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让一部分年轻人先在家躺着

作者:虎嗅网 来源:虎嗅网 公众号
分享到:

03-22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难逃一吸”(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上周,这张截图在微博段子手的助推下流传开来: 



很快,这条微博的转发、评论、点赞数据全部过万。


转发语中,一部分人慷慨地承认“是本人了”,另一部分人,因为没能亲自过上这样的生活,实名高喊“羡慕了”。只有零星的网友表示,没有类似感知,或并不能认同。


其实,这张截图在来源处存在一个错误,内容原创作者应该是豆瓣用户“此在一刚.avi”,截图里的内容是她早在去年11月就发布过的一条豆瓣广播。 




网络上能让人产生时光倒流错觉的旧内容新刷屏,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最近的一次互联网考古也是从豆瓣流传开来的——洪晃在《无穷动》中谈论男人装X泡妞套路的截图。看到这张长图的一瞬间,冲浪经验丰富的伯通老师第一反应是去翻看日历,确认现在是2019年而不是2009年,或者更早。


一篇内容能够经历时间考验重新被挖掘出来、随时引发激烈讨论,说明其讨论的问题,要么是自被提出的一刻一直存在,至今从未被解决、或永不可能被解决的问题,就比如《无穷动》截图,谈论的是永远存在的人性的弱点,我们甚至可以预见到,数年后它还将被新一批年轻人翻出来传阅;


要么是切中时代脉搏的、一段历史时期内都将跳动在我们生活上空的社会议题,就比如开头截图说的、当代中国年轻人趋向成为“低欲望群体”的话题。


早在“佛系”一词成为流行语之前,这个话题就已被划入了大众讨论的范畴,不过,彼时年轻人们更多地将这种讨论视为一种污名化而懒得正视。


因为80、90后在心态和行为上表现出的主动远离社会竞争常以行为表现被简单定性,又与“啃老族”、“家里蹲”等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


但“佛系”和后来的“丧”则将这种零散、偏负面的讨论,以娱乐化的形式推到了大众面前,年轻人主动对号入座、寻找同类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声量,使这个话题回归中性,获得了关注度,成为又一轮不能忽视的社会现象。


那么,多年来,中国的年轻人究竟为什么会集体、稳定地呈现出这种低欲望状态?


有人试图从邻国日本身上找答案,就连“低欲望”一词也来自“日本直邮”。


2015 年,日本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出版《低欲望社会》一书。他指出,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年轻人对于消费的快感正在日渐消逝,人们对简单的生活感到满足,其根源是日本长期的经济停滞、低生育率和高龄化带来的压力,相比奋斗,年轻人们更倾向于通过抑制物质欲望、满足精神欲望、“选择不拥有”来应对未来。


这么一看,日本的低欲望社会似乎并不能成为我们的参考答案,至少,不是满分答案。因为首先,中国的年轻人明明还沉浸在“买买买”的消费主义当中,他们低欲望的核心,肯定不是消费欲望,而首先是竞争欲望。


处在日式低欲望和消费主义的过渡期,中国年轻人在“低欲望”这件事上,有自己的理由。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张截图,作者强调了家庭的召唤、兜底对年轻人低欲望所起的作用,主动召唤的底气是家庭条件,这部分家庭虽不算特别富裕,但足够无负担地给下一代提供衣食无忧环境。


读到这里,你或许会和我第一次读时产生一样的困惑——很多如今活跃在社会中名人明明也是出自上一个时代的这种家庭,为什么他们没有依靠家庭成为低物欲群体,反而选择自己不停“折腾”走到今天?比如马未都、王朔、冯小刚等人,都来自曾经“说不上多富裕”但衣食无忧的大院家庭。


这里面除了幸存者偏差的问题,还与二代人生活水平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差异有关。


简言之,马未都王朔等人的家庭条件放在当时中国社会环境下,可能相对社会上其他阶层的家庭来说,算很不错,但是如果放在更广大的范围,与当时的发达国家的普通家庭相比呢?恐怕就不好说了。


