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广州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数据都太难看,与其GDP总量、全国三大门户枢纽和一线城市的地位似乎完全不符。但是真相是这样的吗?
随着2018年各城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公布,广州又一次被推上了是否还是一线城市的强烈质疑和争论。
01
财政收入与经济落差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衡量一个城市的财政支配实力。从公布的数据看,广州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2亿元,位列全国第8。
这个数据不但远低于北上深,连重庆、苏州、天津和杭州也力压广州,其后的南京、成都也以百分之十几的增长率在追赶。一时间,广州已经沦为二线城市的言论似乎坐实。
衡量一座城市的经济实力,最直观的看GDP总量。2018年广州GDP达22859亿,排名第4,在2017年以前更是霸占第3长达28年之久。这无疑是奠定其一线城市的经济基础。
但是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看,广州财政地位怎么看都好像与GDP排位不太对的上啊,是GDP含金量太低?还是广州在一直夸大GDP数据?
诚然,每年广州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数据都太难看,与其GDP总量、全国三大门户枢纽和一线城市的地位似乎完全不符。
但是真相是这样的吗?
02
复杂的财政分配体制
我国的财政分配制度极为复杂,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开始分灶吃饭,实行分税种中央与地方分级征收截留。
一个城市的财政收入主要看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以及税收返还和地方上解。
经过多次改革调整,目前中央与地方的划分收入主要“四税”的税收比例是固定的,增值税(营改增后50%)、消费税(100%)、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均60%)。但是省一级的财政分配却并不统一,笼统说分为二级财政和三级财政。
我们看看国内一些主要城市财政划分比例。
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京沪津渝+深圳、宁波、大连、青岛和厦门。这类城市属于或相当于省级经济管理权限,为现行财政制度的最大受益者,一直以来税收只需上缴中央。
不难发现,就算是GDP总量排在40多名的厦门,由于计划单列市的光环加持,在一般预算收入也能挤进全国17名。
然而,在省会城市和普通地级市却有很大差别。上表可以看出,广州属于三级财政,除了上缴中央的税收外,增值税需要上缴省25%,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均需要上缴省20%,“四税”之外的土地增值税还要上缴省50%。
由此可见,广州被抽血相当严重,2018年上缴广东省的税收900多亿。每年省两会,都会有委员为广州的财政上缴比例问题呐喊。
除广州外,成都、长沙、西安、长春、昆明、石家庄等省会城市也是三级财政体系,均需要按比例上缴省,但比例却低于广州。而广东省(除深圳)的城市除了增值税和所得税上缴省外,还需要上缴50%的土地增值税。
杭州、南京、武汉、苏州、沈阳、郑州等城市属于二级财政,无需上缴到省,地方自留税收比较多。
我们返回第一个表看看2018年一般预算收入前20的名单,仅有广州、成都、长沙和合肥需要上缴省(分别是905亿、354亿、118亿和58亿)。
这就可以看出为什么公布的广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低于这些城市的主要原因。
我们知道,一般统计部门公布的财政收入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这是地方能够实实在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银子。
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我国的财政体系。
一是全口径的财政总收入,包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土地出让收入在这)、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和 社保基金等财政专户管理基金预算收入,以及体量非常小的预算外收入(各地统计口径略有差别)。即:
| 全口径财政总收入= 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财政专户管理基金预算收入+其他
二是在4大预算收入中,我们一般说的财政收入是公共预算收入,其他三大预算收入不列入我们常常理解的财政收入,因为都有比较明确的用途。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在公共预算收入中扣除上交中央和省部分的税 加上 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得到,可以简略理解为: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公共预算收入(总的税收+非税收入)- 上解收入(即上缴到中央和省的收入)+ 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
为了更好比较,根据统一口径重新统计包含上缴省的税收,我们发现, 2018年广州市含市上缴省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536.8亿元,仅次于上北深,高于重庆、苏州和天津,甚至远远高于杭州。
这样同口径统计,连东莞佛山也闯进前20了。
其实,从财政总收入来看,广州也是远高于杭州,甚至是武汉、宁波的2倍。2018年,广州的财政总收入合计达到6205亿元,而同期杭州财政总收入3457.46亿元,宁波财政总收入2653.3亿(PS:深圳财政总收入约9102亿,深圳财政确实强大,深交所和深圳海关功不可没!)。
可以看出,广州的财政实力与其GDP总量、一线城市的地位仍然相符,那些叫嚷着杭州已经超越广州的新一线“北上深杭”追随者可以歇一会了。
03
真正有担当的“带头大哥”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率先发展,已经成为了全国经济最发达、市场成熟度最高的地区。但是,同在广东省内的粤东西北非珠地区,多年来不断输送劳动力、资源等建设珠三角,自身发展却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距离广州市大巴2小时、高铁1小时生活圈的非珠城市云浮,2018年GDP仅仅849亿。要知道,江苏最落后的城市宿迁GDP也达到2750亿元,这放在广东21个城市里可以排在11位。
2018年广东有8个城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到100亿,说实话,仅几十亿的钱还不知道够不够政府日常运作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发工资。
我们去到非珠的一些城市看看,发现像回到90年代或去到西部县城一样,那种扑面而来的气息,难以想象这是号称GDP总量高达9.7万多亿全国第一的经济大省。
这些地区,就是我们要精准扶贫的地区:
为此,我们虽然知道广州其实“身价不菲”,但是为了照顾非珠地区,广州拿出了三分之一的钱给到省里去帮扶。
而深圳是计划单列市,拥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财政直接与中央挂钩,省对其财政税收没有干预决定权。要说帮扶非珠地区,主要还是靠广州和东莞、佛山等发达城市,而广州占到总量的一半。
广州历来是华南地区的龙头,传承着包容开放的气质。
04
两难之境
不过长期如此的付出是否已经对城市发展构成了负效应?2018年广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23亿元,已经是入不敷出。
政府日常运作、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人才引进等等都需要政府口袋里有钱,近年来广州在这些方面花费远远落后于深圳。
就拿人才引进而已,本科毕业入籍深圳,市层面即可补贴1.5万(硕士3万),各区层面继续补贴1.5万(各区略有差别),而广州什么都没有。这对刚毕业的大学生吸引力多大啊。
深圳公租房不用收入界定,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可以分配,而广州需要证明你很低收入、需要比汽车摇号还难得多的等轮号。
深圳在教育和医疗等更是大手笔,不断地缩小与广州的差距。
所以,广州面临着两难之境。
如果调整降低上缴省级税收,缺少省的转移支付帮扶,粤东西北很可能连公务员工资都发不出。唇亡齿寒,一直拜广州为大哥的粤东西北如果衰败,对广州、对广东都没有什么好处。只有大家好才能共赢。
但,如果一直按目前的财政分配比例,广州在花钱做事上不免畏手畏脚,错失很多机遇,也会慢慢降低城市竞争力。
对广州而言,未来路怎么走?问题似乎难以回答。
以上统计数据来自各地官方统计网站、新闻报道以及专题信息。
- END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新财富杂志2019年3月刊
《第十二届新财富中国最佳投行·
头部化生存》
(点击海报可直接购买,下单请备注邮箱)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新财富杂志”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新财富杂志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