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在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仍然要确保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关于民生医疗保障,报告中有许多新的而且具体的表述。比如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从50%提高到60%,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诚意满满,亮点不少。
2019医疗“大礼包”,含金量到底有多高?实际操作中又会面临哪些挑战?3月11日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秘书长敖虎山和财经评论员万喆做客《央视财经评论》演播室,深度解析。
【新闻链接】
2018年5月1号,抗癌药零关税;
2018年10月,17种抗癌药进医保,价格平均降幅约56.7%;
到2018年底,一个多月时间抗癌药报销人数达4.5万,报销金额2.6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专门提出“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进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
敖虎山: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百姓健康意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秘书长 敖虎山:大医预防是重中之重,它能减少医疗支出、减少病人负担,尤其能增加病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癌症就是这样,早期发现才能更好治疗。慢性病也与之类似,这些年我们国家慢性病人数居高不下,心血管病患者接近2.9亿,糖尿病病人1亿,就是在“防”上面做得不够,这次对预防的制度引导,是很突出的一点。
万喆:医改是百姓都关心的大事
财经评论员 万喆:癌症以及慢性病成为医保支付里面主要的病种,这是一个全球趋势。有调研就显示,美国1美元医疗支出里面有86美分都付在慢性病上面,中国实际上也有这样一个趋势。报告里提到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把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确实是实实在在的礼包。
敖虎山:新措施引导人们提高疾病认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秘书长 敖虎山:除了增加投入解决的具体问题,新的措施更大的意义在于引导人们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我们在实践中发现,40%的人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一半的人有高血压不吃药,进而引发很多其他疾病。提升对人们就医的报销保障水平,对提高老百姓健康素养很有帮助。
万喆:建立长链防治机制是结构性改善的重要内容
财经评论员 万喆:这次会上提出在县以上医院建立癌症登记制度,一方面有助于尽早介入病患治疗,完善病人诊疗记录,更全面设计病患诊疗方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进行整体信息的搜集与分析,了解相关病种的走势、特征等。医疗改革是个系统性的结构性改革,建立防治机制的长链,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新闻链接】
2018年9月以来,国家医保局等四部委启动打击骗保专项行动,已查处违法违规定点医疗机构6.6万家,取消定点资格1284家,移交司法127家;查处违法违规参保人员2.4万人,移交司法487人,挽回大量医保资金。
敖虎山:开源节流 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秘书长 敖虎山:目前骗保更多发生在基层医院,主要以拿着长得像的人的医保卡开药居多,这个问题其实通过信息化手段是可以解决的,包括人脸识别等手段。但除此以外,把钱用好,还涉及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的问题。
我国目前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相对粗犷、简单。国际上比较公认一种按病种付费模式,相对比较科学合理,值得充分研究和借鉴。另外,筹措足够资金,想办法做大规模,也是要长期努力的方面。
万喆:医疗改革需要多方平衡
财经评论员 万喆:以异地结算为例,现在全国人口流动性都比较大,有跟着年轻人离开家乡到大城市的老人,也有本地医疗水平相对落后,希望到大城市就医的人。
这当中很容易出现一种悖论:一个地方经济越差,人口流出越多,社保资金结余就越少、亏空越多;而地方越穷,医保基数越小,医疗水平就越发展不起来。
所以,归根到底要解决的还是经济发展的均衡性问题,以及公共医疗服务的供给均衡问题,不是说异地结算完全放开以后就能解决,全国人都到北京上海看病,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多方面平衡。
敖虎山:提升医护人员健康传播素养 考虑把健康教育活动纳入医保支付范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秘书长 敖虎山:我国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不断攀升,很大程度上,是出在没有广泛且足够了解相关健康知识的背景下,甚至连医护人员群体也存在认识短板。我去给老百姓做健康教育的时候,说大家不要抽烟,抽烟会引起肺癌和心脑血管疾病,老百姓就说你们医生很多人都抽烟怎么解释?我认为这是因为在医学院校里面没有健康课。
从一系列的反映能感觉到健康教育确实亟待提高,尤其是医学院校,首先要让医学生知道什么叫健康管理,这很重要。
万喆:医疗改革需要更多一线专家参与
财经评论员 万喆:所谓一线专家是指真正在一线医院从事医疗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员。目前医改可能还是政策专家或理论专家居多,对一线或基层医院的情况、规律不一定了解得足够充分。另外,推动医改是一个多方平衡的结果,如果没有足够听取一线医院或医生的声音,改革出现的偏差的可能也会大大增加。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本文编辑:张爽
觉得好看,点这里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央视财经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