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差别杀人最可怕。
2018年6月28日和10月26日,在重庆某幼儿园和上海某小学,相继发生砍人事件,遇难者全是尚未长大的学生。
上海某小学,两名儿童被砍身亡
2013年6月7日18点22分,厦门BRT快1线突然起火,47人死亡;2017年1月5日早上7点,银川301路汽车就被大火吞没,17人死亡。
若你搜索“公交纵火案”,能发现在广州、贵阳、杭州、成都、宜宾等城市都发生过类似案件。这些案件直接促成了“公交地铁安全员”职位的产生。
罪犯对无辜的人下手,对手无寸铁的小孩子下手。
现在,若我说,想请认真负责的律师为罪犯辩护,你会怎么想?
若我说,想请最具公信力的媒体去调查罪犯暴行的成因,你会怎么想?若我说,不光要做精神鉴定,还要给罪犯看心理医生,你会怎么想?
你可能想撕碎了我。
在台北电影街的一家影院里,一名持枪歹徒对观影人群进行扫射,导致9死21伤。是台湾省5年来死亡最多的随机杀人事件,也是电影街首次致命袭击案,史称李晓明杀人案。
有个叫王赦的律师,宣布将担任被告的辩护人。
他的下场是,遭到家属泼粪,在网络上引起公愤,被称为“屎尿人渣代言人”。
这个极具真实感的情节来自于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这个与公众情绪相左,又与传统“道义”相悖,更对受害者家属造成“二次伤害”的事件,作为统领全剧的开篇,确立了本剧对“善恶是非”重新考量的主题。
▼
该怎么形容这部剧的好呢?
它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找到了能将二者力量都发挥到最大的结合点。
它的厉害之处在于对现实事件的精准选择、精准刻画,在理性的命题中充分利用了情感的力量,讲故事伏线千里、剧情掌控能力一流。
豆瓣9.4,没水分。
致力于突破台湾省电视剧题材的公视与HBO亚洲、CATCHPLAY联合推出,两届金钟奖得主吕莳媛编剧,贾静雯时隔15年再次主演台剧
本剧的全部内容,都是以李晓明杀人案为中心辐射出来的。辐射面之广,几近形成了一个圆。
社会上与这些重大事件关系最紧密的,是什么人?
媒体和律师。
前者不光为公众提供认知的渠道,还能引导认知的方向;后者有能力在各种意识形态之外,以法律制约道德。
《我们与恶的距离》跟这两个行业关系紧密,尤其是前者。这剧很辛辣,什么都讲得入骨三分,在李晓明杀人案为中心的叙事中,通过对SBC品味新闻台的描写,顺手就展示了一幅当代媒体乱象。
本剧想表达的东西,都体现在了新闻台的日常工作中。
李大芝是SBC品味新闻台助理编辑。她二十岁出头,长发遮住了半张脸,话少,不怎么跟人打交道。在新闻系读书时,还差半年毕业却办理了退学,问她只答“家里有事”,再细问,竟然父母全部车祸而亡。
可一下班,她第一件事就是给妈妈打电话。
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李大芝就越显复杂。她看似内向,无甚主意,其实很能干,危难关头立了大功,打破了新闻台升级为正式编辑的速度纪录;还怀抱有新闻理想,选择编辑而不是记者的原因是,编辑更能让大家看到世界的原貌。
当主编反问她“你真的觉得编辑能让观众看到世界的原貌?”她答道:“不能,但这是编辑应该努力做的。”
但实际上,这样的想法还是过于理想。在成为正式编辑后,这种理想就和现实发生了更猛烈的碰撞:她选择的新闻头条被主编直接毙掉。
她的头条是:主计处薪资新低,而前一天的头条是:店员被客人破奶茶砸头。
主编乔安姐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更吸引人眼球的标题与选题。比如,编辑提出的报道题目是“代驾撞死女大学生”,乔安会问是哪所大学的,然后改成“撞死高材生”。
在吸引人眼球上,高材生当然比大学生更胜一筹。
这种报道在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是,上海踩踏事故中遇难的大学女生,不仅被媒体起名“复旦才女”,其身穿汉服的自拍照也成了报道标配,这张照片还引起了一波流言,一些无良知的媒体竟然报道她是因为穿汉服参加跨年活动,引起围观造成惨剧。
滴滴空姐遇难案,某无良公众号突破媒体人下线,用“吃死人”的方式消费死者。
不只在标题上更耸人听闻。
在一期新闻的播报之中,其它电视台突然插播普吉岛爆炸的快讯,这下子品味电视台导播间里的所有人都坐不住了,一时间整个编辑部都在确认消息。眼看一个个电视台都在报道此事,乔安姐也下了命令,开始播报此条新闻。
播完不久,普吉岛官方就发布了辟谣公告。
乔安姐懊悔不已,明明知道有蹊跷,国外媒体没一家报道,还是着了“快即是赢”的道,下属却宽慰道:“反正假新闻又不是头一次,习惯就好。”
回想起去年9月,朱旭老爷子去世的消息铺天盖地,各大新闻媒体均有报道。北京人艺发布声明,才止住了谣言。
为什么病重被报道为去世呢?因为媒体对于“抢新闻”的狂热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他们不惜守在姚贝娜的病房外,等待她死亡的消息。
乔安是新闻台的主编,她的选择能体现出当代媒体的价值判断标准:收视为王,流量为王。
但在她身上能看到一些媒体人的坚持与责任感。歹徒闯进幼儿园,挟持8名幼儿当人质时,她的人马最先到了现场,却没有连线直播,只因她坚持:“在确认小朋友安全前,是不会直播的。”
《我们与恶的距离》也交代出,乔安所执行的判断标准,多有无奈。高层会议上,业务部不断提出要求,步步紧逼新闻部,考虑到收益,乔安不得不做出让步。
▼
说到这,是不是没看出来本剧以李晓明杀人案为中心?
