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992 | 推荐】《乡愁雄安》如一缕春风,走进了千家万户

作者:河北交通广播 来源:河北交通广播 公众号
分享到:

02-28


2019年新春伊始

河北广播电视台播出的

12集微纪录片《乡愁.雄安》

走进了千家万户

河北卫视《你早京津冀》

河北公共频道《乐享河北》同日播出

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河北频道

雄安发布、澎湃新闻客户端

中国雄安官网、河北广电网

冀时移动端等及时推送更新

一时之间

一篇篇一帧帧的"乡愁"传遍大街小巷

如一缕清风

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春天里

让人们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

大家说:这是乡愁,这是情怀

透过乡愁,看见的是未来。


12集微纪录片《乡愁·雄安》


第一集点击题目观看:【992 | 推荐】12集微纪录片《乡愁•雄安》推出第一集《古韵梅花天地新》


第二至六集点击题目观看:【992 | 推荐】《乡愁•雄安》,用镜头记录下雄安的风土人情!



第七集《蒹葭苍苍芦苇花》



白洋淀关于芦苇的记载,可以追溯至北宋时期。北宋名臣曾公亮和丁度主持官修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里曾记载“自顺安军东至莫州二十里,皆是川堑沟渎,葭苇蒙蔽,泉水纵横……此中国得地形之多也”,北宋官修的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也记载称“淀中有蒲柳,多葭苇”。


春去苇叶青,秋来芦花白。夏天的白洋淀是绿色的,大丛大丛的芦苇里掩藏着无数水鸟的安乐窝。到了秋天,它又变成了金灿灿的黄。今年60岁的张便苓最爱这一抹温暖的黄色,从她记事以来,母亲便每天用一双巧手,将这些金黄色的芦苇编成各式各样的篓或席,她记得,每完成一个,母亲的脸上总会浮现温柔的笑。


就像孙犁先生在《荷花淀》里描写的一样——“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那一根根普普通通的篾条,在张便苓的手里就像是生出了灵性,上下翻飞,速度极快,不一会功夫,杂乱的篾条已经已经被编织得整整齐齐。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白洋淀边的水上人家,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织席,芦苇也是水乡最宝贵的财富。但如今,像张便苓一样会编席编篓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时间就像最强大的魔法师,它会将司空见惯变得渐行渐远,也能让寻常的物件变成珍贵的收藏。这些栩栩如生的画作,每一幅的颜色里都有金色,而它们,正是用白洋淀里最寻常不过的芦苇创作出来的。


白洋淀的水,滋养着这一片蒹葭苍苍,在水一方的白洋淀人,他们也用自己的慧心、巧手,编织着白洋淀永远都讲不完的故事,创造着属于他们自己的传奇。(编导:张剑)


第八集《时间里的收藏家》


电影,承载了人们的喜怒哀乐,它就像回忆,可以是平淡中的讲述,可以是激情尽数燃烧,也可以是历久弥新的往事。


68岁的董克忠这一生放映过的电影有几千场,从风华正茂,到华发初生。被夜色笼罩的村庄,最明亮最聚人气的地方就是露天影院。白色幕布下聚集的男女老少,发动机的突突声、倒胶片的沙沙声,还有不时在光柱里飞来飞去的飞虫,几十年了,都像电影情节一样,一幕一幕流淌在董克忠的放映人生里。


时间的脚步总是匆匆,但它们从来不会空转,总会给有心人留下微妙的印记。董克忠将他年轻时放电影的老设备、老胶片小心翼翼地存放,不定期拿出来整理、擦拭,那种感觉,就像与老友在崭新的时光里重又相逢。


回忆,寄托着人们的悲欢离合,它又像电影,旧事可以重提,旧物可以如新,更能悉数珍藏。“杨福春渔耕记忆展览馆”里,就珍藏了许多这样的老物件。


56岁的杨福春是安新县大王镇北六村的村民,他用了20年的时间,收集正在迅速消失的白洋淀传统渔耕工具和生活用品,如今,已收集有千余件。


“过日子凭这些渔罾网罩,话乡愁忘不了石磨箩筐。”这间并不算大的展览馆,是杨福春用自己的家改建而成的。渔网、渔叉、大罩……看似样貌寻常的老物件,在杨福春心里,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


