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本哈根穿行,偶然间转入一片公园,一阵冷风吹过,不时有枯干的树叶飘落下来,它是坚守在寒冬的一抹绿色,如今已经精疲力竭,偶然间见到脚下有一束青色的松针,将它拾起时,还沾着几滴剔透的露水,抬起头来看到一小片茂密的松林,一旁的石牌告诉我,这里是阿斯腾斯公墓(AssistensKirkegård),安徒生也在这里长眠。
我沿着石头铺成的小径走着,沿途路过了上百个静谧而幽然的诗人、音乐家、画家、科学家、哲学家、企业家的墓地,耳机里传来小号手克里斯·波提(Christ Botti)演奏的《艾曼纽尔》(Emmanuel),铜管里吹出如同人声的奏鸣,我似乎也浅显地体会到了丹麦人对于死亡的理解,有点像我在美术馆看到的,弗里德里希笔下的北欧树木、暗夜和神话,虽幽暗、神秘,又不乏静谧之气。
哥本哈根设计博物馆(于楚众 摄)
街上也有随处可见的松树,它们被扎成捆,或是堆成一个松丘,如同处理商品一样等待着客人的挑选。它们是圣诞树的前身,每逢圣诞来临,这些小树便会被精心装扮,邀到当地人家的客厅,成为营造欢乐氛围的功臣。圣诞,总是和信仰、情感、童话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是家庭情感和内心的某种归属,却如同童话一般地存在了数个世纪,人们相信它能带来欢乐,并赋予了“松”美妙的花语——安静、真爱和永恒。
那么松是不是可以食用呢?其实在亚洲已有这样的先例,在韩国和中国北方,松针茶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日常饮品,当地人相信那杯嫩绿明亮的煮汤可以抗氧化甚至延年益寿,松针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从某种意义上讲,确实发挥了如此的功效。在日本,嫩绿的松芽偶尔作为配菜出现在鱼生或煮物的旁边,很多人常常忽略了它的作用,事实上,厨师们放置松针的一部分原因是用于平衡味道,它会为浓重的味道带来一丝酸甜;有时候串烧师也会用到松针,他们将牛肉切成小块与白果串起,放入炭火上熏烤,只为给多汁的红肉增加一丝别样的风味。
土豆和腌制松针,贮存奶酪和乳清酱汁(Jonas Buhr 摄/Fromal B 餐厅供图)
在北欧,松树是可以被“整棵食用”的。尤厄尔·吉本斯(Euell Gibbons)是著名的野外探险家,他常向探险者发问,你吃过松树吗?在他看来,松树是迷途者的绝佳“避难所”,因为除了松仁的丰富油脂、松针的救命维生素以外,白色的松树皮是绝佳的营养主菜。阿迪朗达克印第安人的别称“莫霍克”即为“食树者”的意思,而在数十年前的北欧,生食树皮薄片或者将其晒干磨成粉末是北欧人最常见的越冬食粮。很多年后,这种原生态的饮食传统被包装升级为一种消费品。直到今天,北欧的探险者仍旧相信,在松树林中迷路,是“幸运的诅咒”。
松的现代英语名称的“pine”源于拉丁文“pinus”,在19世纪之前的北欧,松树通常被古挪威语“fura”统称,随着英语文化不断侵袭,北欧菜单上的“fyr”“laus”“løs”逐渐演变成人人皆懂的“潘恩”(pine)。
Formal B 餐厅主厨莫尔勒和弗雷德里克·亚历山大·鲁德克宾(于楚众 摄)
松是一种对冬日的敬畏。在北极圈内的伊鲁丽萨特(Ilulissat)小镇里,常驻居民不到5000人,他们大多来自格陵兰岛和丹麦。这是北欧人的度假胜地之一,每逢假期,大批的游客涌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保护的伊鲁利萨特冰峡湾(Ilulissat Icefjord),享受着充满原始味道的北欧生活。一个像是当代艺术家作品的酒店,坐落在迪斯科湾(Disko Bay)的正对面,那是由几十个倒置漏斗形不锈钢拼接成的酒店,名为“Ulo”,其同名餐厅是“新北欧食品”理事会的授奖餐厅。
餐厅主厨努森(Heine Rynkeby Knudsen)常用亚美拉里克峡湾种植的果蔬,若到了飘雪的寒冬,格陵兰地衣(类似苔藓的植物)便成了他最重要的食材之一。他也会跟着渔船出海捕捞,偶尔在峭壁徒步,采集贝类和海胆。有一道以蓝口贝制作的菜,努森用白芷花装饰表面,躲藏在花朵下面的是几枚腌制的松果,那种酸甜的味道似乎一下子融入到了北极海水的鲜甜之中,在努森看来,那些松果,是严酷季节里不可多得的陆地绿色气息。
松是一种对自然的理解。北欧美食实验室(Nordic Food Lab)是哥本哈根大学(University of Copenhagen)食品科学系独立运营的开源非营利机构,人们更熟悉它的另一个身份:诺玛餐厅的实验“厨房”。这个厨房起源于一次员工餐厅例会,他们想把科学的成分注入到烹饪研发中,于是,餐厅的成果历历在目,除了人们可以接受的发酵和蒸馏实验,餐厅还在2013年开启了“昆虫计划”(Insect Project),并从中提取谷氨酸钠用于丰富菜肴的味道。
