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若英国硬脱欧,则全球金融风暴或将再度来袭

作者:虎嗅网 来源:虎嗅网 公众号
分享到:

03-2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港股那点事(ID: hkstocks),作者:江湖豆腐,数据支持:勾股大数据。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英国脱欧进程陷入僵局,脱欧问题再度成为影响全球资本市场走势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之一。


3月21日,欧盟同意将英国脱欧最终时间表从3月29日再次延期。


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说,4月12日以前,“全部选项保持开放”,英国政府依然需要在“有协议脱欧”、“无协议脱欧”、 “大幅延期脱欧”或 “不脱欧”之间作出选择。如果英国下议院本周表决通过脱欧协议,则英国可以把脱欧正式日期推迟至5月22日;但如果脱欧协议第三次遭否决,则英国必须在4月12日前告诉欧盟英国人到底有何计划。


4月12日和5月22日这两个时间节点有点意思。


5月23日-26日是欧洲议会选举的日子。如果英国政府决定参加欧洲议会选举,那么需要提前6周正式知会欧盟,也就是4月12日之前必须知会;如果4月12日之前,英国针对不参加选举达成一致,则可以在5月22日之前自由选择何时与欧盟无协议“分手”。


欧盟认为,由于新一届欧洲议会会期将于6月30日开始,所以无论英国怎么选,脱欧这件事都必须在6月30日之前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3月23日,英国爆发该国史上最大规模游行,游行组织者称,已征集400万人的签名,要求英国政府针对脱欧事宜组织二次公投。


然而,照目前的趋势下去,无论延期至何时,恐怕英国都不会达成什么脱欧协议。


1. 英国当初为什么要脱欧?


当代中国人对美国经济的关注度比较高,但对于欧盟的关注度则相对较低,实际上从全球经济角度来说,欧盟依然是三大经济引擎之一,欧盟局势的剧烈震荡对于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依然深远。


自2016年以来,欧盟的头等大事就是英国脱欧问题,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脱欧问题似乎很遥远。


2016年中文媒体几乎集体误判了英国脱欧的形势,以致于很多人在随后的证券、汇率、黄金等各个市场上出现了重大的方向性错误,但以索罗斯为代表的美国投资家们则对英国脱欧问题理解非常深入。索罗斯当时一方面呼吁英国人不要为脱欧投赞成票,一方面又坚信英国公投的结果必然是选择脱欧,于是他在黄金市场做多,同时做空英镑和欧元。


事实证明索罗斯的判断是正确的,他在2016年收获满满,同时还受到了欧洲人的敬重。他在投资决策上体现了高度的理性,同时提前发出警告,让对手盘输得心服口服,大师就是大师啊!



那么,英国人为什么要脱欧?中文媒体当初为何集体误判?美国人为什么猜对了结果?


2016年,英国脱欧的导火索是难民问题和恐怖袭击。


当时欧盟的实际领袖默克尔认为,叙利亚是一个世俗化比较高的阿拉伯国家,难民中有大量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医生等高素质人员,他们可以为欧盟提供廉价劳动力。这个典型的左派幼稚病观点在当时的德法左翼政党中非常流行,而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在这类事情上远没有默克尔那种圣母心泛滥的浪漫主义情怀,因此英国当时坚决不同意大规模引入难民。


尽管英国强烈反对,但德法控制的欧盟决定,以摊派形式把难民分散到各个欧盟成员国,强制执行。如果成员国拒绝接受,那就缴纳巨额罚款。德法的这种做法直接推动了英国脱欧公投事件。


事后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欧洲左翼媒体如何洗地,德国科隆之夜和法国国庆日恐怖袭击等事件确实发生了。难民给欧盟各个难民接收国的治安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并且让各国都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而英国因为脱欧公投结果是脱欧,所以没有接受这种难民摊派,同时也未缴纳巨额罚款。


