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孩子放不下手机?不妨试试这4种方法!(深度好文)

作者:临海教育 来源:临海教育 公众号
分享到:

04-11

临海教育

临海的学生家长老师都在关注

(图片来源:Free Images)


现在,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有一份调查研究发现,有30%的人每天要花5-8小时在手机上,甚至都可以说,手机已经变成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


我做家庭教育已经近十年,很多爸爸妈妈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孩子使用手机。


有一天晚上都12点多了,一位之前咨询过的妈妈哭着给我打电话,问我该怎么办。


询问之后,我才知道,这位妈妈因为手机的问题和孩子产生了争吵。争吵过程中,妈妈一激动把手机从阳台扔下去了,现在孩子就站在阳台上。


我不敢进去,害怕他一激动从阳台跳下去,我该怎么办呢?


事实上,这样的新闻并不少见,很多孩子因为手机的事情,和父母起冲突大吵大闹、离家出走,甚至跳楼。


-01-

为什么说手机使用这是个时代难题?

 

我曾经给孩子们讲过有关手机游戏的课,给家长讲过网络成瘾的讲座,给家长和孩子做过手机使用的一对一咨询,也见证了很多网瘾孩子走出游戏,回归生活、学习的个案。


我发现其实小小的手机背后,藏着更深更复杂的大问题,不是一两个招数就能解决,也并非一两天就能调整过来的。


手机背后,是科技的发展,我们要面临新的生活模式的适应问题;是孩子的新世界和我们的旧世界的碰撞问题;是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拉扯和平衡问题。


-02-

这里先给大家举个例子


有一次,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做了一个体验活动,内容是:青春期的孩子在玩手机,父母怎么能让孩子放下手机。


要求是让青春期的孩子坐在地上玩手机,父母要采取一些方式,让孩子放下手机。


看爸爸妈妈们都是如何操作的?



有直接威胁孩子的,有拿钱与孩子进行交易的,也有靠吼叫的,甚至有一位母亲跪在地上请求孩子放下手机.....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其中的爸爸妈妈,你会采用哪一种方法呢?(可以在留言区告诉我)


效果大家自然能够想到,这么多种方法并没有让孩子真正放下手机。


-03-

孩子究竟在手机里找什么?


要明白孩子为什么沉迷手机,首先我们要明白孩子究竟在手机里找什么?


第一,归属感,被更多的人欢迎,有更多更亲密的朋友。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孩子,特别聪明。父母让我劝他,少玩手机,并告诉他手机里他喜欢的那个游戏是骗人的。


很多爸爸妈妈都说,我们要给孩子讲清楚手机使用的利弊,这样孩子就明白了。


这样真的有用吗?


说实话,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讲道理根本就没有用。


后来我问这个孩子,你为什么喜欢那个游戏,他的回答是:


你们没有人理解我,但是游戏里的哥哥他们就特别理解我,过段时间我要去找他们。


第二,价值感和成就感,被很多人认可。


不知道爸爸妈妈有没有玩魔兽世界的,如果有,就能体会那种在虚拟世界团队协作,完成一个任务带来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再举个例子,一个高一的孩子,游戏成瘾,到了不想上学的地步,天天拿着手机,除了睡觉,任何时间都在聊天。


我和他聊这个游戏,问他这个游戏吸引他的地方是什么?


后来我发现,这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的聊天游戏,这个游戏的玩法是,你花钱越多,送的礼物越贵,你的排名就越靠前。


而这个孩子属于那种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他通过威逼利诱,在这个游戏里充了很多钱,一个月能充到7-8万,在游戏里他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


对他来说,并不是手机本身的问题,其背后是这个孩子从小没有被满足的价值感和成就感的坑洞。


这样的案例我遇到很多,很多孩子都是在价值感和成就感方面有所缺失,孩子只好在虚拟世界去弥补现实中内心的缺失。


仔细想想,现在很多的社交产品,包括微信,不都是为了满足人性深处对价值感的需求吗?

