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这种电影院爆款十年未见

作者:Sir电影 来源:Sir电影 公众号
分享到:

03-22

互联网时代,所有审美都在急速地崩塌与重建,你是否跟Sir一样,有一种“老派”的固执——


文字,最好的归宿是书本。


摄影,最好的归宿是胶片。


音乐,最好的归宿是现场。


当然,就更不用说,电影电影院


电影院之于电影,不止是更大,更清,更轰动,更在于,你能全然地投身于银幕。


在黑暗中,与一班人全神贯注地分享一个个华丽的美梦。


今天这场梦,关键词:狂欢


这场狂欢,我们等了太久。



《波西米亚狂想曲》

Bohemian Rhapsody



时隔多月,终于上映。


多少会有惋惜。


为了登上大银幕,它“失去”了什么。


但也不能忘记。


银幕又让我们“得到”了什么。


所以今天聊到它,Sir必须回到银幕。


关于这场131分钟的盛大嘉年华,还有太多话,没有说干净。


来,先戴上耳机,派对开始。



挑剔


放下电影之外的杂音,《波西米亚》电影本身就存在着两种对立的争议。


正方。


奖项、票房双重肯定。


金球奖收获最佳剧情片最佳男主;奥斯卡拿下包括最佳男主在内的四项大奖


主演拉米·马雷克,鱼跃龙门晋身一线;欧美大牌原地圈粉,自动安利。


全球收割票房8.79亿美元,成为史上最卖座的音乐传记电影。


“站着挣钱”的现象级。


然而。


一些影评人站到了反方,给出证据确凿的挑剔。


“流水账”、“拖沓”、“全靠音乐支撑”的关键词,不绝于耳。


烂番茄新鲜度,只拿了一个及格分61%。



正反双方,泾渭分明。


顶着多大的殊荣,就得有本事顶住多大的质疑。


恰恰证明这爆款的独特性。



Sir眼中《波西米亚》,是这样一部电影——


随之热血收获感动,很容易;冷静下来指出问题,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她又绝非一句随大流的“缺点、优点都很明显”可以概括的。


Sir更像称之为:与众不同


《波西米亚》是一部不像电影的电影,它的优秀也不是一个我们习惯的优秀。


有刻意回避的现实,有过度渲染的失真,但也是这近乎过火的华丽,让你离那场梦更近。


电影院二刷后,Sir更敢拍着胸脯告诉你:《波西米亚》是只有大银幕才能装下的华丽和传奇。

过火


回忆一下,一般传记片的套路是什么?


起:才华在平凡中脱颖而出。承:一飞冲天成为闪耀巨星。


转:膨胀之后失控脱轨。合:最终,重拾初心。


你能在太多传记电影中看到类似故事,如《至暗时刻》,如《社交网络》。


在主线上,《波西米亚》并不例外。


但在叙述上,它与以上经典地方不同在于,它不想让传奇显出真身。


它要传奇更加传奇。



燃,是所有人对这部电影的第一观感。


一种基于真实但又超越真实的狂热。


这狂热独属于他。


皇后乐队弗莱迪·墨丘利(Freddie Mercury)。


《We Will Rock You》,《We are The Champions》,两首街歌唱遍了地球的大好山河,但这样的主旋律不是对弗莱迪最贴切的注解。


瞅瞅这个台风,除了“不好好穿衣服”的时尚态度领先Lady GAGA好几十年。


更是那股不经雕琢的,扑面而来的乖张、叛逆、肆意......



万人之上,独领风骚。



传记电影总爱老生常谈:高处不胜寒。


但《波西米亚》偏不。


它脱离了“因为天才,所以孤独”的常规诅咒。


片名《波西米亚狂想曲》,几乎开门见山地为这一段传奇的主人,贴上了标签——才华交响,尽是癫狂



这样的狂,有面子。


如场面


如何用影像传递音乐现场的魅力?


