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个技术活。
就算不吃不喝不看剧不逛街,小新一年也读不了300本书啊!!!
要说一年到头,最让小新紧张的时刻,莫过于每年底的朋友圈总结大会。在那漫长的一周里,小新过得焦虑万分。
总结去年赚了多少钱的,是替老板教训你工作多么不努力。
总结去年旅行的九宫格,无非用他们心中的星辰大海,照亮你灰暗无趣的生活。
但,最最最让人焦虑的,是那些在朋友圈宣扬自己一年读了两三百本书的人。
“什么?300本?”
对身在文化单位,自觉算是读书人的小新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一年读300本书的伟人们
比如这位梁老师,在2015年以328本书的阅读量,毁灭了小新焦虑的灵魂。
到了2017年,梁老师可能忙于大量为国为民的工作,导致阅读量有所下降,但249本书依然再度拷问了小新的灵魂。
学富五车,年读书破百的大有人在,这位郦老师也是300级别的大神,关心的不仅有灭绝的生物,还有古老的节气——
下面这位总结出五星读书法的耿老师,每年也轻松读了几百种图书。在他晒的图中,不乏外语书,更是显示了耿老师专八以上的外语水平。小新对他的钦敬那是有如黄河泛波,一发不可收拾。
在豆瓣上,年阅读量逾百的老师更是浩若繁星,令人高山仰止。
K老师一年读了能装五辆自行车的书,仍然谦虚自称只处于识字的起步阶段。
而伊夏老师读了450本书,却仍觉得自己不够勤奋……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小新怀着唯有一死的心审视着自己。
小新一年读了几本呢?
翻开自己朋友圈的总结,2017年全年读了16本,2018年读了18本,平均一个月读了1.5本。阅读时间嘛,大多是睡觉前读半小时到一个小时,每本都是从头读到尾的。
一年读18本书就晒圈的无知行径,立刻遭到一位良师铮友的严辞指责——比你忙看的都比你多。
小新认真检讨,虽然有几本书都是超过500页的大部头,但自认太懒了,平时刷手机,吃喝玩乐的时间太多。
用每一分钟去完成300本的读书计划
小新在各种鼓(da)励(ji)之下,决定重新做人,为了不再愧对良师铮友,不再虚度人生,小新决定深挖灵魂中的惰性,发扬勤奋精神,制定2019年读300本书的读书计划。
但一年下来时间如何分配呢?
比如梁老师推荐过的一本书《野蛮大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这本书40.7万字,527页,社科文献版的。
这书一页约有950字,小新的阅读速度大约1分15秒,等于1.25分钟。全书527页,刨去头尾一些页码就算500页,大概需要625分钟,10个小时又25分钟完成此书的阅读。
那么小新只要从早上6点起床,到下午4点就能完成阅读了。
但转念一想,小新做不到废寝忘餐,早餐、午饭、晚饭还要1个半钟头,然后肾再好两三个小时也得如厕个几分钟,加上喝水放屁之类的再算个半小时吧,那起码要12个小时以上才能读完这本书。
不过即使12个小时也不错,一天能读完一本500页的书唉!小新顿时觉得信心满满,可以完成年读书300本的计划。
只是小新突然想到自己还得上班啊,不可能每天睁开眼就读书,而且上班时间摸鱼读书也对不起老板。
没关系,良师铮友锐利的目光催逼着小新继续算账,好好利用时间!
今年有250个工作日,还剩115个节假日休息日,假如每天啥事不干就读书,115本书便有了着落。
剩下185本书怎么办呢?继续分配工作日时间,睡觉8个小时,工作8个小时,吃饭1.5个小时,拉撒走路个半小时,喝水休息一下眼睛半小时,每天还有5.5小时。
比如上下班2个小时,上车就找个地方开始读书,考虑到车辆晃动、挤来挤去等等因素,这2个小时阅读效率减半吧,读48页。
剩下3.5个小时,终于可以坐在家里,打开书,当然,必须从第一分钟开始,就立刻被书页里的蝇头小字吸引进去,全神贯注,无缝链接恢复到1.25分钟一页的速度。3.5小时收获满满,又读了168页,加上通勤阅读,一天是216页。
太好啦,终于把这本书读了一半,再来一天就看完一本书啦。那250个工作日,小新又读了125本书,加上节假日休息日读的115本书,才240本!离目标还差60本。
只是大伙都看见了,小新已经非常努力,一年下来,完全把自己变成了人肉读书机器人,恨不得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在读书,但无论如何也完不成300本书的阅读量啊!