我们不妨从人均热量的摄入量来直观地体会这种绝对值的差距:在马未都等50年代生人正“长身体”的60年代,中国人普遍的营养摄入状况是怎样的呢?1963年,中国人人均每天摄入的热量仅为1594千卡,而日本在1961年人均热量的摄入就达到了2525kcal。


事实上,1949年到1977年,近30年的时间,中国人均每日热量从未达到脱贫所需达到的热量摄入量标准 2100 kcal(8.79 MJ),人均蛋白质摄入量从未超过49g。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在2007年的一项研究中,把这段时期归为了中国人食物消费的“贫困期”。马未都等一代人的整个青年时期正在其中。


平均营养摄入与社会供给直接相关,也就是说,即便是马未都等人家庭条件再好,他们实际的生活水平也不会突破社会供给的天花板,他们的营养摄入别说与发达国家相比,就是与世界平均水平比,也存在着很大的热量缺口。


而热量缺口是什么?就是欲望,是人试图满足自己的动力。


因为没钱想赚钱,因为没有摄入足够的营养所以总想吃点好的。那么就不难理解,王朔等人的作品中,上“老莫”搓一顿好的代表什么了,代表当时的年轻人一次超出平均水平的热量摄入啊!


百废待兴的历史背景加上充满欲望的个体,使整个社会形成出一股上升的气流,马未都等一代人投入其中,正如他们那时流行的口号——“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到了90后成长的2000年前后,国人在热量和营养摄入上与发达国家的相对值和绝对值的差距都可以忽略不计了,有些方面甚至早已超越了它们。

 


不仅仅是热量摄入,中国年轻人在可支配的零花钱、信息接触的方式、密度上,与准发达国家的绝对值差距都在减少。如今,即便是一个生长在三线城市的年轻人,在以上诸方面的具体生活体会上,也不会与其他国家的年轻人都太悬殊的区别。


他们从未目睹、体会过悬殊的社会贫富差异,绝对值的差距没了,满足自己的动力就弱了。既然已经衣食无忧,又何必吃不必要的苦?


剧本早已写好


对于文章开头截图中提到的这部分年轻群体而言,他们背靠着的家庭不仅给他们提供了现时的衣食无忧,也很大程度上锚定了他们未来的位置。


先来看一个数字。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曾发布了一份中国收入差距报告(2015),其中指出:


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现象仍非常严重,总体收入基尼系数在0.62左右。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数值越大,贫富差距越严重。


2013年,西南财经大学还发布过2010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数值为0.61。也就是说,根据西南财大的数字,我国的基尼系数在增加。


但这个数字遭到了国家统计局的直接质疑。千禧年后的十年间,国家统计局未公布过基尼系数,在西南财大公布数字后,国家统计局与西南财大打起了笔账,并一次性公布了自2003年以来十年的全国基尼系数:


全国的基尼系数在2003年为0.479,之后逐年连续上升,到2008年达到最高点的0.491,其后几年有所回落,到2012年降为0.474。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组织对基尼系数的区段划分:


  • 若低于0.2表示指数等级极低;

  • 0.2-0.29表示指数等级低;

  • 0.3-0.39表示指数等级中;

  • 0.4-0.59表示指数等级高;

  • 0.6以上表示指数等级极高。


0.4通常被视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那么即便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为准,我国的基尼系数也在等级高的范畴,居民收入差距大。


居民收入差距大,意味着,收入最高的家庭和收入最低的家庭之间隔着非常遥远的距离,而我们文章开头所提到的这部分家庭,正处在这遥远两点的中间。


再来看一个指标,代际收入弹性。代际收入弹性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elasticity)是衡量代际间社会流动的主要指标,代表父辈的收入每提升一个百分点,他们子女收入将提升多少百分比,代际收入弹性越大 , 两代人的收入相关程度越大 , 社会流动越低。 