弗莱迪的初次登台,一个怎么也摆弄不好的麦架,表现出了他的生涩、不适。台下嘘声不断,尴尬感在几秒钟内快速累积。


憋?别急,憋大招呢。


别人的目光对他根本无伤。


麦架左右难摆,弗莱迪干脆一把撤下,迎来彻底地放飞。


左手一面铃鼓,右手抡着麦架,随口就改歌词,高兴就抛媚眼。



因为是对人物原型的舞台习惯的致敬,所以这样的戏剧夸张恰如其份。


像是属于现场音乐的宣誓:这个舞台上,我就是规矩。


《波西米亚》由此开始,一路燃烧。


除了情节表演,镜头设计也功不可没。


电影开始不久,就有了第一个小高潮,皇后成立之初的环美巡演。


可别说传记电影就不舍得用特效。


快速的节奏之中,是目不暇接的场景切换,和充满想象力的特效剪辑......再衬以让人不禁哼唱经典金曲。


每个演出现场,都是身临其境的盛大狂欢。



相信Sir,当这样的场景有机排列在大银幕上,哪怕你再对音乐冷淡,对演唱会无感,你也会跟着抖起腿来。


更不用说这样的现场刻画,一场大过一场,声浪一波高过一波。


这场狂欢似乎只有升级,没有终点。


直到抵达的全片压轴的 Live Aid 演唱会现场......



关于这场演唱会,Sir想留到后面再好好聊聊,不过有一个杠,现在就得抬。


有太多人说,这一段好在对历史的完美复刻。


Sir持保留意见。


诚然,电影对当时的现场,连饮料杯的摆放,都做到了像素级还原。



但仅仅是还原么。


不。


它用道具、表演、场面重新搭建当年那场盛况,告诉你一支乐队,是如何用它的能量掀起现场十万人热浪,电视机前破百万英镑的捐款。


带错过这场举世无双表演的观众重回现场。


它还提供了现场之外的另一重视角——


以表演者的眼睛去见证传奇。



历史从来不只一种叙述。


同时拥有旁观者与亲历者的双重体验,你才能最大程度地拥抱历史。


除了讲述别人对弗莱迪顶礼膜拜,《波西米亚》也想你参与进来,感受一把天才的“瘾”。


这次才是《波西米亚》的里子。


它灼热的参与感。


正如弗莱迪音乐的魅力,不只是才华,也有时代的助攻,这两者之间的对抗与支撑,把皇后乐队的音乐,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自恋


在Sir看。


电影中的弗莱迪,就像是希腊神话中的纳西索斯

他是世界上最俊美的男子。
有一天在水中发现了自己的影子,然而却不知那就是他本人。他爱慕不己、难以自拔,终于有一天他赴水求欢溺水死亡。
众神出于同情,让他死后化为水仙花(narcissus)。



自恋(narcissism)一词,便出自于此。


如果你愿意,忽略自恋一词的负面含义,聚焦于那段希腊神话美好浪漫的一面。


那样的自恋,就是对弗莱迪最恰当的形容。


或者说,《波西米亚》放纵着弗莱迪的自恋。



弗莱迪本没有自恋的资本。


移民后裔,相貌并不出色(带着一嘴龅牙),他的工作,就是在机场当搬运工。


但就像他的名言“我成不了流行巨星了,我会成为一个传奇!”,这年轻人从一开始,就有着无可匹敌的自信。


面对父亲教育,提升思想境界,注意言行谈吐。他立刻回怼:说得好听,变得和现在的你一样吗?


乐队嘲笑他的龅牙,他扭过身就亮出了嗓子,最后表示:我会考虑你们的邀请(并且不弹贝斯)。


在女装店里大方地挑选女装,略微带着羞涩。


可当他转身到镜子前,难道不和迷恋水中倒影的纳西索斯一个模样?



“流水账”,是《波西米亚》背负的骂名之一。


仔细想来,电影的开篇确实如此——


不铺设郁结,不强调摩擦,没有激荡的起伏转折。


但这一场接一场的狂欢,绝非无意义的排列,他指向的是弗莱迪内心坚定不疑的自恋,以及从这种坚定不疑的自恋萌生的美。


这种美叫,热爱自己的不同。


Sir理解,只是说说而已,这就是一句鸡汤。


但真的做出来,它光芒万丈。


弗莱迪偏执的自恋面前,一切他者的规则并不存在。


从第一次近乎反客为主地让自己加入乐队;到自信潇洒地对唱片公司甩出价码;再到近乎独裁地掌握所有创作流程。


自恋,是他音乐天分的养料。



既保护着他对作品的执着,也保护着他理解世界的童贞。


还有对待情感——


分手了,依然毫无顾忌地说我爱你;离婚了,你也要永远戴着我送你的戒指。


这算渣吗?或许吧。


但Sir在他身上看到的,是孩童一样的赤诚。


“我喜欢你,我就是要你永远和我在一起。”



