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20 年,内地引进过 7 部奥斯卡最佳影片。
分别是《角斗士》《指环王 3》《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国王的演讲》《艺术家》《水形物语》;
以及今年的《绿皮书》。
前 6 部最佳电影在内地的票房都比较惨淡,累计不到 3 亿,以致于存在这样一种声音:
国人不喜欢奥斯卡。
这种论断,很快就会被打脸了。
今天,《绿皮书》从《阿丽塔:战斗天使》和《驯龙高手3》两部商业大片中脱颖而出,拿到单日票房冠军。
预估票房也上升至近 5 亿,比以往 6 部最佳影片加起来,还要高出一倍。
而且社交媒体上的声量高涨,喜提热搜第一。
只是热搜词有点出乎鱼叔的意料,「看完绿皮书就想吃炸鸡。」
这也侧面反映了,一部优秀的电影,留给不同观众的感悟也是不一样的。
有人把《绿皮书》拿到最佳影片,归结于奥斯卡的政治正确,因为你看到了种族歧视。
有人把《绿皮书》视为肤色颠倒版的《触不可及》,因为你看到了跨越阶层的友情。
有人把《绿皮书》当作开胃片,止不住地流口水,看完就想吃炸鸡。
也有人看完《绿皮书》,想到了一群快手上的老铁。
正所谓,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鱼叔这就来推荐鱼友@美讶 这篇角度清奇的影评,也许能看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文 | 美讶
《绿皮书》除了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还拿到了最佳原创剧本奖。
但故事并非虚构。
而是基于真实人物改编。
六十年代,美国最富盛名的黑人钢琴大师唐·谢利,准备到种族歧视严重的美国最南部,进行巡回演奏。
为此,他雇佣了一个粗暴的白人混混托尼,作为他的司机兼保镖。
在为期 8 周的巡演路上,言语粗俗、举止不雅的托尼,多次对他出手相助,最终令他逐渐打开心门。
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从彼此对立到互相理解。
最后谢利鼓起勇气,敲开了托尼家的大门,礼貌地对满屋子的白人说了句「Merry Christmas」后,换来了托尼的家人朋友们的热情款待。
观影结束后,我思考了很久,发现《绿皮书》里生活在社会中层、善良又平实的白人司机,并不仅仅出现在上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
其实,中国也有。
——硝烟与偏见——
在过去的认知里,白人是贵族精英的高阶象征,黑人则处于穷苦落魄的社会边缘。
而《绿皮书》中的角色身份则完全被倒置。
白人主角托尼,是意裔美国人。失业后,因为迫于生计,沦落到为了 50 美元连吃 26 根热狗。
虽然他粗俗市侩、满嘴跑火车,生活在美国社会的中层,但却满身义气、有血有肉,时刻用乐观的态度去拥抱生活。
当看到把自己完完全全封闭起来的唐·谢利时,托尼强迫他用手吃炸鸡,告诉他什么事都要全力以赴:
看到谢利被欺负,也会第一时间帮他出头:
谢利因自己的性取向给他带来的麻烦而道歉时,他也会温柔地安慰,「我知道这是个复杂的世界。」
他虽然莽撞冲动,但自有其细腻温情的一面。
通过电影的刻画,托尼打破了我们对生活在那个年代的白人的认知。为了家人,他愿意做很底层的工作,受尽别人的脸色和嘲讽,同时也学会了苦中作乐,装点自己偶尔不那么甜的生活。
事实上,决定我们成为某一类人的,往往不是皮囊和肤色;
而是由那些我们见过、爱过、恨过的所有一切,拼凑成图、交织成网的伟大内心世界。
现实生活中,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没有成长在优渥的环境下,但他们乐观、积极、对生活永远保持敬畏。
——随处可见的希望之光——
电影里,托尼豁达开朗,努力生活的样子,瞬间让我想到快手上的一些老铁。
他们同样生活在社会中层阶级,从小到大都生长在一个小环境里,面对生活的压力,他们始终在创造快乐、分享幸福,努力感染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
每天穿梭在高速公路上的云歌,拥有 150 万粉丝。她和电影里的托尼一样,是名司机,只不过,她开的是卡车。
在她的快手主页里,大部分都是自己「在路上」的视频:
与我们印象中的女孩不一样,云歌豪爽大咧、开车的时候动作很帅,不少男粉丝把她当作「女神」,她说最幸福的事,就是陪着父亲度过每一条高速、每一个城市。
从湖南到云南,从四川到西双版纳…大半个中国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电影里,托尼总会给枯燥的长途之旅加入一点音乐作为调味。
虽然在小镇长大,但托尼却有着高街的音乐品味,从他喜欢听Chubby Checker,Lil’Richard,Aretha Frank等人的歌曲这点就不难看出。
快手上也有一位和托尼一样,用音乐排解生活枯燥的人。
一把吉他、一片田野,这就是 55 岁的本亮大叔最闪亮的舞台。
在快手拥有 1357 万粉丝,每条视频都能达到上百万播放量的他,原本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
