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国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如何节能减排成为了很多车企在研新发动力总成时需要考虑的头等大事。三缸发动机现在如雨后春笋版的不断涌现出来,就是因为它成本低、研发周期短又能满足排放法规的优势。不过,还有一些车企它们应对节能减排的办法是将原有四缸发动机的热效率做到极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热效率这个话题。
什么是发动机的热效率?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化学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来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曲轴旋转做功。但是热能在转化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定的损失,包括机械损失、排气热损失、冷却热损失等。发动机有效功率的热当量与单位时间所消耗燃料的含热量之比称为热效率。目前全世界主流的发动机热效率在30-38%之间,个别发动机热效率能突破40%。那么热效率越高的发动机是否就越省油呢?
在这里我们先给出结论:从理论上来说是这样的,但是影响发动机油耗的因素有很多,所以不能简单的认为热效率越高的发动机就越省油。
举个例子,以使用33%热效率的汽车来说,改用40%的热效率后,它的燃油经济性可以降低15%~20%,即以一年行驶15000公里的汽车计算,使用热效率40%的发动机后,一年平均能省200升汽油。同时,热效率越高,还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表现。
不过汽车的油耗除了跟发动机的热效率有关,还跟汽车的排量、质量、风阻、轮胎宽度等很多因素有关。如果一辆汽车发动机提高了热效率,但是车重增加也不见得省油。
大众新1.5T发动机即将国产!热效率高达37.5%
据悉,一汽-大众将在成都发动机工厂投产全新一代EA211 1.5T Evo发动机,届时现款1.4T发动机将陆续停产。而现在搭载1.4T的大众车型如速腾、高尔夫、迈腾、探岳等车型也将搭载更先进的1.5T发动机。
这款1.5T发动机搭载了众多在业内领先的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技术配置,包括12.5:1的高压缩比、可变几何截面涡轮、喷射压力达350bar的燃油喷嘴以及能提高燃油经济性的米勒循环等。众多技术“加持”使得这款1.5TSI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37.5%,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其实这款发动机早就已经在大众海外的车型上搭载了,之所以没有引入国内,是因为国内版本1.4T在以前的排放标准下,动力性能以及燃油经济性表现都非常不错。而现在国六排放来势汹汹,这款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的1.5T发动机才姗姗来迟。
动力方面,相比1.4T发动机,新1.5T发动机低功率机型峰值扭矩降低25Nm,最大功率则保持一致,均为96kW;而高功率机型110kW的最大功率、250Nm的峰值扭矩则相同。虽然从参数方面来看,这款1.5T发动机没有太大的提升,但是全新1.5T发动机有着更早的最大扭矩输出时机(从1300rpm转速开始,1.4T则为1500rpm),而最大扭矩输出范围更广(1.5T:1300-4500rpm,1.4T:1500-3500rpm),因此,从实际的使用的角度,更早和更宽泛的最大扭矩输出使得全新1.5T更接地气。
并且这款1.5T的发动机在燃油经济性上能提高近15%。对比搭载1.4T动力的国产全新Q3以及搭载1.5T动力的海外版Q3,两款车型最低油耗相差0.7L。
不用三缸,照样达到排放标准!
对于大众而言,排放门事件的影响依旧存在,虽然这只是柴油发动机上的问题,但是大众在排放这件事情上却容不得半点马虎。在应对中国严苛的国六排放标准时,大众也并没有像很多厂商一样简单粗暴的使用三缸发动机,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大众对于中国消费者对三缸发动机的接受程度持保守态度。
当然除了大众之外,还有很多车企也通过提高发动机热效率的方法来应对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比如丰田基于TNGA平台下打造的2.0L和2.5L发动机,引入高速燃烧的理念,增加进气气门以及排气气门的夹角,进气歧管优化设计,以提高空气流速,提高燃烧效率;实现超高的压缩比、排气歧管一体化等等来实现。使这系列的发动机热效率可达到40~41%。
而马自达在今年即将上市的马自达3上也应用了一台热效率高达50%的创驰蓝天发动机,它们的做法是采用了阿特金森循环,在原有的奥托循环上推迟了进气门关闭的时间,使膨胀比高于压缩比,在同样的压缩行程下,膨胀行程的增加可以获得更多的有效功。而在最新的创驰蓝天技术中,马自达在汽油发动机中模仿利用了柴油发动机特有的压燃点火方式,在原来基础上再次提升了压缩比,获得了更好的发动机热效率。
我们能看到这些黑科技满满的四缸发动机确实是车企花了大心血打造的全新力作,其研发成本也跟那些“赶工上架”的三缸发动机不同。当然我们也并不是不支持三缸发动机的发展,毕竟小排量是未来汽车动力的发展趋势,市场上也有很多优秀的三缸发动机作品。我们只是认为那些抖动抑制不过关、噪音过大、动力羸弱的三缸发动机不应该顶着要节能减排的帽子来糊弄消费者。毕竟要做到满足排放标准除了三缸,还有48V轻混、闭缸技术以及提高热效率等多种方法。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车早茶”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车早茶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