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都挺好》爆红背后:父母的每份偏爱,都有代价!

作者:临海教育 来源:临海教育 公众号
分享到:

03-24

临海教育

临海的学生家长老师都在关注

知乎上有人提问:有没有那么一刻,你怀疑自己不是爸妈亲生的?


10岁就被妈妈逼着帮弟弟洗衣服。

美其名曰:“女孩要学会做家务,以后才能照顾好丈夫”。

为了生弟弟,爸爸把她的名字改成 “招娣”(谐音:招弟)。

“我生来似乎就是为了别人而存在”。


我们总说,我们是最爱孩子的人,但每份爱都不知不觉中排了优先级。





最近,被新剧《都挺好》刷屏了,我看了几集,真是让人心头一紧。


这部剧在豆瓣上评分高达8.5,讲述了母亲去世后,三个子女围绕父亲的赡养问题,发生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


狠狠揭露了重男轻女、啃老、父母赡养、家庭纠纷等社会问题。


其中,最令人揪心和有感触的,还是姚晨饰演的小女儿苏明玉了。


从小她就是被忽视和不被爱的那一个,母亲重男轻女且强势,父亲懦弱又胆小自私,这个家没人待见她。


每次吃早餐的时候,两个哥哥碗里都是火腿加鸡蛋,明玉只能吃泡饭;


哥哥们喝的果汁牛奶,明玉只有一杯白开水;


就连一本复习资料,苏母都不愿花钱给她买。


不过,这些小事积攒的委屈还算不了什么,为了供大哥出国读书,苏母更是自作主张把明玉的房间给卖了。


后来二哥工作和结婚又卖了两间房子,到最后明玉连住的地方都没了。



最最最令人心寒的是,明玉学习成绩优异,本能上清华,却被苏母无情的阻止,甚至拒绝给她交1000块的补习班费用。


而二哥大学毕业要2000块出去旅游,苏母二话不说的给了。


明玉高考,为了读书不花钱,苏母四处求人争取到一个免费师范生名额,活生生的斩断了她的清华梦。


就是这不公平的待遇,让明玉委屈至极,她想不明白为何都是同一个母亲生的,差别会这么大,她的委屈和不甘终于爆发了。


可所有的控诉只换来一记响亮的耳光,苏母轻描淡写的对她说:


“苏明玉,你是个女孩,你怎么能跟你两个哥哥比呢?我们只负责养你到十八岁,你以后还要嫁人,到老了,我们也不需要你养。”





很多人一边追着剧,一边可怜着苏明玉。


但我却觉得:这个家庭的3个娃,都被均衡地养残了。


在苏母突然离世之后不到一个月,这个家庭犹如褪去了保护层,里面的毛病被一刀一刀地剖开:


大儿子爱面子,瞎承诺,搞得险些离婚;

二儿子啃老,几乎吸光了父母的退休金;

小妹情感淡漠,完全没有亲密关系.....


这些毛病的源头不仅仅是“重男轻女”那么简单,更准确的说,问题的根源是父母的功能性养育。


在苏母眼中,每个孩子的功能不同,因此产生的对待方式自然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同。


就像重男轻女的家庭。往往儿子是为了养老,所以得到重视;而女儿没有养老的功能,只能被忽视。


剧中也是如此。


苏母的“功能性养育”,差别化地对待着每个人,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们现在的性格,造成了各自的悲剧。





大哥苏明哲,是个好面子的学霸。


本科清华毕业后,在家里呆了2年,只为申请美国名校,光宗耀祖。最后如愿成为斯坦福硕士,定居美国,结婚买房生子。


母亲离世后,他回国奔丧,随后失业,问题也随之而来。


为了撑起大哥的面子,他做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


请求妻子隐瞒自己失业的事情,在妹妹面前吹牛说想再买一套房子。


逞强承诺把爸爸接到美国,却没能力赡养他。最后妻子因为家庭拮据发脾气,才暂时作罢。


后来在妹妹明玉的暗中帮助下,他回国发展。


结果一回来就吹嘘自己的新工资,夸下海口给爸爸买三房一厅,结果两房一厅的首付都拿不了,妻子和宝宝的生活质量也大大下降。

       


回溯过往,才知道这些过分爱面子的行为,源自20多年来苏母的潜移默化。


苏母从小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尽管非常能干,也从未获得过父母的认可和赞赏。


长大后,她一边接济着弟弟,另一边心里隐藏着不甘,迫切需要新家庭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可不巧,她的丈夫是一个小小的图书管理员,没钱没能力,在家里不敢吱声,在单位常常被同事瞧不起。

       


因此她只能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下一代上面。


大儿子从出生开始,就承载了她最重要的梦想。


她对大儿子的期望是:


功成名就,“替代”她那无能的丈夫,让她在邻居和亲戚面前抬起头来。


为此她拼尽全力。


在得知每年15万的留学费用后,她为了面子,不惜卖掉房子,也要供他上学。  

   


苏明哲认同了这个期望,享受着一切资源,并最后成功地证明了自己。


在庆功的酒桌上,妈妈的兄弟姐妹都来祝贺,满脸敬佩。


妈妈坐在席上很是得意,如愿翻身。


在妈妈心目中,苏明哲的功能是给家里挣面子。





同样的悲剧,也发生在老二苏明成身上。


他满足的,是妈妈“被关注”的需求。


在原生家庭中,苏母作为女性,被忽视是家常便饭。来到了新的家庭后,丈夫木讷,两人没有感情。


她孤独地撑起家庭,全心投入,希望能“被看见和感恩”。


老二苏明成知道在“长面子”上自己争不过大哥,于是敏锐地捕捉到这个情感上的需求。

       


他察言观色,发现了母亲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非常依赖与讨好,不断地传递各种爱的信息:


“妈妈你辛苦了”

“有你在身边真好”

“您做的饭最好吃”

“长大了一定好好孝顺您”


这让苏母感受到了被需要、被认可、被关注,老二因此获得了更多宠爱。


大儿媳妇生孩子时,苏母不愿意暂时去帮忙,只想留在国内给二儿媳妇做她最喜欢的抹茶酸奶。


但这份爱也困住了二儿子。


这些年来,妈妈享受着他的爱和需要,也要求他天天陪伴着,剥夺了他在个人事业的精力。

       


他没有锻炼和施展能力的机会,越来越无能,在兄妹中抬不起头来。


更严重的是,在这20年来,他把“情感输出”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价值。


在新的家庭中对老婆百依百顺,应酬一半老婆一打电话就回家,延续了之前的模式。


心有不甘,但跳不出“无能”的框框。


在妈妈去世之后,他一边照顾着爸爸,一边听着妻子的话还欠父母的债,日子过得紧巴巴。


而小女儿苏明玉,更是不容易。


当她来到这个家庭的时候,很难找到合适的“竞争手段”。尽管她学习很厉害,很懂事,但这种功能大哥已经实现了。


加上传统“重男轻女”的影响,苏明玉从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对于苏母而言,她没有什么功能。


只要乖乖的,不费钱不费事就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家弗兰克·苏洛威(Frank Sulloway)在《天生反叛》一书中写到:父母偏心,是希望通过繁衍后代来复制自己的生物学自恋情结。


因为,最具优势、最健康的后代,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功,把家族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但,这种亲子关系是功利的。因为你成绩好,因为你弹钢琴棒,因为你养儿防老,所以我才爱你。


真悲哀。


父母与子女最健康的关系应该是,“无论你是谁,我都会爱你”。


看过韩剧《请回答 1988 》的人都知道,德善是家里的老二。上有一个成绩优异的姐姐,下有一个独子弟弟。


毫不起眼的德善,成了被忽略的孩子。


家里有好吃的先给姐姐和弟弟,每年生日,都只能在姐姐过完之后,蛋糕上拔掉 3 支蜡烛继续庆祝。她每次都说想过自己的生日,父母却觉得姐妹俩的出生就差 3 天,干嘛要过两次?


德善以为,“二女儿的悲哀是一直存在的,就像这个世界所有的老二一样,姐姐因为她是姐姐,弟弟因为他是弟弟,所以都得谦让着”,心思敏感又细腻。


有一次,她终于忍不住大哭:


“为什么就对我这样?我好欺负吗?

我是可以随便对待也无所谓的人吗?”



德善爸爸惊呆了,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女儿。


他在巷子等德善回来,与德善坐在木板凳上,送给她一个生日蛋糕,为她过自己的生日。


爸爸说:“爸爸也不是一生下来就当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所以,我女儿稍微体谅一下。我女儿长得这么好,什么时候,成了这么美丽的姑娘,还上了电视,漂漂亮亮地化妆......”


德善哭了,原来,爸爸的心是柔软的啊。


功能性养育的畸形之处,在于把亲情变成一场交易。父母和孩子形成了一个“共谋”:


父母一边付出一边期待,孩子为了得到爱和关注,于是想办法满足那份期待。最终,孩子某方面的自我得到巨大的强化,也意味着失去了其他方面的自我。


多希望,我们也可以像德善爸爸一样,重新审视自己。


世上没有谁有义务无条件满足你的“功能需要”,更别说是一个鲜活的新生命。

忘记在底部留言点赞哦~


编辑墨池   监制昍朤    

声明:本公众号为公益性非官方平台,由台州墨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管理运营

台州墨池:书法考级(回复考级)、网络教育、小程序、收银系统、人工智能标准化建设等

大家都在看







阅读38989
举报0
关注临海教育微信号:gh_868620bd33d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临海教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临海教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