各位老师,你们是怎样做到的?!难道你们天天不用上班,不用吃饭,不上厕所,不看新闻联播,没有娱乐,没有旅行,不用陪朋友,不用陪孩子写作业,也不陪爱人看电影压马路,更不用回家陪爹妈唠嗑吗?
难道你们家里,邻居从来没有装修的电钻,没有哭闹的孩子,还不需要拿快递?是哦,要读300本书哪里还能上网逛淘宝?
小新真的很绝望,把一年之内每一分钟都用在读书这件事上,一年下来顶多只能读240本书,300本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
怎样才算读了一本书
绝望的小新时常在想,即使一个不用上班,可以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读书的人,也不可能把每一分钟都放在书上吧?
谁敢说自己像小新假设的那样,除了吃喝拉撒睡,所有时间都在读书?也许只有完全不用上班,赋闲在家的人才有可实现的客观条件;又或许,真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天才。
有人可能会说,每一个字都读,那是精读,还有泛读呢,人家大量泛读,大学里英语课有泛读,你可知道?
何为泛读?就是随便翻几章,甚至只为了写文章查资料的时候读了几段?或者跳着读几段,乃至看看前言后记,就算读了一本书吗?
恕小新愚钝,这样充其量叫翻书好吧?也好意思号称读了一本书吗?
若论读书,鲁迅先生肯定称得上书袋子吧,他一年能读多少书呢?有后人为他统计过,鲁迅在其著作中引用过图书4235种,虽然只是引用,是否全本读过还不好说,权当他都每本通读过好了。
众所周知,鲁迅自11岁蒙学,至1936年去世凡44年时间可以读书,平均算下来,每年读书不过96.25种。即使从发表《狂人日记》的1921年算起,25年时间下来也不过每年169本。
再让我们看看史学大家顾诚先生,他读书之精神是学界有名的,据说一天他读书时间在10小时以上,那么他大概一年能读多少书呢?再让小新粗略算笔账,算得不对,网友轻拍。
顾诚教授,明清史专家。
先生的巨著《南明史》从1982年动笔到1996年付梓,前后15年。书中引用图书资料约600种,其中不乏皇帝实录、明史这种巨型大部头书籍,就以一部实录折算10种好了,再给加300种,这便是900种图书资料。
而相同时间段顾诚还进行了几年明朝其他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25篇(见《李岩质疑》《隐匿的疆土》光明日报出版社),其中引用到的图书资料数百种,与南明史所用史料会有重合,但小新又不是写论文就不一一排除了,加起来就算有1200种。
顾诚教授代表作《南明史》,曾获中国国家图书奖。
另外看他引用过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再加200种专业以外杂科的书吧。15年时间满打满算读书1400种,一年下来充其量不会超过100种图书。
而且顾诚先生引用过的书未必只是这15年读的,他十年动乱期间悄悄读书,厚积薄发。如果这样算,他每年的平均读书量只会更少。
要知道顾诚算是业内读书巨巨,没有礼拜天,每天读书到凌晨四五点,曾有学术文章二十年驳不倒之豪言,说的就是他的研究穷尽了所能看到的所有史料书籍,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做了个不留死角的学问。
即使如此,他平均一年看不到100种。
可能有人会说,大师们读的都是晦涩难懂的学术书或者古文,效率当然不高了,但作为古往今来数得着的读书人,每天都陷在书海之中的人,又有谁敢说自己阅读量比得过大师呢?
但这样拼命苦读是有代价的,顾诚先生一身是病,60岁便行销骨立,69岁溘然长逝,世人为之扼腕痛惜。
每年读100本姑且如此,谁能告诉我1年读300本是什么体验?小新没读过,搞不明白,但有人知道——
这位网友号称当年在学校一天读4-6小时,每年也不过200多本,然后他便思维疲劳,手腕发炎、眼睛累、想吐。
当他看到有人每年读300本的时候,心中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而又有人放卫星读了700本,老哥开始感叹快餐文化时代,有人这样折磨自己;当读书数量竞赛达到1000本时,劳资终于爆发了,你把1000本书烧成灰内服吧。
如果把读书变成了拼数量,晒票圈,发豆瓣,甚至为了炫耀,或者安慰焦虑,最后放出300、700乃至1000本的大卫星,那是否就与求知求真的读书本质精神背道而驰了呢?
读什么书,经典还是真知?
读书,是探索未知世界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有的人追求读书的数量,就出现了各种读书量的卫星,姑且不论一年读几百本书是否真实,即使真的“翻”过几百本,读的书不适合自己,或者书本身有缺陷,读再多又有何用?
