有容易脱落的小附件,免得小孩咬玩具时脱落,误吞如食道或呛入气管。
来源:燕赵晚报、中国儿科前沿论坛综合、大燕河北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关注我 影响你 沧州地区最具人气、最接地气的生活杂志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沧州吧”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沧州吧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