 

第三,猎奇心理。


这一点我们不用说孩子了,看看我们自己的知识焦虑,我们每天都忍不住要去翻翻手机里的八卦新闻、各种知识,就知道手机里的虚拟世界,对我们的吸引力有多大了。


前两天,我跟一个孩子聊玩手机有什么弊端?他告诉我说,现在中学生的自控能力很弱,很容易被吸引。青春期的孩子身体急剧变化,对自己和世界对充满了好奇心。如果没有提前给孩子进行教育,手机里海量不健康的信息,就会产生很多不好的影响。


孩子在手机里寻找归属感、价值感、成就感、满足好奇心。当孩子在现实生活中这些需求不被满足的时候,孩子就容易在手机里面找,陷在手机里。


-04-

如何解决手机管理的问题?


手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具体落地到现实中,我们要怎么去做呢?


第一步,看看孩子在手机里,关注最多的是什么?


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孩子在手机里,关注最多的是什么吗?


到底是聊天软件还是游戏还是小说?


首先要明白孩子为什么沉迷,因为每个内容背后的心理需求,都是不一样的。


第二步,看看孩子在手机里找什么,在现实中缺什么?


聊天软件多的,可能需要朋友,需要更多的人际支持;

喜欢玩游戏的,特别聪明,可能需要成就感;

看网络小说的,可能缺乏意义感;

刷社交软件的,可能在寻找归属感;

喜欢淘宝等购物软件的,我们需要看看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是不是很好。



爸爸妈妈需要做的是找到孩子缺失的东西,然后在现实生活中补上这些缺失的心理需求。


第三步,去看看父母自身在精神层面和情感层面欠了孩子哪些“债”。


我之前讲过,在一般情况下,爸爸和妈妈是负责不同层面的引领和养育。


比如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爸爸要起到精神层面的引领;


很多时候孩子缺乏人生意义,没有学习目标就会容易迷失,容易沉迷手机。而关于孩子人生意义这样的精神层面的引领,在家里一般是爸爸负责的。


如果孩子问你,人为什么活着,你怎么回答?

如果孩子问你,人为什么要学习,你怎么回答?


父亲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去解答这两个难题。而这两个问题,不能站在太低太琐碎的地方去寻找答案。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们有没有一个能够激励孩子自觉学习的答案?


妈妈要做的,则是负责孩子的情感滋养。


所以我会强调很重要的一点,妈妈千万不要太理性,不要在家里讲道理。事实上,我接触了很多在早恋和手机里的孩子之后发现,越觉得自己喜欢给孩子讲道理的妈妈,越会把孩子推到早恋和手机里。


这些孩子很痛苦,他们在现实中,本应该在妈妈那里得到的温暖,和情感的满足,都得不到,明知道早恋不好,手机里的很多东西不好,但还是走不出来。因为对情感的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


还有很多情绪不稳定的妈妈,情绪起伏波动太大,也会干扰孩子,让孩子内心浮躁,无心学习。


第四步,行为上的管理,就是制定一些手机使用的家规。


首先,在制定家规前,我们自己内心要对自己使用手机有一个规范。父母自己要看看,我们能不能管理好手机的使用?如果自己都管理不好,那就不要要求孩子管理好。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父母一边打着手机,一边批评孩子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看书。这个就很让孩子疑惑:你自己做不到,凭什么让我做到?所以你说什么,都是不会让孩子信服的。

 

在制定家规时,需要考虑,现在家里有没有家人一起遵守的家规呢?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我们和孩子的沟通怎么样呢?关系怎么样?如果这方面有困扰,也是需要先去调整的。

 

我们跟孩子制定手机使用的规则,一定要在父母自身做得很好,能给孩子榜样以及孩子愿意跟你沟通的基础上。


如果这两点很糟糕,我们要先从这两点去努力。把这两点调整好了,再去制定家规,不要看到文章,就去和孩子说,我们一家人制定个家规,那反而会破坏你和孩子的关系。


最后,我想和大家说的是,孩子的手机使用,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孩子的成长,也是充满了波折和挑战,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请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请千万不要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



忘记在底部留言点赞哦~


编辑墨池   监制昍朤    

声明:本公众号为公益性非官方平台,由台州墨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管理运营

台州墨池:书法考级(回复考级)、网络教育、小程序、收银系统、人工智能标准化建设等

大家都在看







阅读39505
手机 
举报0
关注临海教育微信号:gh_868620bd33d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临海教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临海教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