鲁迅曾经说过:“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这话他的确在杂文《青年必读书》中说过。
他还反对过读死书,“读死书会变成书呆子,甚至于成为书厨……” “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至少,譬如要批评托尔斯泰,则他的作品是必得看几本的。”这话他也的确说过。
鲁迅说少读不读中国书,那是60年前,今时今日中国的书已非他那时的样子,读一下也是可以的。至于他老人家对读死书的吐槽,至今仍振聋发聩。
对于读书,很多人提必经典,言必大师,像这位读过3遍普鲁斯特的老师,便谆谆教导,诲人不倦。
徐老师的观点,只有读过上百本经典才配独立思考。
显然《凤凰周刊》的主笔段宇宏老师就不这么认为,他说:“今天我们探索与求知,应该‘去经典化’和‘去大师化’。”因为除了个别时期,人类总是不断进步的。
他举例说西方生物学和医学家奉为祖师爷的希波克拉底,他的文集只有做医学史的人需要,我们大可视而不见。
不仅科学经典,人文经典也要小心,如进入新世纪以来风靡一时被奉为解构专制主义经典的汉娜·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在段老师眼中,“这部经典主要缺陷是成书年代太早,资料与档案相对匮乏,阿伦特也没有在极权体制下生活的经历;这种类型的著作也不宜由哲学家来完成……”
他进一步嘲笑作者:“汉娜•阿伦特把纳粹德国作为极权主义重要标本来研究,本身就有失误,她能看出法西斯与纳粹、布尔什维克的差别,但经常把后两者混为一谈,其实它们仍有巨大差异。”
小新对此也颇为认同,比如刚才讲过的顾诚先生的成名作《李岩质疑》,就是针对国学大师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中,关于李自成不用李岩的建议,最终导致败亡的观点提出质疑。
顾诚先生经过大量细致的考证,竟然发现,李岩是个子虚乌有的人物,在李自成的队伍里从来没有这么个人。
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郭沫若以国学大师,学界泰斗的地位,他写的文章一直被奉为经典,学界对于“李岩”的研究大多由此为滥觞,笃信这样的经典,只能在坑里越掉越深。
学术作品固然如此,那些文学经典也差不了多少,我们新周刊曾经,那些大部头文学名著读不下去,一点不丢人:
《尤利西斯》实在“杂乱无章”;《追忆似水年华》被“直接从窗户扔到了街上”;读完《百年孤独》,“就真的孤独了”……每个人心里,恐怕都有个“死活读不下去书单”。
话说小新大学时买的《尤利西斯》上下两册仍然放在书柜里,积尘多年,历史上曾经三次尝试阅读,最终都被睡意击败。所以,对能读了三遍普鲁斯特的徐老师,唯有甘拜下风。
是普通读者水平低、意志薄弱吗?也不是,“2008年,《星期日泰晤士报》曾请多位英国作家列出自己的最恨书单,此单一出,让天下爱书人瞠目——陀思妥耶夫斯基、狄更斯、弗吉尼亚·伍尔芙、D.H.劳伦斯、多丽丝·莱辛、萨尔曼·拉什迪、伊恩·麦克尤恩等人的作品均位列其中。”
“《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由于篇幅过长,被人称作‘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必备书’。”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的观点与段老师不谋而合:“很多经典的意义,仅仅是一种历史意义,它们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照亮了人类的道路。但我们对之顶礼膜拜就可以了,今天就不用真的去读了。”
我们组织个“硬核读书会”吧
在我们看来,首先并非是书就读,甚至为了拼凑数量,连翻几页也能拼凑成阅读量,这不过是掩饰内心的焦虑的灵魂安慰剂罢了。
其次,要读适合自己兴趣爱好,又给人以启发,帮助我们建立独立思考能力的好书。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读一些好书呢?这是个巨大的命题,一篇小文根本无法说清楚,而且也并非某个人能说清楚的。
由此,我们新周刊新媒体内容团队组成了一个“硬核读书会”,将通过定期的读书、分享活动,试图为大家寻找那些有趣、有智、有料的好书。
我们立下一个小小的FLAG——每个月认真读两本好书,拒绝读书装逼。
✎作者 | 小新
欢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周刊原创出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新周刊繁象春季新品推荐
▽ 了解购买请点击下图▽
推 荐 阅 读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全文
跳槽之季在于春 | 新周刊招聘
盗版电影的时代过去了,我很感谢它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新周刊”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新周刊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