使自恋可爱起来一点都不简单,你不能流露出那种炫耀的优越感。


极致的自恋,不是攻击,是自我陶醉。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金球、奥斯卡的双料影帝拉米。


Sir必须承认,在第一次用电脑观影,错过了太多精心设计的小动作。


篇幅有限,就说两个。


求婚时,等候一句“I Do”,紧要关头脸部肌肉紧绷,满是盼望。


手却不自觉地在面前转个花,最后轻轻掠过发梢。


这样的分寸,太迷人。



而有的时候,戏就在一个眼神


看着台上乐队的演出,跟着节奏摆头,眼睛冒出来的都是欣赏。


注意。


当他低头合计了一下,萌生了加入的念头,再看过去。


眼睛里的,是满满的“我也可以(甚至更好)”。



并不局限于表演。


这样只有大银幕上才能捕捉到的自恋细节,在电影中俯拾皆是。


镜子


作为自恋的重要隐喻,它几乎以各种形式贯穿了整部电影,尤其是那副墨镜。


都是些小到不能再小的特效,却为人物心理成功点睛。


紧张,恐惧,无力和失望,都不容别人指指点点。



当然最令Sir印象深刻的,是在最后的 live aid 演唱会。


镜子,是一架钢琴。



镜子中的,是那个投入、热情、沉醉于自己的弗莱迪。


正唱着代表着他一生的《波西米亚狂想曲》。

Because I'm easy come, easy go

A little high, little low

Anyway the wind blows, doesn't really matter to me


来得欢欣,去得安然

喜乐悲愁,皆归尘土

任世事变幻

我无动于衷


为了见证光芒,需要铺设黑暗。


但《波西米亚》提出了假设,或许自身就已足够耀眼?


这就如同弗莱迪的那个标志性动作:歌唱时,他总会向斜上方挥出右手,攥成拳头。


在看《波西米亚》之前,Sir曾有过一种庸俗的同情:


他把手伸向空中,一定是想抓住什么。


最终,手里什么都没有。



《波西米亚》打脸了Sir的自作多情,它想说的其实很简单:


快看哪,那挥向空中的。


漂亮的拳头。


史诗


不回避真相,更不遮掩传奇光环。


不抬高苦难,也不忌讳童真稚嫩。


不刻意曲折,却狂热地仰视,单纯的热情与美。


这样的传奇传记,改变着我们看待传奇的习惯


尤其是最后。


主角重拾初心,情感关系走向和解,标准意义的大团圈已经完成,可以进入贤者时间。


至此,电影其实已经可以结束。


但《波西米亚》却拿出了那一场最盛大的狂欢——


1985年7月13日的 Live Aid 拯救生命演唱会现场


背景知识你知道一句就够了:这20分钟,是皇后乐队演艺生涯里、乃至整个流行音乐史上最棒的一场演出。


多大的场面,能称之为震撼?


只有“十万名观众的欢呼呐喊”的盛大规模?



不。


最强烈的震撼,是弗莱迪眼睛里的热爱——



手机看的话有些费力,Sir帮你放大一点。


看到了吗?


那里装的不是观众。


那里有星辰大海。



这是只有大银幕才能装下的华丽和传奇。


也是只有在电影院,才能见证的热情与感动。


在国内上映的版本中,有很多场次特意安排了“卡拉OK”版。


而Sir看的点映场,在IMAX的音响系统和超大银幕的契合之下,更是灵魂出窍般地重回1985。


那个万众沸腾的史诗现场。


其实,这张IMAX电影票给你提供了一个选择。


如果眼前有一段光芒四射的传奇,一场惊天动地的狂欢,一部我们前所未见的大片。


你选择加入?


还是马上加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破坏之王阿姨


阅读39692
电影院 
举报0
关注Sir电影微信号:dushetv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Sir电影”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Sir电影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Sir电影

微信号:dushetv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