简单来说就是,在当时的局面下,英国公投脱欧带来了直接的好处,它让英国避免了大规模难民涌入,同时也没有真的缴纳巨额罚款。


但是,难民问题真的是脱欧的主要原因吗?其实不然,这一事件只是英国脱欧的导火索而已,而海洋殖民国家与大陆集权国家之间的差异则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英国地理上虽然属于欧洲板块,但它是个岛国。英国自近代以来就奉行“光荣孤立”和“势力均衡”的外交政策,对于英国来说,一个分裂的欧洲,一个长期纷乱的欧洲对于英国最为有利,而如果整个欧洲是一个统一的国家,那么英国则会压力山大,所以英国一直跟欧洲的大陆国家们都无法真正玩到一块去。


但是,世事无绝对。英国人有一句著名的政治谚语:“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二战之后,英国经济形势每况愈下,迫使它不得不放下身段来寻求融入欧洲大陆,当然欧洲各国对英国的秉性也是非常了解的,所以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的时候,戴高乐坚决反对。可是到了1973年,国际局势又发生了很多变化,最后欧共体考虑再三,同意了英国的入会申请,但是结果1975年英国人就举行了第一次脱欧公投,当时力主脱欧的是左翼工党,也就是当下的“留欧派”。


英国和欧盟之间本就不是同路人,因此英国虽然加入了欧盟,但双方之间的隔阂依然很深。比如欧元诞生之后,英国一直坚决保留英镑,它从骨子里就与欧盟之间相互不信任。


现实层面上,英国人也有足够的理由选择脱欧。


英国是欧盟的主要成员国,作为发达经济体的英国每年要支付大笔资金给欧盟,来帮助和扶持欧盟中经济条件较差的成员来发展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这笔款项随着英国加入欧盟的时间增加而逐步增加。


2008年,英国支付给欧盟27亿英镑;2013年这笔钱达到了113亿英镑。英国每年向欧盟缴纳的费用仅次于德、法,居欧盟成员国中的第三位。这样的巨额支出意味着,英国自身的共同投入以及社会福利保障都在缩水,而这是普通英国人不愿意看到的。


欧洲危机爆发之后,欧盟通过“财政契约”,要求从事欧元交易业务的清算机构只能设在欧洲单一货币区,这意味着大量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将从伦敦金融城转移到巴黎和法兰克福。2014年1月,欧盟开征金融交易税,以虚拟经济为重的英国因此每年又要多支付260亿英镑。这一系列政策使英国从2014年开始,GDP不断走低。


此外,英国境内还居住着大约300万其他欧盟成员国国民,其中2/3在英国工作,在英国人看来,这些移民挤占了英国人的就业机会。


2016年,卡梅伦举行脱欧公投,但其实当时他认为公投的结果是不会脱欧,但没想到玩脱了。


欧洲主流媒体一直宣称脱欧不会成功,按当时的媒体民调显示,脱欧派似乎一直是小众群体的主张,但实际上欧洲传媒主要被左翼政党掌控,这种主观性严重的宣传是导致外界误判的一个重要因素。时至今日,欧洲主流媒体依然认为脱欧派只是“乌合之众”们的一次头脑发热,这就是典型的自欺欺人。


但是即便是这些媒体,它们也承认,当时的公投结果是客观真实的,并没有人作弊。


2. 为什么“脱欧”变成了“拖欧”?


在2016年的英国脱欧公投结果中,脱欧派获胜,但这并不意味着脱欧会很顺利,实际上选择脱欧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


首先,英国脱欧对欧盟是一次重创。



经济上,英国伦敦是欧洲事实上的金融中心。76%的欧洲对冲基金总部设在英国,欧盟国家74%的OTC衍生品交易在英国,55%的PE基金由总部设在英国的公司发起,欧盟养老基金42%的资产来自英国,35%的风投来自英国,美国投资公司在欧洲网点的90%设在英国,更不用提英国GDP占欧盟经济比重近20%了。


政治上,英国是欧盟影响力排名第三的成员国,如果英国脱欧成功,则很多欧盟小兄弟们就要打起小算盘了。如果大家都玩脱欧,那么就意味着全球三大经济体之一的欧盟即将面临解体风险。


