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2019年什么最贵,不是房子,不是包包,也不是大餐,而是挣再多钱也渐渐买不起的开心。
这种不开心是随着年龄渐长与日俱增的。
一个40刚出头的大叔就曾经说:
到了我这年龄,周围没一个人是真正快乐的。
而他儿女双全,有北京户口,也有房有车。
如果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那些东西并不能让人快乐,那么拥有快乐人生的奥秘到底是什么?
我们在这里推荐一个TED演讲,作家Emily Esfahani Smith深入浅出地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希望你能获得一些启示。
此视频为TED演讲:There's more to life than being happy
我曾觉得人生的目标就是追求快乐。
所以我试着找理想的工作、完美的男朋友和豪华的住处。
然而我并没有感到圆满,反而觉得焦虑和迷茫。我的朋友们也对此颇有同感。
最后,我决定攻读积极心理学,找出真正令人快乐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我的发现改变了我的一生。
先说结论:追求快乐会让人不快乐。
为什么?因为绝望的原因并非缺乏快乐,而是缺乏某样东西:人生意义。
研究表明,有人生意义的人适应力更强,他们能在学校及职场上表现得更好,甚至活得更久。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活得更有意义呢?
为了找到答案, 我花了5年时间采访了数百人,通读了数千页的心理学、神经系统科学和哲学内容。
汇总出来的结果,我称之为“人生意义的四大支柱”。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在生活中建立起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支柱来创造出有意义的人生。
本文由LinkedIn编译,作者筇舟几口。
第一根支柱
归属感
归属感来自于一种关系,一种你与他人在本质上相互珍惜的关系。
但有些群体或关系传递的是廉价形式的归属感:
你被重视与否取决于你相信什么、讨厌谁,而非你是谁。
真正的归属感来自爱,它存在于个体间共处的时光中。
它也是一种选择——你可以选择与他人培养归属感。
举个例子。每个早上,我在纽约的朋友乔纳森(Jonathan)都会向同一个街头小贩买一份报纸。
但他们不只有交易关系,他们会花点时间聊聊天,将彼此作为朋友对待。
有一次,乔纳森没带够零钱,小贩说:
没关系,不用啦。
但乔纳森还是坚持要付钱。
于是他去一家店买了他不需要的东西,把钱找开。
但当他把钱给小贩时,小贩拒绝了。
他觉得受伤:他试着表现友好,但乔纳森并不领情。
我想我们都曾在类似的小事上拒绝过他人而不自知。我就有过。
这些行为都是在贬低他人的价值,让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不值得。
对很多人来说, 归属感是意义最必不可少的源泉,是与家人、朋友之间的联结。
第二根支柱
目的
对有些人来说,获得意义的主要方法是第二根支柱:目的。
目的的重点是你能给予什么,而非你想要什么。
一家医院的管理人告诉我,她的目的是治愈病人。
很多家长告诉我,“我的目的是养育我的孩子。”
目标的关键是运用你的强项去服务他人。对我们很多人来说,这是通过工作达成的。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在工作中找到目的。
发小自幼喜欢画画,大学毕业后本想北漂追梦,却拗不过父母,听话回家考了公务员。
困在小城市朝九晚五体制内的岗位上,终日昏沉。
好在她依然找到了自己的目的:周末去福利机构教残疾孩子画画。每次临近周末,她整个人都变得幸福和轻盈。
她说,以前不理解为什么说“给予让人快乐”,可看到不会说话的孩子用稚嫩的小手表达出脑海里的天马行空,“真的忍不住想哭,又觉得幸福极了,真的!”
唯有目的能给你驱使你前进的理由和支撑你活下去的意义。
第三根支柱
超然
意义的第三根支柱也与突破自己有关,但是通过完全不同的方式:超然。
超然的状态是当你超越日常的忙忙碌碌,自我的意识消失了,便关注起更高的现实。
同样是每日通勤都挤在狭小地铁车厢里的北漂,有人愁眉苦脸只盯着生活的艰辛和不如意,用焦虑的脸和暗淡的眼神给这座城市增加几朵黑云。
有人戴上耳机,用音乐或书本给自己创造一个连接更大世界的天窗。
脚踏实地前行时,仰望星空会让你忘记身上的疲惫。
我曾交谈过的人中,有人说超然源于看见艺术,有人则认为超然发生在教堂里。
于我这个作家而言,超然发生在写作的过程中。
这种超然的经历能改变你。
一项研究是,让学生往上看200英尺高的桉树1分钟。
之后这些学生就没再那么以自我为中心,当有机会去帮助他人时,他们表现得更为慷慨。
第四支柱
讲故事
可能会令很多人惊讶的是,第四支柱是讲故事。
讲关于你自己的故事,可以帮助你明白自己是如何成长的。
不仅如此,你可以编辑、解说、重构你的故事。但不是让你瞎编。
我见过一位名为埃梅卡的年轻人,他因为踢球受伤瘫痪了。
受伤之后,埃梅卡告诉自己:
我的人生曾因踢球而精彩,但你看现在的我……
你知道吗?那些喜欢这样讲故事的人——“我的生活本来很好,但现在很糟”,更容易焦虑和沮丧。
埃梅卡有一段时间便是如此。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编织一个不同的故事。
他的新故事:
在我受伤之前,我的生活毫无目标。我参加过无数的聚会,是个相当自私的人。但受伤让我意识到我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这种故事的改编改变了埃梅卡的人生。
有了自己的新故事之后,他开始指导孩子踢足球。他发现他的目标是服务他人。
心理学家丹·麦克亚当斯(Dan McAdams)称该故事为“救赎故事”。在这种故事里,坏事会被好事弥补。
他发现:过得有意义的人更喜欢从拯救、成长和爱的方面讲述自己的故事。
故事的改变并不是一夜之间完成的,可能需要数年,可能会令人痛苦。毕竟我们曾深受其害、苦苦挣扎。
但拥抱那些痛苦的记忆能引导出新的见解和智慧,帮你找到能支撑自己的美好。
写在最后
归属感、目的、超然和讲故事是意义的四大支柱。
而想要过有意义的人生,需要不间断地付出努力。
随着日子的流逝,我们在不断地创造着我们的人生,为我们的故事添砖加瓦,虽然有时候会偏离轨道。
但无论何时我偏离轨道,我都记得与父亲那段难忘的经历。
我大学毕业后,父亲心脏病发作得特别厉害,险要了他的命。他最后活下来了。
我问他,当面对死亡时他心里都想着些什么。
他说,他能想到的就是必须活下来,为了我弟和我。这给予了他为生而战的意志。
当他因紧急手术被麻醉时,他没有倒数10,而是如祷告般重复着我们的名字。
如果他死了,他希望我们的名字是他在地球上最后说的话。
我父亲是位木匠,日子过得卑微但美好。
躺在那儿面对死神时,他有家庭的归属感,有作为父亲的目标,也会重复我们的名字做超然的冥想。
这些,他说,就是他活下来的理由。
这就是意义的力量。
快乐来去不定,就算世事再糟糕,拥有意义也能让你坚持体验生命的美好。
你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最快乐?
本文由Linkdlin原创,作者筇舟几口
文中图片、封面图片来自视觉中国、影视截图,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LinkedIn中国”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LinkedIn中国公众号所有。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