凭着对音乐的满腔热忱,本亮大叔开始了自己的歌唱之路,乡间小路、废旧工厂、羊肠大道…都能成为他的舞台。而且,每次唱歌时,他的脸上都会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的梦想也很简单,从田野唱到城市,然后登上更大的舞台。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当生活把你压得喘不过气来时,学会制造快乐或许能让你获得片刻释然。
《绿皮书》里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托尼原本的世界是不修边幅也不循规蹈矩,可是他内心并不偏狭,他接纳了谢利的建议,努力改正自己的用词、语调,并学着用谢利那种更浪漫的言词给妻子写情书。
快手用户「3锅儿」和托尼一样,会为了心中信念去努力改变自己。
因为从小喜欢周星驰,这位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小镇青年,开始竭力学习更多的表演技巧。「乡村维密」、「新百娘子传奇」、「乡村F5」…3锅儿的每一条视频都受到快手老铁的推崇,其中留言和点赞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
不久前,「3锅儿」在快手上发布了一个名为「迪迦奥特曼」的视频,上线后播放量迅速上升到了 2454 万。
不仅如此,日本导演岩井俊二也在社交媒体中为其点赞,同时点赞的还有《银魂》声优杉田智和,就连迪迦奥特曼的设计师丸山浩也转发了相关推文。
一系列的跨国点赞让「3锅儿」彻底火遍社交网络。如今,「3锅儿」依旧在构思新的视频内容,他说,把影视作品拍成自己的特色,就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
虽然这些视频称不上特别精致,也没有精雕细琢,但它却实实在在地折射出我们当下所生活的世界——普通又美好。
《绿皮书》里的托尼让我们知道,不是每个白人都受过高等教育、见过世面,并且活得道貌岸然、不可一世。他们本质善良,就已足够。
同样,也不是每条短视频所呈现的内容都要精雕细琢、高级奢靡,从流量红利的角度出发。它能展现真实,已是全部。
如果一定要问快手到底能让我们看到什么?我觉得,应该是一扇能看到不同人群,以及他们不同生活方式的窗口。
不论是在逆境中奋勇拼搏的云歌,还是在生活中创造乐趣共同分享的三锅,亦或是站在金黄的麦穗中唱着悠扬之歌的本亮大叔,他们用不同的人文符号和明媚色彩,共同构筑成生活中最平凡又伟大的一幕。
要知道,善良与美好,往往滋生在粗糙的土壤里。
——完美才完美——
《绿皮书》里的谢利和托尼除了肤色对立外,性格也恰好相反。
谢利隐忍内向,是上流社会的常客;托尼乐观开朗,为了生活奔波忙碌。
在谢利眼里,托尼是个现实又市侩的混混,但在这样的皮囊之下,托尼善良、豁达、积极生活的态度,同时也感染了封闭的谢利。
电影里有一幕,当谢利被拒绝进入餐厅与白人们一起用餐时,托尼义无反顾地带着他离开了不欢迎黑人的地方,去到街对面那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黑人常去的橙鸟餐厅。
在那里,虽然没有施坦威钢琴,台下坐着的也并非身穿精美华服的上流社会人士,但谢利照样尽情投入演奏、与酒吧的乐队配合默契,度过了自己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晚。
那一刻,谢利终于走出了自己精心构造的「上流世界」,与内心最真实的自我握手言和。
表演结束后,他说,「这才是真正的演出。」
在影片中,托尼成了谢利与其生活的真实世界相连接的桥梁。放到现在,快手上的用户也是这样一座桥梁,他们承载了钢筋水泥背后的袅袅炊烟,露出了粉饰装点下的反哺归真。
有人常说「人间不值得」,因为过得太无趣。
可这个世界的有趣,并不在于你用熟悉的眼界去打量一切,而是在于当你走出自己熟知的世界后,你从新事物中领悟到的开阔。
要知道,当你每天吞吐着新鲜空气、行走在摩天大楼,当然不会想起透亮的大理石背后灰蒙的水泥,娇艳的鲜花底部满是厚重的泥土。
当看到挑起重达百余斤巨石的铁道工时,我们该体会每个人都在努力的活着;
当看到在炙热的太阳下收割麦子的农民时,我们该懂得食物的来之不易;
当看到穿梭在悬崖土路的伐木工时,我们该学会面对生活偶尔的刁难。
他们都在努力又积极的生活着,带着希望的光和众人的期盼。
电影里,托尼问乐队成员,为什么谢利要选择种族歧视如此严重的美国南部巡演,助手告诉他:改变大众的想法,需要的不是天赋,而是勇气。
其实,勇气本身也是一种天赋,它包含着对工作的热忱、对生活的敬畏、对生命的崇尚,正如那些快手老铁一样,永远保持乐观,永远热泪盈眶。
要是哪天,年轻人不再盲目跟风、不再崇拜运镜技巧,不再被流量所「挟持」,而是直面平凡的自己、谈谈远方的家乡、记录真实的生活…
到那时,中国的绿皮书自然可以被撕毁了。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独立鱼电影”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独立鱼电影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