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日常生活中的最大恐惧是什么?
我最大的恐惧,是错别字。
在微信公众号写文章四年,发布600余篇,累计字数超过200万字,如今的我,每次推送前后还是会诚惶诚恐,每每看到“我发现了一个错别字”这样的留言,当天我就会非常责备自己。
这些年,一个人写、一个人编辑、一个人制作、一个人推送、一个人回复留言,当然也是我一个人校对。每次推送前,我至少通读三遍,力求把每一个错别字包括“的地得”以及标点符号的准确用法都检查并更正。只是,自己写的文章,写完又再多读了几遍,难免会造成习惯性忽略,所以偶尔也会有错别字。但说真的,这五年来,总计200多万字的推送,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文章中出现过的错别字,总计不超过20个。
喜欢写,是总有很多想法;不允许出差错,是我对这门手艺的小小执念——因为非常敬畏。
所以几年前,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时候,特别迷钟表馆的王津师傅。
修复一件制造精密的钟表,需要忍受漫长反复的枯燥,这个过程被王师傅总结为:主要你得喜欢它,然后你得慢慢磨。实在磨不下来?那就改行呗。
捧起来高入云端的“匠人匠心”,其实说穿了就是这样简单的道理:你选择它,你热爱它,你就留下来,跟它较劲,奉上时间。
王师傅的职业很“哲学”——用时间修复“时间”。普通人的职业大概套不上这么意味悠长的逻辑,但不要紧,一个人职业生涯的成与败,不在功高或业大,惟一颗把事情做好的恒心。
王师傅让我们真正羡慕的,不仅是他工作在一座古老宫殿的深处,隔绝红尘三十里,还有他平凡执着又超然于物外的精气神。
能够做到潜心静气的人,迟早会一砖一瓦地建起连绵雄伟的长城,时间早晚而已。
我个人觉得,生活中最值得“较劲”的事,或者,最应该起执念的事,便是对自己专业的深耕程度——你“较劲”越多,你扎得越深。
很多年前,李健因为王菲翻唱《传奇》突然火起来的时候,曾经在一次专访里如是说:
“我为什么会离开水木,就是我不能容忍一张唱片里有几首歌是我不够喜欢的。虽然对方很喜欢,但我为了组合的利益,为了友情,我不得不把这几首歌放在唱片里……很多音乐人要求太高,有一种洁癖。如果有几句歌词我不太满意,每次听我都会耿耿于怀,因为你还是太看重音乐这件事儿了。”
若是你打心底在乎的事,总会眼里容不得沙子。有时候,这种执念,不仅不会绊倒你的梦想,反倒可能会给你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因为你太想做好它,渐渐的,你也深知该如何做好它。
比如严歌苓,她说职业写作是养家活口的方式,也是使命使然。
写《妈阁是座城》时,她去澳门做赌徒,输了不少;写《小姨多鹤》时,她三赴日本采访;写《陆犯焉识》时,她又多次去青海体验生活,还自掏腰包开座谈会……总之,为了写好一个故事,她可以不计成本,包括时间、金钱和身心,等到扎实了,才敢下笔。她说,职业作家,要写什么像什么,不然写出来的故事只是大量的编造。
其实,你为一件事付出的所有心血并不会完全被呈现,但你在意的细节越多,你的想法就会落实得越多。世间一切事,无论工作、生活、谈情说爱,全是由细节构成的。光有想法,永远只能是想。
如果你也是有想法、有执念的人,你总会天然地被同样的人和物吸引。
所以,生活中另一件值得“较劲”的事,便是花钱。
会花钱的人,都有一种能力,就是能从一堆东西里,迅速选出最贵的那个。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反裤衩阵地”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反裤衩阵地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