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 每日7点,文化早餐 |
博文 | 通识 | 知古 | 鉴今 | 有品有趣 |
文:罗志(读史专栏作者)
我国古代皇权的基本接班制度一直是父子相承,以求王朝正统的世袭罔替。不过,制度理想设计经不住历史上各种人事变故的影响,在父死子继的皇帝继承体制之外,“兄弟授受”同样是重要的皇权继承方式。
然而,“兄弟授受”皇位在我国古代史册上所留下的更多是一段段腥风血雨。如北齐一朝,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三兄弟相承皇位,均是各自势力殊死较量的结果。
又如,明英宗朱祁镇因“土木之变”被瓦剌生擒而促成群臣拥戴其弟代宗朱祁钰,后来英宗放回,不甘被夺皇位,策划“夺门之变”,又生生从代宗手中抢回皇帝宝座。这依然是自相残杀,有杀伐谋略者为王。
在这些兄弟接班皇位的历史疑云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宋太宗接班之际的“烛影斧声”和随后抛出的“金匮之盟”。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于公元960年经“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后周政权而代之,做了皇帝,是为宋太祖。
虽然出身于军人世家,宋太祖立国以后,却大修文治,推行“重文轻武”政策。在用武力平定荆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推进全国统一大业的同时,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努力削弱中央禁军和地方藩镇军人的权力,设立三司使和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重用士大夫治理朝政,从而强化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体制。
宋太祖文治武功之余,对于开国宗室也是重用有加。其中,赵匡胤三弟赵光义为其贡献良多,功勋卓著,最为倚重。
宋太宗赵光义,本名赵匡义,因避讳宋太祖名,改匡为光,是赵匡胤同父同母的兄弟。
五代大将赵弘殷和妻杜氏生有多位子女,其中长子赵匡济,次子赵匡胤,三子为赵光(匡)义。此外,赵弘殷还和侧室(小老婆)生有庶子赵廷美。
赵光义跟随其兄一起长大,南征北战,熟知韬略,史称“工文业,多艺能”。陈桥兵变中,赵光义就是幕后实际策划者之一。
宋王朝建立后,赵光义因功被封为晋王,并担任北宋首都的开封府尹,上朝时位列百官之首。而宋太祖的儿子这时连封王的还都没有。
宋太祖出征北汉时,赵光义任东都留守,参与国务,足可见宋太祖对三弟的信任和器重。
跟据现有史料,我们也没有找到宋太祖、宋太宗兄弟两人反目成仇的记载。相反,兄弟齐心的历史场面,倒是能寻觅出来。
宋太祖曾和太宗兄弟俩一起在雪夜造访宰相赵普的家中,赵普老婆斟酒,三位政治家烤火、烧肉、饮酒,一起讨论攻克北汉小政权首府太原的作战计划。
这简直是一幅非常富有感染力的君臣一心、团结治国的宣传材料。
然而,北宋历史上最为诡异的一件政治事件突然就发生了。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夜,年富力强、正值中年的宋太祖赵匡胤突然毫无征兆的驾崩,年仅50岁。二十一日,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便匆忙即位,这就是宋太宗。
宋太祖之死甚为蹊跷,疑窦丛生。赵匡胤当时只有五十岁,一夜之间暴毙,这是其一。
其二,官方史书中仅仅有“太祖崩”这样的字眼,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居然语焉不详。
其三,赵匡胤没有留下遗诏,赵光义自述太祖以皇位相传,既无物证,也无人证。
