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成长树
每天读点有用、有趣、有态度的育儿干货
文 | 钱志亮
来源 | 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说起批评,父母都不会陌生。
每当孩子犯错,出现不良行为时,批评就成了父母的一种教育方法。
但是怎样批评是一种艺术,一旦处理不好, 很可能伤害孩子或者不良行为愈演愈烈。
想要做到正确的批评,这三个底线,父母需慎重触碰。
1
对人不对事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父母,批评孩子时,口无遮拦,只顾着发泄情绪,将批评的矛头指向孩子本身,而不是孩子的行为。
比如父母不满孩子学习,说:“你就是笨!”而不是说:“花的功夫不够。”
图片来源:电影《凯文怎么了》
比如孩子做错事撒谎,父母说:“你这个撒谎精!”而不是说:“撒谎是不好的!”
当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应该就事论事,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而不是任性、放纵地指责孩子的人格和品质。
“笨”和“花的时间不够”,"撒谎精”和“撒谎的行为”,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客观评价孩子的行为,孩子还可以去弥补和修正,还可以继续做个好孩子。
但人身攻击,给孩子打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就意味着孩子今后怎么做都于事无补。
2
不注意时间与场合
批评孩子之前,父母一定要注重时间和场合。
古人说,教育孩子有七不责:“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悲忧不责、 疾病不责。”
拿“对众不责”来说,我见过很多家长,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只要孩子让自己不满意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教训一顿再说。
面对这种场景,孩子的第一反应是逃避这个丢脸的情境。
图片来源:电视剧《I'm home》
即使你说的再有道理,孩子也听不见,而且这种方式最容易摧毁孩子的自尊心。
很久之前看过一个报道,一个孩子因为在学校犯了点错,老师把孩子父亲叫到学校。
这位父亲很气愤,当着办公室所有老师的面,一边骂,一边给了孩子一巴掌。
结果到了晚上,孩子迟迟没回家,家人连夜出去找,才发现孩子已经自杀了。
再小的孩子,父母也请给他留点面子。
无论是在亲戚面前、大街上、餐厅还是在学校......人前教子都要慎重。
3
推开、拒绝孩子
曾经在地铁上,看到一小朋友,惹了他妈妈生气,哭着喊“妈妈抱!”
图片来源:电视剧《家政妇三田》
妈妈不停地推开孩子,用充满着拒绝和冷漠的语气地说:“你一个人在这里吧,我不管你了!”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也很常见,孩子调皮,妈妈带着隔离和拒绝的情绪去批评孩子:
“你不是不走吗?过来干什么?”
“你别抱着我!知道你自己错了吗!”
对孩子而言,最令自己难过和害怕的批评,不是打骂,而是父母的不接纳。
虽然,这种方式似乎可以让孩子乖乖就范,但并不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反而让孩子觉得,犯了错,父母不再喜欢自己。
这样的认知,很容易让孩子陷入焦虑。
批评孩子,要让孩子知道,我无条件接受你,我不接受的只是你的行为。
图片来源:电影《玛丽和马克思》
每个孩子犯错后,都希望父母一如既往地爱自己。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知道哪里做错了,如何弥补犯下的错误,并不是单纯地让父母发泄情绪。
批评的原则,是在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进行的,少了这个原则,批评就没有意义。
对孩子的批评有的放矢,孩子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批评之后最好的结果。
*作者简介: 钱志亮,北师大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导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
〖 亲爱的们,看完记得在文末点个“在看“ 〗
大家好,我是小树妈妈,爱阅读、爱分享、更爱家里的两个娃。
创办成长树这个平台3年了,收获了200多万妈妈的关注,现在聚集了一群懂孩子、懂教育、懂心理的宝爸宝妈,每天为大家提供原创育儿好文、精选好物、有声绘本,累计发布了300多篇原创文章。
如果你家也有3-12岁的娃,那咱们就算相见恨晚,现在关注,小树妈妈还有见面礼送给你。
特 别 推 荐
▼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入群,还可以免费获得价值199元的成语课程一份。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成长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成长树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