他们的书籍《食用昆虫:随笔、故事与食谱》(On Eating Insects:Essays,Stories and Recipes),首次整体阐述了人类食用昆虫的历史和进程。然而,实验室的研究员罗伯托·弗洛雷(Roberto Flore)并非人们所想象的科学家那般古板,在他的菜“森林之茂”(the Vision of the Forest)中便能直观地看到他丰富的情感和扎实的餐桌美学。这是一盘对于自然界的模仿菜品,由森林中采集的十余种植物拼凑而成,其中有新鲜的叶子,也有对枯叶的模仿,唯一的肉类,是风干的几片鹿心,藏匿在如同松树一般的嫩苗中,试图模拟在森林里发掘美味的一幅场景。
松是一种对温度的渴望。在在Høst Vaekst餐厅,主厨克里斯滕森(Jonas Christensen)和他的助理厨师吕特(Anders Rytter)把松枝一束束地砍下,他们试图让那些片状的枝叶变成深盘的形状,由香草和松叶浸过的鸡肉此时在油锅里不断翻滚,散发出焦香。上菜的时候,白色的盘子中放着厚厚的被烘烤过的松枝,散发着香气,与上面的炸鸡融为一体。在奥斯陆的马尔默(Maeemo)餐厅,也有类似的装盘,云杉变成了一个容器,由杉叶制成的油、黄油和啫喱,与海鳌虾尾交织在一起,并从中升腾起一股森林的温度。
Studio餐厅的主厨维尔加德(Torsten Vildgaard)重新演绎了单片三明治的做法,薄薄的黑麦面包片上面是一层松针混合而成的调味油,生牛肉塔塔的肉香被一层鲜绿青翠的松针所覆盖。在这道菜里,松是一种静止而又安静的情绪,它安抚了舌尖触及牛肉时的生猛,而味道最终混入了那片带有酵母酸味的面食中。
在哥本哈根的天竺葵(Geranium)餐厅里,我吃到了由白色巧克力制成的甜品,它是精巧的小鸟蛋形状,里面包裹着太妃糖浆,如同溏心的蛋黄般绵软。蛋壳的表层涂裹着厚厚的松针粉,当看到那个由松针搭起的如鸟巢一般的容器内饰时,我突然觉得这个甜品如同丹麦人对于“死亡”的一种阐释,并非满是哀伤的情绪。因为主厨曾对我说,他小时候生食过很多森林里的植物、小虫和鸟蛋,不由得想到了这家餐厅曾经的主打甜品是一个由甘草制成的骷髅头,再看那枚已经破壳的鸟蛋,或许也蕴藏着一个厨师对于生命的理解。
天竺葵餐厅使用的手工玻璃器皿(于楚众 摄)
松,是北欧人触手可得的森林产品,摆在房间里的松香制品,似乎真的可以给人带来一种在大自然中苏醒的感觉。现代北欧人对于松树的情感,已然把它压缩在“香氛”产品中。在丹麦,由松制成的香皂、乳液、精油等产品比比皆是。在一家小咖啡馆的卫生间里,松针香气的洗手液让我的双手如同插过泥土一般,透出自然气息,捧着一杯咖啡,仿佛那饮品来自于附近的森林坚果丛。
在Formal B餐厅,我还打听到了松的花粉,它只出现在丹麦的初夏。松树偶尔落下黄色的尘烟,如果有心爬上去,便可采集到一种带有香气的松粉(Pine Pollen),据说那是一种高级的饼房“添加剂”。我好奇地问主厨莫尔勒(Kristian Arpe-Møller)为什么北欧人如此偏爱松制品,他想了很久,回答:“和我们很像。”
作者:丹魄
打开房门的一瞬间,便被远处巨大的落地窗所吸 引了。由于哥本哈根的酒店大多坐落于老城区,仄仄 的楼梯、窄小的房间和见不到日光的窗户占据了我曾 经的夜晚。
我住在哥本哈根皇冠假日酒店(Crowne Plaza Copenhagen Towers)的十一层,站在窗外便可远 观城市的夜景。正值初冬,偶尔的海风伴随着剔透的 雨滴打在窗户上,发出如音乐一般的响声。窗前是一 张沙发,如同所有的北欧经典设计一样,它正好地贴 合了我的后背,送上舒适的坐姿。配有空调及卫星电 视和 Paustian 设计家具的房间,让人不会在陌生的 城市感到一丝孤单,现代化浴室、房间内的茶和咖啡 设施,也可以让人在工作娱乐之余,找到一丝属于自 己的安静。
这是一座拥有森林的酒店,十余棵大树安静地站在酒店大堂和建筑融为一体,恭候着客人的光临,在 森林深处,是 Storm 餐厅,供应着具有当地特色的 新鲜食材及各色小吃,在 Still Bar & Café 里,也能 了解到这个咖啡文化流行的城市。
从酒店步行至车站和 Metro 不过 100 余米,到 机场也不过十余分钟的车程,再多花 10 分钟便可轻 松抵达趣伏里公园(Tivoli Gardens)等娱乐景点, 如果想要体会一下当地人最酷的出行方式,不妨干脆 在酒店租一辆电动车或自行车。
健身是丹麦人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之一,在 24 小时开放的健身房内,你可以选上一张本地独立摇滚 乐团海鸥(Mew)的专辑,和他们的鼓点一起步入 健康的节奏中去。酒店休息室的 Xbox 可谓用心之选, 我推荐和朋友一起玩《乐高印第安纳琼斯》和《乐高 蝙蝠侠》两款游戏,试着从丹麦的儿童视角从新审视 一下我们心中的经典影片。
不得发出一句丹麦语的感叹 :“Hygge !”这是 丹麦语的“舒适”,用于描述放松的瞬间,hygge 也 是一种时尚,它是丹麦人的友善和幸福,也是丹麦生 活的欢乐和精致。
大家都在看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詹姆斯·卡梅隆】
▼ 点击阅读原文,今日生活市集,发现更多好物。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