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真正会养生的人,都只养这三处

作者:十点读书 来源:十点读书 公众号
分享到:

03-25

文 | 物道 · 主播 | 赏新晴

来源:物道(ID:wudaoone)

如果人是一栋房子,那么眼睛是窗户,脑是门户,心是模样。这几样构成了我们之所以是我们的原因。


透过窗,看见世界。有了门户,被世界看见。而心,是一个人灵魂的模样。


富养自己,便是养眼、养脑、养心。


养眼


何谓养眼?是以美好之物滋养自己,让眼中所见皆有美景,让眼睛学会发现美丽。


蒋勋曾有一次到一家公司做演讲。他问在场的人,你们知道公司门口那排树是什么吗?全场哑然。


他们每天都在这里上下班,却没有人看见那排小叶榄仁的叶子很美,“绿色会在阳光里发亮”。


后来蒋勋再去那里,就有个员工和他说:“谢谢你告诉我这件事,我现在下班后会先看看小叶榄仁再回家,所以不再和太太吵架了。”



以美养眼,须得自己去看见美,去感受美。


每天上下班的时候,多看一眼路旁的花草树木,留意生命绽放的美。周末有空时,不是埋头宅在家玩手机,而是去野外走走,去看看展览,去沉浸在美学的世界里。


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美好,从不声张,也不寻求关注,它需要我们去寻找、捕捉、看见。这个过程,亦是在养眼,滋养我们发现美的眼力。


养脑


曾听一位年长的朋友说,以前他们工作累了会想拿本书读一下,当作放松休息。但今天的大多数年轻人是说看书更累,还是玩游戏吧。


这两种方式,倒也不必厚此薄彼。但若从养脑的角度来说,看书会比玩游戏更好。


因为养脑,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了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玩游戏,是那一刻的全情投入,是肾上腺素的升高,获得那一刻的快感。


而阅读,是让我们在思维、知识、观点中碰撞,在千万条路中寻找到自己内心更为认同的那条,并在以后未来的日子里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



梁文道是一个很爱读书的人,有人估算过他大概看了一万多本书了。他读书很多,而且也挑着看,比如这一些报刊杂志讲这个观点,那也要看持不同观点的其他媒体。


因为在他看来,阅读不是为了全盘接受或接纳,而是与不同作者碰撞,理解对方在说什么,从而形成自己的观察与思考方式。


唯有兼收并蓄,方能自成一家。


此处的阅读,也不仅仅指读书,去看更有思考意义的纪录片、视频也是一种深度阅读,也是养脑的一种好方式。


唯有阅读万千世界,方能养脑自醒自省。


养心


说起养心,便想起了诸葛亮的那段话:“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如今,养心须得静。是面对世界浮躁,沉得下来做事情,不去纠结这一刻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而是有着“上善若水”的气质。


陶作家安藤雅信做的器物,常给人一种静气之美。它不争不抢,就是物品该有的样子,与人沉静简单地相处。


但这条路,他走得很长。年轻的时候,他一度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杰出的陶艺家,渴望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与欣赏。他会下意识地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想去迎合那样的审美。


但因为他的桀骜不驯,屡屡碰壁。后来,他去了印度、西藏,学习了藏传佛教,在这一路的修心路上,渐渐发现了自己曾经太过浮躁,却忘记了与自己安静独处,忘记了连接内心。


渐渐地,他不再刻意地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家,而是只专注于做好手上的事,静静地将内心的丰富美丽表达出来,才有了那样静谧且舒适的物品。



以静养心,得让我们先把心静下来,专心于一些事。如果你能找得到能让自己为之热爱一生的事情,自然是好。


如若还未找到,不如每天或每周,抽一点时间,做一些让自己手上可忙、必须专心的事。或者每晚临睡前,独处一下,问问自己今天过得好吗,有什么情绪还在纠结吗,听听自己的心。


静静地给自己一点时间,就当给心一个安静的空间。


生活里总有那么多鸡毛蒜皮,如果我们不对自己好点,不爱自己多一点,怎么对得起亲爱的自己呢?


美以养眼,读以养脑,静以养心,此乃人生三养。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小十点

即可免费收听妈妈秘籍

-音乐&图片-

背景音乐 | 好妹妹乐队《微风曲》

图片来源 | 微博@宅厝

-作者-

物道,使物有悦人之美,人有惜物之心。每天早上8:00,用文字诉说美好生活方式,为你搜罗全世界匠心好物。在这里,找回你想要的精致生活。微博@物道。十点读书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

-主播-

赏新晴,十点读书签约主播。夜色阑珊之时,我给你讲一个故事,说一段心声。微信公众号:听晴声(ID:sxqreading)。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戳阅读原文下载十点读书App,领2019全年好书

阅读39273
养生 
举报0
关注十点读书微信号:duhaoshu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十点读书”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十点读书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十点读书

微信号:duhaoshu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