但是,英国想成功脱欧也不容易,实际操作中有一大堆现实困难在等待着它。


一个最大的现实障碍就是北爱尔兰问题


稍懂世界历史的人都知道,爱尔兰近代开始被英国占领,一战结束后,爱尔兰趁机独立建国了。但是爱尔兰东北部有六个郡一直是英国移民聚居地,它们没有加入爱尔兰,而是选择了留在英国。地理上,这六个郡与大不列颠隔海相望,所以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北爱尔兰六郡与爱尔兰在同一个岛上,由于历史原因,上个世纪曾经爆发过严重暴力冲突,甚至不断爆发恐怖袭击,成了一个大麻烦,但是到了1993年,欧共体升级成欧盟之后,双方的矛盾得到了缓解。欧盟是一个凌驾于欧洲独立主权国家之上的联盟组织,爱尔兰人与英国人作为欧洲人的集体认同感因之增强,双方得以达成妥协,和平共处。


如果英国脱欧,则欧盟成员国与英国边境线就会重设海关,双方人货往来必须经过检查站,这样爱尔兰与北爱六郡之间必然重建边境线。这可能会将好不容易获得的和平葬送掉。


如果不在北爱六郡边境设墙设海关,则脱欧无意义,因为这里会成为一个关税缺口;如果设墙设海关,则英国要面临潜在的战争风险,因此脱欧对于英国来说,也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2016年公投之后,卡梅伦下台,特蕾莎梅上任,梅姨从前是一个坚定的脱欧派,但她上任之后一直没能解决北爱六郡的问题。


从欧盟的角度来说,当然不希望英国脱欧。对于欧盟而言,最好的结果是英国不脱欧,同时服从欧盟安排,接收难民,缴纳巨额费用,作为交换,英国人可以继续享用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福利。但是难民问题和会费问题都是英国人不能继续接受的,所以双方谈不拢。


从英国的角度来说,最好的结果是继续享用自由贸易带来的福利,同时既不接收难民,又不缴纳巨额费用。但是这种好事全占又不承担责任义务的做法,显然欧盟无法接受。


特蕾莎梅前面与欧盟谈了两次,但脱欧协议草案都被下议院否了(英国的议会制度与美国不同,美国参众两院都很有实权,但英国上议院基本是个摆设,国政由下议院说了算),而且都是以超大比例的否决票否掉的,弄得梅姨一度差点下台。但是老愤青科尔宾关于让梅姨下台的动议也被下议院给否了,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事儿很难搞,梅姨确实搞不定,但换一个人也一样搞不定,这锅谁背都是背,换人不能解决问题。


尽管梅姨自上台以来,就被脱欧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但是,在这场拉锯战中,英国还是获得了不少实质性的利益。比如欧盟难民摊派的事情英国人根本不认账,脱欧赔偿的事情也没实际支付,都是悬而未决,而英国实际上仍然在欧盟内部享有自由贸易权。也就是说,如果能维持当下这种悬而未决的局面,那么对于英国来说则是最有利的。


这显然是一种临时过渡状态,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但对于许多人的人生哲学来说,好日子过一天是一天,到过不下去的那天再说吧。


从这个角度看,英国“脱欧”变成“拖欧”其实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必然,因为“拖欧”是最符合当下英国利益的状态。


梅姨的这届英国政府及下议院似乎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双方都在竭尽全力地表演,表达自己正在竭尽全力的解决问题,但几年过去了,问题的解决方案实际上并没有任何进展。


3. “拖欧”不是一种可持续的状态


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梅姨政府在脱欧进程方面毫无建树,这让她与下议院之间的辩论变得像一幕精心策划的戏剧,似乎是专门做给欧盟看的,其目的就是为了用“打太极”的方式拖延时间,而欧盟也没有好的解决方法,于是默契地表演了几下推手。


然而,天长地久有时尽,问题终究要解决,最终的结果可能会很快揭晓。


关于英国脱欧事件的后续走向,欧洲很多主流媒体认为会二次公投。



上周六3月23日,上百万英国人走上街头参加示威游行,呼吁英国政府二次公投,取消脱欧。游行组织者称,已有400万人签名支持这一政治主张,并称这是英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游行之一。这场游行的主题叫“把它交给人民”。但是“把它交给人民”就能解决问题吗?其实未必,上一次公投就是“把它交给人民”,为什么现在英国人民又不认账了呢?


