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今日聚焦:中国核弹之父,被车撞倒无人扶,一年后去世!毛主席,让这天成“最美的日子”……

作者:冯站长之家 来源:冯站长之家 公众号
分享到:

03-07

文|鲲鹏友


看到老人被车撞倒了,扶不扶?

这,竟然成了一大难题!

人们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在我看来,这是中国社会一大悲哀!

 

1997年夏天,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在林荫道上走着。

突然,一辆自行车从他身边驶过,老人被撞倒。

骑自行车的人扬长而去。

经过的人,也没有人去搀扶。

 

最后,两位是路遇的老年人,将他送到了医院。

这位老人被撞倒,摔碎了右腿的股骨!

经过医院保守治疗5个月,才重新站立起来!

被撞一年后,不幸去世!

 

这位老人是谁呢?

王淦昌院士!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被媒体称为“中国核弹之父”!

年轻时,他在大西北,忍受核辐射的危险!

隐姓埋名几十年,为中国制造了原子弹这一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大国重器”!

等到晚年,90岁高龄了,被自行车撞倒,腿骨折断,无人扶!

 

那个撞倒王老的年轻人,你知道你撞倒的是谁吗?

那些走过王老身边又不敢扶的人,你们知道那无助地躺在地上的,是谁吗?

 

是他为中国、为每一位中国人提供了庇护!

正是因为中国自己有了原子弹,美国等“拥核国家”才对中国忌惮,不敢随便欺负中国!

但是,给我们提供庇护的王老,在他倒在地上时,却无人庇护他!

 

悲哀啊!莫大的悲哀!

而南京“彭宇案”,又让这种悲哀,进一步升级、恶化!

 

2006年,南京市民彭宇,扶起了一位被撞倒的老人。

老人认为自己被彭宇撞倒,告上了法院。

结果,法院判决彭宇赔偿老人损失的40% ,共人民币45876.6元。后来,庭外和解,赔偿了1万元。

 

关键是,法院留下了“臭名昭著”的判词:

从常理上分析,彭宇与原告相撞的可能性较大,如被告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应是抓住撞到原告的人,而不是仅仅好心相扶。

如被告是做好事,根据社会情理,在原告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实经过并让原告家人将原告送往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被告未做此等选择,其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

 

这么啰嗦一段话,概括起来,就是几个字:

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扶,还送到医院?

你扶了,你还把老人送到了医院,证明肯定是你撞的!

并且,这是法官的“从常理分析”!

 

彭宇案后,有公众认为:

“判决结果让国人的道德观倒退了50年!”

彭宇案,留给中国人一个“公认的道理”: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多数人觉得“不是自己的事少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再遇到老人摔倒、被撞倒,很多人再也不敢去扶了。

甚至还出现这样的场景:

有人想出手去扶,旁边围观的“好心人”赶紧提醒:

你可得小心点,别被赖上了!

 

不管彭宇当时与倒地的老人是否相撞,南京法官“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扶”的判词,对中国主流道德观的打击,的确巨大。

以前,大家会谴责围观的人们“见死不救”。

现在,则会同情他们担心被赖上。

以至于催生出这样的段子:

你敢扶个摔倒老人,才算真土豪!

 

摔倒的老人,需要路人的帮助。

但是,路人却担心摔倒的老人会赖上自己。

每到这时,我们就在内心中愤懑地呼喊:

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哪儿去了?

 

那些被路人救助了,又反咬一口的老人,你们的良心被狗吃了?!

就是因为这极少数“老鼠屎”的存在,让更多的老人不被年轻人、路人信任,让他们承受无人救助的风险!

经常有新闻爆出,有老人被撞倒,因为长时间无人救助,最终死亡!

 

每当这时,我们就深深地怀念两个人。

一位,是雷锋。

一位,是我们敬爱的毛主席。

 

如果是雷锋遇上了倒地的老人,他肯定是毫不犹豫的!

因为,他的精神,就是乐于助人。

当今社会亟需的,就是这种雷锋精神。

 

我们为什么同时怀念敬爱的毛主席呢?

是毛主席的亲笔题词,让雷锋精神在全国闻名的。

1962年8月15日,沈阳部队战士雷锋,不幸因公殉职,年仅22岁。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

此后,学习雷锋的活动,在全国广泛开展。

而每年的3月5日,也成为“学雷锋纪念日”。

人人乐于助人,相互帮助,不要心存戒备,不要相互伤害,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因此,我想称呼3月5日为“最美的日子”。

 

雷锋离开我们56年多了。

毛主席给雷锋题词,也56年了。

但是,时间的久远,更显他们都珍贵,而不是过时。

 

越是今天,社会越需要雷锋精神。

越是今天,我们越是需要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

阅读39561
中国 
举报0
关注冯站长之家微信号:fgzadmin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冯站长之家”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冯站长之家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冯站长之家

微信号:fgzadmin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