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滴滴再出命案,这次没人关心死者

作者:飞碟说 来源:飞碟说 公众号
分享到:

03-26

滴滴又出命案了。


说到滴滴命案,相信许多人的第一反应还是去年两起滴滴顺风车的杀人案。


2018年5月,郑州21岁空姐在下班途中,乘坐滴滴顺风车遭到司机的残忍杀害;


2018年8月,网传乐清一女子乘坐滴滴顺风车后失联,很快警方就宣布,女生已死亡,犯罪嫌疑人正是滴滴顺风车司机钟某。


一年两起顺风车杀人案,让滴滴成为众矢之的,顺风车业务的安全性也遭到网民的质疑,很快滴滴就在官方微博发布道歉声明,超过30万人在评论区表达了自己的愤怒,整个互联网上吐槽、抨击滴滴的文章更是不计其数。



最终,此事以滴滴宣布无限期下线顺风车业务,全公司进行安全检查而暂告一段落。


但就在前天晚上(3月24日),湖南省常德市“鼎城警事”在微博上发布警情通报称,当日凌晨,常德市江南城区发生一起命案。


但这次遇害的不是乘客,而是司机,和乘客遇害评论超过30万条相比,此事的评论量还不到1000条,只有670条。



根据死者家属向记者的描述,只是文字表达就让人胆战心惊:“车上全是血,但姐夫(受害者陈某)身上一点血都没有了,左手臂上的肉也被割走一块,他被连砍七刀,刀刀都是致命的地方。”


事情发生在3月24日凌晨,因为周末,所以打车的人比较多,平时八九点就收车回家的陈某,便想着多跑几单,多挣俩钱,好早日让老婆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可惜,那竟成了他接的最后一单。


杀害陈某的不是别人,正是乘客杨某,连砍司机陈某七刀,刀刀致命,难道是两人曾有什么过节?否则怎会下如此狠手。


是因为陈某(司机)载杨某的过程中,为多挣钱绕了远路?又或是因为两人在车上发生了口角?


都不是,根据据杨某自己的供述,只是因为自己悲观厌世,早有轻生念头,当晚精神崩溃所以将司机陈某杀害,司机陈某被害,只是杨某报复社会的牺牲品。


陈某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辛苦工作换来的竟是残忍的杀害,去年十月,为了养活一家人,陈某分期付款买了辆二手汽车,开始专职做滴滴司机。


按照规定,每个月要还2800元,截止出事还差7个月,为了多挣一点钱,陈某就趁周末多跑几单,本以为再坚持一段时间,自己就能还完贷款,本以为自己接完这单,就可以回家陪老婆孩子,但可惜,陈某再也等不到和家人的团聚。


遇害者陈某家属


按理说,“滴滴”、“杀人”,这样的新闻本应该引起广泛讨论,但吊诡的是,如果不是特意去搜索这件事,很难看到相关的讨论,中午吃饭和同事讨论此事,也无一人知晓。


难道只因为受害者是滴滴司机,不是乘客就无人报道?只因为受害者是男性,不是女性就没有关注?答案不得而知。


有网友就一针见血地吐槽道:此事角色一换,评论过千,性别一换,评论过万。

如今,对流量的畸形追求,已经让一些媒体人把流量看的比真相更加重要,甚至比心中的正义还重要。


一些事情,即便他们内心认同,但这件事情的流量不高,就选择沉默。


而一些事情,哪怕他们知道存在一定的风险,知道很可能给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但因为巨大流量的诱惑,还是会去做。


前几天,埃航空难导致机上157人全部遇难,包括8名中国公民,本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但事情发展到最后,实在让人生气。


8名遇难同胞中,其中一位是来自浙江的22岁中国女大学生,毕业后和男朋友约好,一起去非洲旅游,看长颈鹿,一时间,所有对埃航空难的报道,全都集中在这个22岁的女大学生身上。



吸睛的“女大学生”、“看非洲长颈鹿”等标签,瞬间就引来了大量的围观群众,而为了进一步获得流量,不少媒体公布了女孩生前就读的学校。



我就纳闷了,女孩生前在哪里读书跟遇难的关系有多大?难道不公布这些信息,新闻就不能正常报道?


当然,可能一部分媒体是想通过更详细的信息,把女孩描述的更加立体,更加真实,从而和空难形成对比,引起大家惋惜,哀悼。


但公布遇难者微博,将其本人照片未经任何处理放在互联网上传播又是因为什么?