简单的花罩,把杨福春的记忆从浮在云端的风雅拉回到了市井的烟火,摸鱼归来,母亲总会在大铁锅里把它们炖的喷喷香,那种味道对于在白洋淀长大的孩子来说,虽然寻常,却足以让他回味一生。


杨福春,用不断收集的上千件老物件,将淀上人家的琐碎日常变成了值得收藏的记忆,董克忠,却依然用相机在记录着每一个即将成为回忆的瞬间。

时间就像收藏家,每一段人生都被细碎地排列在记忆的储藏架。笑过的畅快、哭过的淋漓、前行时的坚定、离别时的惆怅,须臾间充盈在眼底、心头。但无论如何,那些经历过的时光都不会简单地成为过去,它们更像是璀璨的明珠,将未来的每一天悄悄照亮。(编导:张剑)


第九集《白洋淀里捕鱼忙》


“白洋淀的水绿得发黑色,渔民的船只,紧系他们的门前。每当黄昏,家里的人,站在明净的窗前眺望着从烟雾里摇船回来的打鱼的人。”这是上世纪40年代,孙犁先生笔下的《渔民的生活》。时过境迁,日子如淀上的芦苇一般绿了又黄,黄了再绿,但那袅袅炊烟下晚归的渔人,却定格了白洋淀最寻常温馨的画面。66岁的朱老迷也是这画面里普普通通的一位。


凌晨四点,白洋淀的水鸟们还尚在梦乡,但像朱老迷夫妇一样的渔民,却已经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9月末,淀里最肥的鱼要属鲢鱼和鲫鱼。


朱老迷的孙子今年9月,他最爱吃爷爷打捞出来的鲜鱼和奶奶现蒸的玉米面儿窝头。朱老迷是安新县大淀头村土生土长的渔民,他从十几岁开始跟随父辈,终年荡漾在白洋淀浩渺的烟波里。哪儿的鱼美,哪儿的蟹肥,他都轻车熟路、了然于心。


或许是从小耳濡目染,或许是身上流淌着渔民的血液,沿水而居的白洋淀人,对捕鱼仿佛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


“响板惊鱼”、“丝网粘鱼”、“扣花罩”等,都是比较传统的捕鱼方式。


安新县光淀村的张红立不记得自己第一次与鱼鹰合作究竟是在什么时候,他只知道,从他小时候开始,这些有着黑灰色羽毛的鸟就仿佛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他的父亲、祖父都曾与这些鸟日日为伴。 木船在淀中央停稳,像往常一样,张红立和父亲张老雨开始捕鱼。


鱼鹰具有天生的潜水本领,这或许是因为,它们的羽毛很容易吸收水.张红立通常会把当天捕到的第一条鱼,给鱼鹰们当做美餐。这既是对鱼鹰的奖励,也更像是渔夫与鱼鹰之间早已达成共识的仪式。第二条鱼,才是张红立父子这一天收获的开始。


鱼鹰们一旦到了水中,就成了高手,它们可以在深水里潜行1分钟以上,与其说捕鱼是鱼鹰们的工作,倒不如说这是它们永远都玩不腻的一种游戏。


太阳一点一点升起来,照在朱老迷的木船里,那里有满载而归、其乐融融;照在张红立的鱼鹰上,那里有日日陪伴、和谐相处;更照进了白洋淀人的希望里,这一片浩渺烟波,祖祖辈辈为他们创造着关于生存的无限可能,未来,也许他们与这片灵动的水之间还会发生更多无法想象的故事。

(编导:张剑)


第十集《淀边非遗守护人》

(点击上方标题观看第十集)

 

白洋淀里每天来来往往的船有很多,它们就像是洞悉时间与空间的眼睛,每一个时代里,它们都会用自己崭新的面貌,看水波流转,看世事变迁。在白洋淀水边生活的人,仿佛也将船看作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同伴。


