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我们能在有生之年见到,靠炒房投机暴富年代的彻底终结!
在2018年12月31发布的里面,菜导曾经提到几个要点:
1.减税力度将更为空前;
2.保就业成为重中之重;
3.楼市将以“一城一策”为基调,逐步放开。
从昨天在两会上发布的政府报告来看,这三大预测基本都已成真。
报告不仅提出了一揽子的减税计划,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最重要的是,“房住不炒”这四个字被删掉了。
这些新的变化都会对我们带来哪些影响?2019年又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新的惊喜和挑战?
首先,我们来聊聊减税降费。
在昨天的两会上,让外界最为振奋的两点,第一是要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第二是要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
两项合计,全年将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人民币。
所以,本轮减税降费的目标是此前在去产能和去杠杆中挣扎已久的,并极容易在新旧动能转换期被淘汰消化的传统制造业,而非这些年在风口上赚得盆满钵满的金融业、房地产和电信业。
之所以会这样,核心目标还是为了减少传统制造企业的税费压力,给予它们更多的转型升级的时间和空间,并完成保就业的最终目标。
伴随着政府工作报告的正式发布,就业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超过1500万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数量高达83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另一方面,由于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吸纳80%以上城镇就业的中小企业发展仍面临颇多压力。
所以,从目前来看,稳就业就是稳经济,就是稳民生,就是维持中国经济下一个5-10年稳健发展的根基。
至于删掉“房住不炒”意味着什么,菜导这里先卖个关子,后面再给大家详细分析。
你可能要问了,虽说减税是件好事,但给企业减税,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能有什么利好呢?
答案很简单,降低我们普通人日常购买消费品的成本。
比如,总理刚一做完报告,红米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就来蹭了下热点:
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更是做出判断,车企会把降税节省出来的费用全部让利给消费者,以后我们买车,只会比以前更便宜。
为啥给企业降增值税会降低我们的消费成本?
因为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举例来说,汽车厂商造了一辆车成本花了4万元,出售价格为10万,减税前增值税率为16%,需要交纳增值税税率为10万×16%=1.6万元,成本部分的税款6400元是可以扣除的,所以卖出一辆10万元的车汽车厂商要缴纳的增值税就是9600元。
而按照减税后的标准,卖一辆10万元的车可以少交6万×(16%-13%)=1800元的税。这部分税本身是要缴纳给国家的,现在企业省了1800元,自然就有动力在终端销售价格上,给消费者更多让利。
你也别觉得这3个点的增值税不值一提,要知道,2018年,增值税收入占据国家税收收入的39%,因此国家此次的减税措施真的算是大出血了,并不是喊喊口号而已。
所以,从个体角度来看,以后大家买手机、电脑、电视、汽车这样的消费品,价格会比之前更便宜。
从国家角度来看,虽然短期的减税措施降低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但也能间接对社会消费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
另外,相关减税措施使得企业利润率提高了,让企业能有更多的资金可能会扩大生产,由此也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高薪工作,可以说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其实,从去年的新个税实施至今,可以看出国家在减税层面释放出来的足够多的诚意。如果你有留意过昨天的政府报告,还会发现里面隐藏了不少因减税而衍生出来的新商机。
报告里面提到:要针对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的新情况,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加强儿童安全保障。
要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
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
要知道,教育和养老,都是新税法中可用于专项抵扣的重要领域,而国家一方面明确了要在这方面向个人和家庭减负,另一方面也开始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的力量。
有人可能会说,娃儿念书和自己养老的事情已经够头疼了,个税抵扣能减多少压力还不好说,引入社会资本,岂不是又要涨价?
菜导觉得,引入社会资本的力量往往意味着更充分的竞争和更好的服务质量,从长远来看,其实都算是对我们每个普通人的利好。
而从做生意和投资的角度来看,包括教育、养老、医疗、商品房、住房租赁在内的几大产业,也将成为中国未来实体市场规模与利润最大的几大领域。
如果你觉得这些都离你太远了,你也可以留意与批发零售业、纺织业、食品饮料业相关的股票或基金,按照一些券商的测算,增值税下降2%时,批发和零售业绩增长就已经到100%了,是业绩弹性最足的行业。
所以,接下来该怎么投,你懂的。至于能不能把握住其中的商机,就看你自己咯!
最后聊聊大家都关心的房地产税吧!
从国家财政统筹的角度来看,维持相对和谐的收支总量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从客观数据来看,在去年下半年的减税政策下,政府的税收收入已经大幅下降,昨天再抛出2万亿减税的大红包之后,财政方面更是压力山大了。
中国不是美国,可以依靠美元的强势地位,向全球举债减税,哪怕赤字节节攀升,债主们暂时也不能拿美国怎么样。
所以,中国要在大规模减税的同时维持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办法只有两个,一个是削减政府开支——这个在昨天的政府报告里面已经提到了:为支持企业减负,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想方设法筹集资金。
第二个办法,就是开征新的地方税种,也就是房地产税。
关于房地产税,昨天的政府报告是这么表述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而在去年的政府报告中,对于房地产税立法的表态还是“稳妥”。
所以,一方面是删掉了去年反复强调的“房住不炒”,重提“健康平稳发展”;一方面是由小心翼翼的“稳妥”,变成了按部就班的“稳步”。
不再提“房住不炒”,是为今年的“一城一策”提供实质的支持和空间。但为了防止地方政府再次陷入地产狂热,房地产税的“稳步”定调,也算是与之配套的应对措施。
一方面担心经济下滑过快,所以允许各地逐步松开绑在楼市上的紧箍咒;另一方面又担心楼市再次陷入过热的境地,所以又在制度层面上给地方政府信心:不靠卖地,你也不会过得紧巴巴的!
踩一脚油门又补一脚刹车,果真老司机!
从宏观层面来看,房地产税的推出,最大的意义在于帮助地方政府获得新的稳定的税源,从而戒掉过往20余年的土地财政依赖。
从微观层面来看,房地产税的落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并不会对房价带来实质性的影响,普通购房者大可不必担心短期内房价飙涨,但也别指望楼市崩盘。
为啥这么说?中国已经有两个城市开征了房产税,一个是上海、一个是重庆。
从两座城市开征房产税7年多的经验来看,相对较高的征税门槛和相对较低的征税税率,使房产税的开征并没有对楼市的走向带来什么实质性影响,上海和重庆这些年房价的持续上涨,也证明了这一点。
其实,房地产税的全面开征,在数据和技术上早已不存在什么难点。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早已实现联网,税收系统的升级改造使得房地产税的征收成本也不再高昂。
房地产税的靴子之所以迟迟没有落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房地产牵涉的利益太多,面临的阻力太大,不到非改革不可的关口,很难下定决心。
但现在,改革的定调已不容置疑,征收房地产税的自主权也都下放给了各地政府。
或许,我们将在未来的2-3年内,见证房地产税在中国的全面落地。
对于绝大多数刚需来说,考虑到房地产税设置的各种门槛,其实完全不用太担心房地产税的影响。
而那些动辄坐拥十几套甚至上百套房子的炒房党们,估计要抓紧在接下来的这几年清货了。
我们也终于能在有生之年见到,靠炒房投机暴富年代的彻底终结!
☉END☉
点击阅读原文 尊享专属服务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菜鸟理财”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菜鸟理财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