其四,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皇位,与沿用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不符。整件事情是如此突兀,自此以后各种版本便流传开去,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烛影斧声”之说。
宋太宗即位数十年后,有位和尚文莹在其著作《湘山野录》中,首次揭露宋太宗篡位的那个“烛影斧声”之夜:
十月二十日当夜,阴霾四起,大雪突降,赵匡胤召来弟弟赵光义对饮。
大概是觉得身边那么多太监、宫女在身边不方便,赵匡胤便命他们退出,所以这些人只能远远地看着这兄弟二人对坐喝酒,至于他们两个席中说了些什么,那是谁都不知道的了。
烛影之下,只见弟弟赵光义时不时离开座位说话,酒力不支。午夜三更时分,赵匡胤走出屋子,以“柱斧”戳雪,回头对弟弟说:“好做,好做。”
随即,赵匡胤就寝,鼾声如雷。当夜,赵光义也宿于宫内。
然而,第二天一大早,宦官却发现宋太祖赵匡胤已经驾崩了。至于什么时间驾崩的,又是如何驾崩的,这些人一点动静都没听到。
随后不久,赵光义就在赵匡胤的灵柩前继位为帝。
“烛影斧声”或许是街坊巷尾的谈资而已,然而宋太宗篡位登基的说法却似乎确凿无疑。
还有一种说法在宋代官方内部悄悄流传。纂写《资治通鉴》的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在其著作《涑水记闻》中有着这样的记载:
当夜四更,赵匡胤驾崩,宋皇后马上派宦官王继恩去召四子秦王赵德芳前来。没想到,王继恩没去找赵德芳,找的却是赵光义。
当王继恩来到赵光义家门前的时候,发现医官贾德玄坐在赵光义家门口。天寒地冻,贾德玄坐在这里干嘛?王继恩觉得奇怪,上前询问,贾德玄说道:“我原本好好在家,二更时分,屡次听见有人在门口喊道:‘晋王有事召你。’我出去看的时候,却空无一人。我担心晋王生病,所以就来了。”
二人随即叩门求见,当赵光义得知王继恩来意的时候,大吃一惊,犹豫不敢前去,借口要同家人商议,就躲在屋里不出来了。王继恩等得不耐烦,说道:“事不宜迟,再晚了估计就被人抢先一步了。”于是赵光义、王继恩、贾德玄三人直入皇宫。
宋皇后听说王继恩回来了,问道:“德芳来了么?”王继恩却回答说:“晋王在此。”
宋皇后见到赵光义站在那里,顿时楞住,很快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对赵光义说:“官家,我们母子的性命,就全托付给你了。”
司马光主编过《资治通鉴》等重要国史,又是任过宰相、参预国事的重臣,连他都认为宋太宗即使没有使用“烛影斧声”之夜的谋杀手段干掉兄长,也是利用太祖暴卒的天赐良机篡权夺位成功的。
可以看出,在北宋的统治阶级内部,宋太宗的即位总让人感觉不那么硬气,即使统治阶级内部也存在着政治流言。
当然,作为杰出政治家的宋太宗,绝非庸庸碌碌之辈。虽然有着“得位不正”的阴影,宋太宗却成功的采取各种措施,防堵各路流言和朝臣议论,同时防备太祖诸子和其亲信势力的反扑。
宋太宗继位伊始,一面优抚宗室、群臣,加封其弟赵廷美为齐王兼开封府尹,同时封赏太祖儿子赵德昭、赵德芳;一面下令全国抓捕熟知天文书数之类的术士,以防止这些人妖言惑众。
而在宋太宗的这些“补救”措施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抛出“金匮之盟”,以证明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性和正统性。
宋太宗即位的第六年,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太祖朝的宰相赵普突然上书朝廷,说他知道一段“金匮之盟”的秘史。
赵普说,宋太祖即位的第二年,母亲杜太后病重,她派人将太祖召去安排遗命。当时在场的就只有杜太后、太祖和赵普三人。
杜太后问赵匡胤:“你知道你的天下是怎么来的么?”
赵匡胤正为母亲重病而难过,只哭不回答。杜太后不耐烦了,说道:“我正在跟你讨论国家大事呢,你哭什么哭?我再问你一遍,你为什么能坐上皇帝的位子?”