李大芝和乔安,正是此案的加害方和受害方。
李大芝是李晓明的亲生妹妹,而乔安的儿子,是九个遇难者之一。
乔安以前对待下属态度很好,在儿子死后性情大变。她无法面对儿子死亡的事实,把所有力气都扑在了工作上。与丈夫濒临离婚,不受小女儿待见。
李大芝,原名李晓文。她的退学、沉默,都和哥哥的案件有关。在品味新闻台工作之前,她有两年的消沉期,在家里昏沉度日,不出门,不洗澡。
本来做着小买卖的父母,一个终日酗酒,一个憔悴不堪——关了小饭店,卖了房子,赔偿受害者家属,跪下给他们道歉。
直到有一天,妈妈拎着她去洗澡,给她改了名字,从此再不联系。
本剧在表明,不是所有杀人犯的父母都是禽兽,不是所有犯罪的成因都可以用“不负责任的父母、不愉快的童年”解释。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像滴滴空姐遇难案中,嫌犯的父母那样自私自利。
真正不顾偏见去追寻真相的,是律师李赦。
他不是要替李晓明开脱,而是要查明真相,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他希望舆论给征服压力,让李晓明在被执行死刑前,有足够的时间做调查。
于是他找到了在《先驱报》工作的受害者家属,希望对方能够去深入调查李晓明及他的家庭。
《我们与恶的距离》好就好在,明明是特殊事件中的特殊人群,但却都让人感到是真实的、与普通人之间的共性大于特殊性的。编剧的功底很强,在简单对白中,就能体现出极其自然,又带着各自立场的态度与情绪。
这位在报社工作的受害者家属,知道这种悲剧在世界上天天发生,仍然不愿去客观、深入地了解加害人及他的家庭。
“我不是上帝,我没那么伟大”,“我是受害者家属”。
世界上本没有那么多内心强大的圣母存在,这是正常人最合理的态度。只是作为报社的媒体人,他应在社会责任感与个人情感上找到平衡点,去引导公众关注事实,去制约公众的过度情绪化。
▼
尽管剧名带着“恶”的字样,尽管时时刻刻都有着“是非善恶”存在,却没有任何“审判”。《我们与恶的距离》在反思“道德”、“司法”、“人权”、“舆论”等命题,但比这更重要的是,它始终带着慈悲心,去了解每个人的境遇。像个阴阳互化的太极图。
它冒险告诉你:善与恶不是绝对的。
剧中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恶,就连扫射无辜人群的李晓明,也在跟律师说“不要骚扰我的家人”时,显露出一丝善意。
李晓明为什么会杀人,是全剧等待解释的问题。我们已经看到,李晓明的父母不算坏人,妹妹更不算坏人;受害者及家属,则更为无辜。他们的悲剧,是相通的。
在真相水落石出之前,剧中设定了一个“变态”闯入幼儿园的案件,让大家明白全面看问题的重要性。
你看着他一步步走入疯癫,只想解决他的心理问题,不会觉得他是个坏人。
就算一时间全世界都有了统一的善恶标准,对加害方口诛笔伐,善与恶,也不应该是绝对的。《我们与恶的距离》试图引起你的反思,让你产生先去尽可能全面认知再做评判的良知。在新媒体以更迅猛更吸引人的方式席卷网络时,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显得格外重要。
一不留神,你就成了帮凶。
[搜索]中把叶蓝秋推下楼顶的,是一个个只看到片面便开始攻击的网络暴民。有责任感的媒体应该去努力让公众看到“世界的全貌”,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有责任感的律师,应有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孤勇,阻挡舆论干预司法。
《我们与恶的距离》中,没有公众的角色,公众的角色由我们这些观看者担任。在从不同角度了解这个事件时,我们的认知和观点都会产生变化。
本剧是非观的传达,不是说教,不是蜻蜓点水的,不是高屋建瓴的,而是深入到各方的境遇中去,用最合理最具体的事实、情感说明,在这场悲剧中,每个无辜的人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全都是被害者。
预防永远好过善后。
预防最好的办法,就是去了解它是怎样发生的。
▼
你见过哪些煽动情绪的报道?
请到文章末尾评论区留言
与更多影迷分享你的观影感受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看电影杂志”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看电影杂志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