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优衣库公司母公司迅销集团董事长柳井正再次重登日本首富宝座,这是柳井正第N次成为日本首富。
马云在公开场合表示,全世界企业家他最佩服两人,一个是星巴克的霍华德·舒尔茨,一个是优衣库的柳井正。
与另一位多次登顶首富孙正义软银公司的多元化经营不同,柳井正的优衣库公司只专注于在全球范围内经营休闲服装。
仅凭售卖休闲服装卖到日本首富的柳井正,在日本社会拥有相当高的声誉,很多人认为他拥有着松下幸之助那一代日本企业家的风采。
从一个整天打牌不务正业,把自己父亲的服装店从六名员工经营成一名员工的小镇青年,到打造全球最大的休闲服饰集团,并赋予了服装科技内涵的日本首富,柳井正成功的法门是什么呢?
我总结为:拥有一个胆大包天的野心并持续实现成果。
尝试一下,
拥有一个胆大包天的野心
《经营者养成笔记》是优衣库公司内部高级干部管理文件,在这本书的一开始,柳井正就提出:
经营者要抱持高远的目标。
柳井正所谓的高远目标,不是一般公司的年增长10%-15%,而是业绩翻倍,甚至翻三倍。
这也是《基业长青》中吉姆柯林斯提出的胆大包天的目标。
这在很多人看来极其不可思议,现在市场环境这么差,能有15%的业绩增长就已经相当不错了,翻倍增长岂不是痴人说梦。
柳井正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如果只设立增长15%的目标,那么经营者就不会去思考如何改变营销模式,如何创造增量,如何打造新产品,而是按部就班只是比之前工作量更多一些。
这样的结果就是,企业长期抱着现有业务,而不去思考市场的变化和创新的事物,最终会被竞争者打败。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考试临近那几天我们能比之前一个月的复习量都大,项目截止日期前,工作效率远远高于过去几个月。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而这潜能包裹在惯性和惰性中,只有保持极高的目标,才能激发我们的潜能,不断成功。
突破常规
用挑战常识的方式实现结果
因为眼前的目标是极其有挑战的,用现有做法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经营者只能尝试新的方法去实现目标。
为了让消费者能最便捷买到优衣库的商品,优衣库成了第一家把店面开在地铁闸机口内的公司。
为了最大化销售HeatTech的保暖产品,柳井正升级了HeatTech的时尚感,并把消费者定位从中老年人改为包含年轻人的所有人群。
柳井正还打造了一种郊区包围城市的独特战略,即先在郊区开店,成功后再进驻城市中心。
这就好比,当你觉得老板抛来的一个任务实在是难以实现,不要轻易拒绝,先说:“我试试吧。”
然后想尽办法去实现,只要不被自己惯于往常的套路所捆住,那就一定有创新的方法去实现。
此外,不管你用什么样的创新方法,实现结果才是唯一应该追寻的。
柳井正说:
经营者的本质工作就是实现结果。
不畏惧风险和失败
决定了就干到底
创新性的行动一定伴随着失败,柳井正戏称自己一胜九败。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害怕失败而放弃对于创新的尝试。风险更是没什么可怕的,甚至,风险出现的时候,机遇就伴随而来。
早期的优衣库,店里大量销售耐克阿迪等运动品牌,利润还相当不错。
柳井正决定中止销售这些运动品牌,取而打造优衣库自己的品牌,遭到了很多抵触。这么好的销售额,说断就断,那新的品牌能不能卖的起来都不一定。
柳井正决定了的事就不会犹豫,他果断把优衣库从一家服装零售商转型成为一家自有品牌服装店,自此开创了优衣库走上全球快速消费服装市场前三的路。
很多事的开始,看起来都不像能成功的样子,可只要热火朝天地全力以赴,绝不放弃,总能做出一番天地。
持续经营
懂得把握现场、现物、现实
日本企业讲究现场主义。
现场主义相信,经营者一定要在第一线才能最准确地把握它所经营事物的情况。
工厂管理者不能整天在办公室开会,要每天都下车间解决问题;经营者也不能总是躲在办公室吹空调,要不断在店里倾听客户的声音。
柳井正更是把现场主义分为现场,现物,现实来具体说明。只有在现场才能解决问题,只有看到现物才了解产品情况,只有面对现实才能做出好的决策。
作为职场人,这一条对于我们更是启发巨大。
销售经理就应该每天都和客户呆在一起,在客户现场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促进销量;
研发经理就应该每天泡在实验室中,用一次次的实验做出足够优质的产品;
采购经理更应该埋头在自己的物料中,不断用现物理念实现最佳采购;
市场经理则应该基于现实,做出能实现最大销售的优质营销策略。
2019年已经过去了1/3,职场人们,你们准备好成就卓越了吗?
你认为设置一个“胆大包天” 的目标是否有益?为什么?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格雷,一名追求良质的舌尖圈外企中层职人,一名热爱文学的故事控咖啡馆作家。个人微信公众号“格雷札记”(id:Book_Movie_Music)。
文中图片、封面图片来自视觉中国,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LinkedIn中国”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LinkedIn中国公众号所有。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