赵匡胤回答说:“那都是靠祖先和母亲大人您的功德而来啊。”
杜太后却说:“当然不是因为这个,而是由于柴氏当皇帝的是个小孩子,天下人心不附的缘故啊。你和赵光义都是我亲生的,你死之后应该由光义继位。立君以长,这才是国家之福。”
赵匡胤流泪答道:“儿子一定听从母亲的教导。“
于是,赵普当面将“太祖传太宗”的兄弟之约写成一份誓书,并在末尾署上了自己的名字。这份誓书被保存在一个金盒(“金匮”)之中,并安排可靠谨慎的宫人保管。
这份足能证明宋太宗继承合法性的重要证明一经抛出,便一石激起千层浪,至今聚讼不休。
对于“金匮之盟”的真伪,历代学者争论很大。我们抛开赵普所说的这件事到底是否存在不论,而就证明赵光义继位合法性这一政治谋略的角度看,“金匮之盟”无疑是宋太宗最为重要的一步棋局。
首先,关于“金匮之盟”的见证者只有宋太祖、杜太后、赵普三人。杜太后早逝,宋太祖也死去多年,剩下的知情者只有赵普一人了。这时候由赵普突然公布,可谓是死无对证。而且“金匮”藏之深宫,隐于宫人之手,对于外人而言,根本没有任何途径去证明其不存在或是伪造。
其次,可以想见,这份誓约等同于传位诏书。
那么,既然如此重要,赵普为什么不在赵光义登基之时拿出来,反而一直等到赵光义登基六年之后?
赵普当然不会是得了健忘症。可以想象在幕后,宋太宗和赵普君臣二人之间的激烈博弈。
作为前朝老臣,赵普在太宗朝前几年一直过着赋闲的日子,早无太祖年间权倾朝野的风光。
这时,赵普以唯一见证人的身份抛出“金匮之盟”,等于将了赵光义一军。宋太宗要想证明其继承皇位的正当合法,必然要大肆宣扬“金匮之盟”,同时重新重用赵普,以向群臣、天下表明对他的绝对信任。
且不论“金匮之盟”的真伪与否,在“半部论语治天下”之名臣赵普的算计中,此惊天之事一经披露,重新攫取更为丰厚的政治资本当毋庸置疑。
而宋太宗是何等精明之人,自然利用这一绝好机会为自己正常继位“正名”。
赵普和赵光义两人,一个为了再当宰相,恢复往日荣耀,一个为了使自己的皇位变得正大光明,掩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煞费苦心地将这件真伪莫辨的“金匮之盟”政治效应做足、做大。
最后,这也是一颗烟幕弹。宋太宗即位后,宋太祖子嗣对于宋太宗皇位的觊觎是显而易见的,关于宋太宗谋杀或是篡夺皇位的流言,跟他们肯定脱不了干系。宋太宗赵光义死后肯定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宋太祖的儿子难保不在底下有所动作。
此外,“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宋太祖、太宗的四弟秦王(齐王改封)赵廷美难保也不蠢蠢欲动,来个照葫芦画瓢,夺他哥的皇位。这正是摆在宋太宗面前的一道政治难题。
而“金匮之盟”只是“独传约”,即由赵匡胤传位赵光义,一传而止。这样,皇弟赵廷美夺赵光义的权,以及宋太祖儿子赵德昭、赵德芳兄弟夺权这两种政治企图,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丧失其合法性。
宋太宗借此向世人宣示:自己接兄弟的班是“责无旁贷”,自己的继承人选择便是“家务事”,跟宗室、外臣无干系了。
且抛开“烛影斧声”与“金匮之盟”的真伪不谈,宋太宗运用帝王韬略,围绕所谓“金匮之盟”大做文章,来消解“烛影斧声”之类的政治流言,虽然不免虚虚实实,欲盖弥彰,不过就其政治效果而言,倒还算不错。
. End .
精选好书
喜欢的朋友一定要点 在看 哦 ! |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读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读史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