有人划船就有人造船。今年80岁的姜琳祥,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家寨传统造船技艺的传承人。他从10岁开始,跟随父亲到天津一家造船厂学习造船。器物有灵,可以穿越时光与人相遇。或许从那时开始,他就与手上造船的各种器物有了生死相随的情感,须臾间,就是七十年。


姜琳祥所在的安新县端村镇马家寨村,是历史上著名的造船之乡。据史料记载,白洋淀造船业的兴起始于北宋。当时执政边关的何承矩给皇帝的密奏中提到,太宗“置砦一十六,铺百二十五,廷臣十一人,戍卒三千余,部舟百艘。”如此庞大的水师,可想而知,定然聚集了相当数量的造船工匠,这便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造船人。


这间屋子里摆放的,全都是姜琳祥制作的木船模型,大大小小有十多种。每个木船模型的船舱都能被巧妙地打开,各项功能一应俱全,都是按照15:1的比例制作完成的。姜琳祥对每一块木料熟悉地就像自己的家人,哪种木头能造什么船,他用手简单一量就能知晓。


七十年,姜琳祥造的船从过去的大六舱、五舱船、四舱船到现在的庄稼排子、鹰排子,他和这些亲手打造的木船一起,见过了悲欢,见过了繁华。在漫长的时光里,他在看似重复的打磨中,用智慧与技艺不断超越着自己。就如同一场跨越了时空的马拉松,白洋淀水边这些以手工为生的工匠们,一代代地进行着传承与接力。


瑞典籍工艺设计大师李松平此行的目的地,是雄州县雄州镇,上一次他来时,无意中见过这里的黑陶,那些“黑如漆,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陶罐,深深地令他着迷。


黑陶是中国最古老的工艺美术品,它诞生于新石器时代,迄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黑陶匠人刘双喜是雄县人,从事黑陶烧制已有四十余年,儿子刘小伟和侄子刘斌也和他一起,痴迷这份老手艺。


黑陶每次入窑,在刘双喜他们看来,都是极其神圣的时刻,一个陶瓶从拉坯成型、晾晒、轧光、画线、雕花以及最后的烧制,要经过50多道程序,每一个环节都被匠人们赋予了独特的情感与心血。


李松平在这些黑陶匠人们的眼睛里,看到了最朴素的坚持。泥土,原本就与我们的生命紧紧连系着,而雄州黑陶,就取自黄河古道地表三米以下的红胶土,它也是制作陶器最优质的资源。


在巧夺天工的白洋淀匠人手中,木头可以是能下淀捕鱼的小船,泥土也能制成古朴典雅的黑陶。对他们来说,穷尽一生坚持在做的,不仅仅是一门手艺、一个作品,更是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守护,和对故乡那份解不开的乡愁。(编导:张剑)


第十一集《中秋团圆全鱼宴

 

白洋淀盛产鱼,一年四季,大的有草鱼、鲤鱼、白鲢鱼,小的有麦穗儿、黑三根,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白洋淀人爱吃鱼,更会做鱼。从寻常百姓的家常炖鱼,到旅游景区的豪华全鱼宴,蒸炸炖煮,无一不精。


今天是中秋,安新县小田庄的张国安一早就守在了淀边的码头,他在等今天的第一网鱼。按照惯例,家里的三个女儿和两个外孙会回来过节,每年的这一天,他都会早早预定下最新鲜最好吃的鱼。


鱼买好了,张国安和老伴儿一个张罗着在淀边架炉子生火,另一个则忙着把鱼料理干净。


村里相熟的邮政老哥给张国安带来了三姑娘捎来的中秋礼物,虽然女儿之前已经打过电话,但张国安心里终归觉得有些遗憾。不过此时,他还顾不上拆礼物,为了中午的一家团圆,他想要让孩子们吃到一年里最熟悉也最美好的味道。