就在女孩微博被公布的短短几小时内,女孩微博就涌入了成千上万人,虽然大多数人都对女生的遇难表达了惋惜,但一些刺耳的声音还是出现在评论里。



更多的污言秽语我就不放了,实在令人作呕,女孩怎么也想不到,花自己的钱出去旅游,在一些人眼里就成了“约P”,更没想到的是,自己的遇难,在一些媒体人眼里,不过是一波又一波的流量。


在国外,女孩遭遇空难,而在几千公里外的祖国,女孩也没能躲过舆论的二次伤害。


类似的报道方式,想必每一位读者都有感触,前两次滴滴女乘客遇害,网上也流传出不少受害女孩生前的照片,甚至是残忍被杀害的照片,又或是车祸类新闻,也一定会放大“宝马”、“豪车”的字眼,刺激着用户的神经。

去年,滴滴女乘客遇害一事,全网指责施暴者,痛批滴滴公司,如今,当滴滴男司机遇难,却鲜有几家媒体愿意站出来发表意见,表达惋惜。


而更滑稽的应该是今年3月发生的一件事。


3月中旬,广州一名25岁的女子乘车被司机强奸,并遭到残忍杀害,在事情还没调查清楚前,微博上就开始流传其该女子被滴滴司机奸杀的新闻,其中不乏一些网络大V的煽风点火,声称一定要为女生讨回公道,一时间,滴滴又被推上风口浪尖。


但很快,当地警方就辟谣称,作案的是一名出租车司机。



从理论上来说,这些人的呼吁应该继续进行下去,但当警方公布嫌疑犯是出租车司机后,那些指责滴滴的自媒体博主和大V,全都消失不见了,难道就因为施暴者换了身份,受害者就不值得他们发声了吗?


或许你会说我是在给滴滴洗地,但老实讲,没空替它洗地,只想用数据来说话。


2018年9月20日,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网络约车与传统出租车服务过程中犯罪情况》专题报告。


数据显示, 2017年传统出租车司机犯罪数量是网约车司机的9.7倍,传统出租车司机万人案发率更是远远高于网约车司机万人案发率,达到13倍。


Ps:万人发案率=案件数量/司机人数(万人)。



所以,从数据上来看,网约车远比出租车更安全。


不仅如此,从安全的功能来讲,网约车也比出租车更加完善,比如行程分享、一键报警、紧急联系人、实时位置保护、行程录音保护等等。


这些实实在在的安全措施,普通群众不了解,难道媒体人在调查后也看不到吗?


杀人这种事情,本身就很特殊,也非常极端,只能做到预防,想要完全消灭谈何容易,即便是一个国家的司法体系再完善,还是无法阻止穷凶极恶事件的发生,何况只是一家企业呢?


我们必须承认,滴滴在保护用户人身安全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但把打击罪犯,要求乘车“零事故”的期望压在一个企业身上,未免有些苛刻吧。


毕竟,就像前几天我们转载的迷奸药一文,作者挪威就说


“有些恶,潜滋暗长,土壤是人性,而人性,改变不了的。”


人性不能改变,我们也很难预测罪恶发生的具体方式,但作为媒体,基于事实报道的底线不能突破,唯流量至上的单一价值观也应该被摒弃。


当然,你或许会说,滴滴乘客被杀能引起广泛讨论,但滴滴司机被杀无人问津,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乘客,但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是司机。


虽然我能理解这句话的逻辑,但并不能认可,因为这样做,长时间下去只会加大两个群体之间的矛盾,最终受伤害还是所有人,就比如现在的医患关系。


每一个群体都会有好人,也会有坏人,当我们评论一件事时,如果习惯性地给不同群体贴上不同的标签时,只会离真相越来越远,只会增加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成本,最终受伤害的还是自己。


所以,最后想对每一位读者说句话:希望大家看新闻时,适当丢掉一点感性,用理性的思考,去听听不同的声音。


去年,我在微博上写下这样一段话:理性很容易接近事情的真相,但很难满足众人的期望。



其实不少媒体还是很负责任的,也会很理性地就客观事情进行分析,但读者并不买账,因为他们所说的真相和读者希望看到的不一样,反而是那些撩拨情绪,迎合读者的文章能够受到追捧,长此以往,越来越多敢说真话,还愿意分析真相的媒体就会被迫消失。


所以说,在看待一件事时,烦请大家冷静一点,再冷静一点,让理性追上你思考的脚步吧。

往期

精彩


太容易被追到,就会不被珍惜吗?| 敢问敢答


懒惰,才是推动科技进步的第一动力啊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节目

阅读40105
举报0
关注飞碟说微信号:feidieshuo9527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飞碟说”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飞碟说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飞碟说

微信号:feidieshuo9527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