关于二次公投的提法这几年来一直都不绝于耳,但是二次公投对于英国民主制度的打击将是极其沉重的。


英国政府已经承认上一次的公投是公平公正有效的,即便是最强硬的“留欧派”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上一次的公投无效,那么就同一议题二次公投就显得无理取闹。如果合法合规的全民公投可以推倒重来,那么公投本身的权威性将受到质疑,民主的基础将受到严重考验。


更危险的是,二次公投的结果未必就是留欧,如果二次公投结果又招来一大堆反对派怎么办?再搞三次公投?一次一次投个地老天荒?太儿戏了。现在从欧洲媒体的报道来看,留欧似乎就是英国的主流民意,但实际上上次公投的之前,他们也是这么说的。笔者认为,对于媒体民调这种事情应该看淡,假如民调靠得住,那也不必投票了;假如民调靠得住,英国当初不会脱欧,特朗普都不会上台。


那么如果没有二次公投的话,英国与欧盟之间将会达成何种协议呢?


对此,笔者认为,最终双方都不会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要能达成早就达成了,怎么会一拖三年呢?三年来双方都未达成实质性条款,那么后面达成的可能性更低。


因此,要做好硬脱欧的准备。


4. 结语


英国脱欧事件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原因,主要是各方都不愿意承担责任。


欧盟不想让后世认为是它的强硬态度导致了英国脱欧,因此布鲁塞尔半推半就地一再同意脱欧延期;卡梅伦当年就是因为不想承担责任,才主张公投决定,也就是选择“把它交给人民”,但最终他不愿意承担后果,辞职走人;特蕾莎梅虽然表现得好像很积极地在为脱欧奔走,但没有任何实质性成效,其原因也在于她不愿意承担脱欧带来的严重后果;英国下议院也一样,他们否决特蕾莎梅带来的一切主张,但同时又不提出任何可行性建议,他们只是一味要求梅姨带来新的解决方案,这同样是不负责任的体现;而英国民众在这件事上的立场也是一样的,当公投已经出了结果之后,又不断提出二次公投,这其实也是一种不负责任。


利益各方完全清楚英国脱欧存在巨大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但谁都不愿意为此承担责任,因此都选择了逃避。


然而,世上所有的戏剧,都有落幕的时候,新一届欧洲议会会期将于6月30日开始,这场戏很难拖过这个时点,而从前置条件倒推的话,这个时点还会提前。


如果最终是无协议硬脱欧,则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经济后果呢?


英格兰银行预测,若硬脱欧发生,英国2019年实际GDP将比未脱欧情境下的预期GDP低8%,房价有可能下跌30%,利率则将升至4%。而这还只是经济方面的预测。


自2016年以来,欧盟的政治动荡更是日益剧烈。如果英国硬脱欧,则后续可能会有许多欧盟成员国跟进,那样的话,则欧盟分崩离析都是很可能的。


北美、欧洲、亚洲是全球经济的三极。目前美国经济状况良好,经济增长稳健,而亚洲经济则遇到了一些众所周知的难题,但欧洲的难题比亚洲还要严重。


当年欧债危机,希腊那样的弹丸小国都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而英国的地位和影响力显然比希腊要高出很多很多。2016年英国仅仅是一次脱欧公投就引发了全球经济动荡,而今年进入实质性脱欧环节。如果硬脱欧真的发生,那么无论是证券、外汇、原油、黄金、大宗商品市场,都会遭遇巨大冲击,其冲击力大概率会超过当年的欧债危机,但是现在,大多数中国投资者对于英国脱欧事件的影响还很漠然,仿佛那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


但是,我们的地球其实越来越小,地球村里各国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投资者要高度警惕蝴蝶颤动的双翼。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End




  虎嗅 • 2019「WOW!新媒体营销深度分享会」

  限时团购通道开启啦~ 

 

阅读38948
英国 
举报0
关注虎嗅网微信号:huxiu_com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虎嗅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虎嗅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虎嗅网

微信号:huxiu_com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