北京大学何石军、黄桂田两位学者使用CHNS的1989~2009年数据,估计了中国2000、2004、2006和2009年的代际收入弹性,得到了上述各年的代际收入弹性分别为0.66、0.49、0.35、0.46。


两位学者指出,该结果反映出中国的代际收入弹性大体上是呈下降趋势的。但与已有国家的相关研究结果相比,中国的代际收入弹性仍然偏高,中国的家庭因素对子辈收入的影响仍然很大。


两个结论一综合,就不难理解开头截图中所提到的,这部分年轻人“没有逃离家庭的需求和维持生存的压力”,因为他们已在父辈的积累下处在了收入两极的中间,位置相对固定,竭力奋斗突破父辈收入所处的阶层来到收入最高层,可能需要一些额外的运气,向下直接坠落到收入最低层,距离又相当漫长。


三个点的相对静止,已经能给处于中间层的年轻人带来足够的安全感,危机感激发的能动性也就大大减弱了。即便他们的消费意愿依然很强,但这种意愿也并不足以激发他们向上奋斗缩小差距。


舌尖上的自信


千万别一上来就粗鲁地指责这些年轻人们“安于现状”,因为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如此选择并非因为他们是井底之蛙,而是通过他们一系列比较和体验的得出结论——对于他们来说,这种现状明明更好,为什么不安?


如果说上文提到的两点,让一部分年轻人对他们已处的社会纵向坐标感到满足,那么时代决定的天生自信,则让他们对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所处的横向坐标也颇感满意。


对于生于物资相对匮乏时代中国70、80后来说,成长过程中迎面而来西方商品、文化曾给他们带来过一段相当鲜明的记忆,无论是《哆啦A梦》、《变形金刚》,还是肯德基、麦当劳都是他们曾相当向往的东西。在出国学习、旅游机会稀缺的年代,有人甚至认为“菲律宾都是天堂”。


而对于坐享改革开放红利、看着《虹猫蓝兔》长大的年轻人来说,羡慕外国人?大概是从来都不存在的一种情绪,那些西方的玩意儿如今触手可及,出国旅游上学也早已是家常便饭,况且一旦出了国,他们更体会到哪里都不如呆在国内好。


首当其冲的便是饮食,重盐重油重加工的中国饮食早在中国人身体里编成一套恋家的基因。不论中国人走到哪里,一周之后,舌头和胃准会向你宣告回家的必要性,它们会敦促你满街寻找海底捞、川菜,或者翻出自己旅行箱理已经备好的方便面和老干妈。


2016年某公司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有高达31.29%的出境游游客,有过带着泡面出国的经历;而即使不带泡面,也有58.24%的中国游客会在旅游目的地买泡面。


这还是短期旅行的游客,对于在国外长期留学的年轻人来说,舌尖上的恋家情节就逐渐积攒成了一份对家的文化认同。


在外国食之无味的饮食、语言障碍、落后的外卖和网购体验等等的衬托下,家的优越性就显示出来了,对于从小便不羡慕外国人的年轻人来说,家里衣食无忧、生活便利的“现状”,显然是“风景这边独好”了。


在某咨询集团进行的“90后”调查中,93%的90后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很自豪”,81%的90后表示“宁愿居住在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85%的90后认为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正处于或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综上所述,当衣食无忧的现实环境、相对确定的未来和足以让人产生优越感的大背景摆在面前,一部分年轻人选择在这片舒适区里惬意的栖息,又有什么难理解的呢?


还有一点需说明,以上讨论的仅是截图中提到的这部分年轻人群体,请勿随意对号入坐。




虎Cares Your Job


2019,随心欢喜,凡事必行

虎Cares「职场内心戏」系列爆款T恤

你说的都对/这个需求做不了/你好幽默哦

/上进乖巧活好话少/...

黑白双色可选,男女同款

阅读39069
年轻人 在家 
举报0
关注虎嗅网微信号:huxiu_com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虎嗅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虎嗅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虎嗅网

微信号:huxiu_com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