差不多同样的时间里,安新县端村镇大淀头村的朱小四一家却忙着赶制即将交活的渔网。


朱小四在家里排行老四,姐妹四个从小在淀里长大,不知不觉间都学会了织网。


为了能在晚饭时间顺利收工,朱小四姐妹几个飞梭走线,淡绿色的丝线在她们手里交叉变换,织成了一个个大小均匀的网结。

张国安的鱼,马上就要下锅了。


一切准备妥当,而此时,张国安的老伴早已经守在了村口。


一大锅鱼炖好了,张国安准备了几个小碗,大女儿碗里是炸小河虾,二女儿正在哺乳期,碗里盛的是鲫鱼,两个女婿碗里的则是肥的流油的小河蟹。每个人的喜好他都牢牢记在心里,从来不会弄错。


月亮升起来,朱小四一家也终于举起了酒杯,渔网按时交付,大家心里都格外轻松畅快,虽然织网这项工作带来的收入并不是支撑整个家的重头,但无论是朱小四还是她的姐妹们,每个人都对这份技术心存感恩与敬意。这方淀水,总有渔人披星戴月,总有渔船渐行渐远,她们坚信,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不管未来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片蒹葭苍苍、一望无际的水域,都会带着历史的余响,继续泛起千年的淀波,书写白洋淀更美好的故事。(编导:张剑)

第十二集《昨日当我少年时

(点击上方标题观看第十二集)

渐渐地,故乡离我越来越近。久别的人,终于要回家了。


我在梦里总会见到白洋淀,大概是因为,那汪水,那片芦苇,熟悉地就像我每时每刻的呼吸。一个屏息间,那些星星点点散落的苇田、村庄、沟壕,就铺天盖地袭来,它们冲刷着我的记忆,提醒我又到了回家的时候。

别问我的名字,我只是一个在白洋淀的水边长大的孩子,但是我很骄傲,因为我的故乡,它今天的名字叫——雄安。


很多年前,这片土地、这方淀水,曾属于古代雄州和安州。后周显德6年,周世宗柴荣亲征伐辽,收复瓦桥关、益津关,下诏于瓦桥关置雄州,益津关置霸州,《雄县乡土志》载,雄者,名取威烈,以彰武功,有威慑北辽之意。而始于北宋的安州则成了现在安新县境内的一个小镇安州镇。


这棵与古安州同时代的老槐,大家都称它为“守护神”,“千年柏,万年松,赶不上老槐树中空”,这是我们当地流传很久的一种说法。听村里的老人讲,许多年前的一场暴风雨,突如而至的雷劈中了这棵老槐,但它依然神奇地活了下来,树身虽然从此中空,生命力却越来越顽强。


同样顽强的还有安州的这段古城墙。明英宗正统八年(1443年),安州知州陈沦修筑安州城垣,历经300多年之后,到了乾隆四十六年时(1781年)规模可观。


而如今,又将近300年的时间过去了,古城虽仅存西南角和北门处的三两段城墙,但透过依旧厚重而古朴的巨大的灰色城砖,我们仿佛能看到当年修建时的情景——雄壮的号子,砸落的石夯,挥动的臂膊,粗粝的大手,往来的推车,敲击的瓦刀,劲烈的西风——高大坚固的城墙捍卫了一方百姓的生命与财产。人与自然,终会以智慧和勇气和谐共处,这大概就是千百年来白洋淀人不变的精神。


白洋淀里的一叶小舟,流转着“北国水乡”的千年美景;雄县留存的一段幽暗古战道,记录了“燕云边防”背后一代名将镇守十六载寸土未失的征战轨迹;安新圈头村的一曲古乐,回响着“格调高古”的民间文化;容城曾经的一座古老书院,流淌着以“容城三贤”为代表的“躬行实践、兼容并包”的文化血脉。


我终于又回到了故乡,见到了久别的白洋淀,她和梦里一样静谧安详,芦花春去秋来,水波潮涨潮落,白天,传统的白洋淀人用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渔网辛勤劳作,夜晚,淡淡荷花香会将人们一天的劳累化解。明早起来,又将是崭新充满希望的一天。


这是我的故乡,它的名字叫雄安。(编导:张剑)

信息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节目研发部



阅读39182
举报0
关注河北交通广播微信号:hbjtgb99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河北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河北交通广播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河北交通广播

微信号:hbjtgb992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