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童观察》记者 TT
市场周期十年一变革,即便是抗周期的母婴行业也逃不过这个“魔咒”。十年前,母婴产品销售,顺风顺水,销售火爆,而如今,随着电商、微商等销售渠道的分流,母婴产品销售受到不小的冲击。
市场环境变化,市场竞争加剧,销售渠道的各个环节也各展神通,寻求变革。
坚守优势品类
“洗护和用品品类在门店销售占比较低,门店不够重视,销量提升缓慢。”河南婴特美总经理张永强说道,2018年他感触最深的就是,自己所代理的洗护和用品业绩提升缓慢,部分品牌甚至出现小幅下滑。
但这似乎并不影响张永强对这两个品类的信心,“每个品类都有其自身一些特性,不同的品类操作方法不同。作为用品品类的代理商,因受销售绝对值、消费频次、利润等限制,提供不了像奶粉等快消品类的服务,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我们尽可能把市场动销方案、物料等做好,门店只需按我们的方案配合执行即可,尽量不牵扯门店太多的精力。”张永强说。
婴特美总经理张永强
张永强的“坚守”不是盲目的,他对洗护和用品产品有着深刻的认识。
一方面,洗护和用品品类在门店销售占比虽然不是最大的,但一直相对稳定,而且能够增强消费者和门店的互动和黏性,提升门店竞争力和利润,门店也要重视起来。
另一方面,洗护和用品入市门槛相对较低,每年都有很多的品牌进进出出。低价格、低折扣等林林总总,店面花了眼,消费者更是无从选择。“做为代理商,我们能做的就是坚守品质底线,坚持长线战略,优中选优,为合作伙伴提供可靠的、高性价比的优质商品。”
“洗护和用品也是门店非常很重要的品类,虽然暂时遇到一些瓶颈,但我相信只要大家都重视起来,还是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消费者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理性,而且,我们代理的品牌都是经过市场检验的老品牌了,市场认可度会越来越高。”
开始布局新品类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一成不变一定会被淘汰,张永强在做好原有代理产品的基础上,也在寻找新的增长点。
通过数据分析,张永强看到,当前在门店中上升最快的品类非营养品莫属,其次就是辅食,应该算是母婴行业新风口。
在中童传媒举办的首届中国营养品发展论坛上,各个区域龙头母婴连锁曾深入研讨过营养品的发展趋势,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营养品是母婴门店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未来也会调整营养品在门店的占比,有望成为母婴门店“第三品类”。
能够看到,营养品在河南销售上升势头迅猛,很多门店都做为主推品类,而且是全员主推,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过火”的局面,部分门店营养品销售占比过高,店员过分夸大营养品功效,引导消费者盲目购买,不利于营养品类的健康长线发展。
而辅食在河南母婴门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宝宝食用辅食的比例还有待提高,消费者对辅食的作用和认识还不够,虽然销售在逐年提升,但绝对值还不够大,市场教育和引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将密切关注营养品与辅食,已经做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要组建新的快销品类的销售团队,寻找合适的合作品牌。”张永强说。
要么不做,要么做好
不过,张永强虽然需要扩充新的品类来弥补利润空缺,但他并不急于落地,因为他深知当前营养品和辅食市场乱象严重,“而且,其中的水还挺深。”
在一个行业在刚刚兴起之时,往往都是参差不齐的供应端先蜂拥而上,在“泥沙俱下”的初期阶段,稍有不慎便会卷入风险。
而保健品一直以来都被很多不法商贩败坏了名声,如今,保健品与营养品的界定一直不清晰,门店在前期做了很多的消费者教育后,才有今天这样的接纳度。
而现在门店为了卖出更多产品,也开始没有底线起来,甚至在孩子发高烧的情况下,强推孩子父母购买益生菌给孩子服用。
导购为了高提成,当有顾客进店时,也会首推高毛利营养品。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营养品都被神化,往往被误导可以代替药物食用。
导致这种情况发生往往是因为店铺没有风险意识,所以张永强认为,门店需要新的增长点,门店老板的导向观念是极其重要的,品类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销售渠道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情,才能更良性的发展。
所以,他在等待一个他认为较好的时机。
去年,营养品与辅食都被列入了国家整顿的范围,市场情况也逐渐规范,“此时加入,有利于自身良性发展。”
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好。张永强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长线思维,而产品的品质一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只有好的产品,才能让消费者产生消费,并提高复购率,增加消费者信任度。”
因此,他给自己定了一个标准,谨慎选择合作伙伴,品质第一,良性发展。
坚持做一件事情是不容易的,必须要有长线思维,张永强说,“无论如何,要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产品品质放在第一位!”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中国婴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中国婴童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