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发布《千禧一代:中国00后群体研究报告》。
核心发现:
00后成长在鼓励创新和自由的环境中,这一代人的创造力将远超之前的任何世代。
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使他们无论在性格还是消费上都呈现专属特征。
他们形成独立自主的性格。
受媒体和市场影响,00后开始与成人世界无缝对接。
学习成绩已不是00后家长关注的重点,未来00后之间的竞争将是特长与眼界的竞争。
00后的性别归属意识非常强烈。
00后父母的教养职责明确,父亲参与意识提升。
00后虽衣食无忧但消费仍富理性,他们逐渐参与到家庭消费决策中来。
他们的互联网基因与生俱来,但触网缺广度
00后的小时代
他们出生在人口红利时代
人口比例下降,家庭规模缩小
人口中儿童比例下降,00后一代个体所享有的资源较90后和80后有所增加。
家庭规模持续缩小导致00后在家中的被关注度上升。
高关注度,高曝光率,待贴标签的一代
媒体关注度井喷;社会争议不断;世代标签尚未有定论
互联网低龄化时代到来
每50个网民众就有1个00后,每10个QQ活跃用户中就有1个00后。
6-11岁手机网民增速超过其他年龄段青少年网民
00后父母成社会中坚力量
90后的父母(现实体面60后):
职场的“成功人士”
有序有距的家庭结构
教育理念仍偏传统
00后父母(中坚力量70后):
职场中高层,生存压力大
注重亲子间的交流
开明鼓励的教养方式
10后的父母(奋斗打拼80后):
职场“上升族”
教育理念新潮
注重平等有爱的互动
脑洞大开:天马行空
00后成长在鼓励创新和自由的环境中
他们“不切实际”却更加有趣
自我意识:专属专享
00后享有独一份儿的爱
15.9%的00后妈妈因为“只想把爱都给一个孩子”而拒绝生二胎
00后抗拒二胎怕失爱
他们有了自己的专属
94.3%的00后有自己专属的数码产品
60.8%的00后中学生有自己专用的手机
他们的自我圈层意识更强烈
网络表现很自我
人小鬼大:独立自主
从小被培养独立自理能力
有想法,有行动,很独立
与成人社会:无缝对接
受平等对待,早早领悟成人世界规则
生活方式和喜好初现“拟成人化”
成绩不重要:但发条仍上紧
学习成绩不被强求
但接触新式教育与素质培养
00后家长最愿让孩子“开眼界”
社会实践活动热情高涨
兴趣变负担,“富”养变“负”养?
00后兴趣特长培养负担越来越重
00后平均每周需参加2个兴趣班
强烈性别意识:角色统一
00后被期待并刻意培养社会性别
91.1%的00后家长认可:男孩要有男孩样,女孩要有女孩样。
女要“富养”,男要“鼓励”
兴趣喜好性别特征分明
父母职责:各自分明
父母的教养参与度提升
80后小时候:父母都很忙;陪伴交给祖父母辈;父亲角色在家庭中的缺失
90后小时候:父母开始逐渐关注到孩子的陪伴问题;但只是陪伴,缺乏实质互动
00后现在:父母回归家庭的程度更深;父母各司其职。
00后父亲的陪伴程度不输母亲
00后妈妈每天与孩子相处时间:5.2小时
00后爸爸每天与孩子相处时间:4.3小时
妈妈“团团转”,爸爸“长不大”
孩子心中父母角色各司其职
轻物欲的:消费环境
家庭物质条件优越
00后家庭月收入集中在10000-20000元之间
00后平均每月花费3150元
养娃消费是00后父母每月头号支出
00后父母理性权衡再消费,不拿物质做激励
61.1%的00后家长表示:别人家孩子有的东西,我的孩子不一定也要有
59.2%的00后家长表示:孩子想买的东西我会衡量之后再决定
奖励方式以非物质奖励为主。
孩子年龄越大,物质奖励越淡化。
00后已经懂得在物欲面前有所克制
消费决策:重在参与
00后的意见在消费链条中得到重视
1、家长决定购物场所→2、孩子与家长一同前往→3、家长筛选→4、孩子做最终的决定
掌控自我消费,逐步参与家庭消费
00后对玩具消费有绝对的决策权
00后对家庭消费决策的外出就餐参与决策权最高
超过两成的00后家长为孩子选择房间时由孩子自己决定。
拥抱互联网的:触网E族
父母便是“触网一族”
00后家长每天使用PC端上网5.7小时
00后家长每天使用移动端上网2.2小时
儿童家长获取教育资讯的首要渠道是:网络媒体(82,3%)
因此00后一出生就对互联网不陌生
00后首次触网:6岁半
00后每天上网1.6小时
00后触网年龄越来越早
上网环境较宽松,应用需求已受关注
00后家长并不视互联网为洪水猛兽
各种儿童专属应用层出不穷
虽广触应用,但偏爱视频游戏音乐
00后的上网行为集中在娱乐休闲领域。
推荐文章,点击标题阅读
-完-
长按二维码识别,一键关注传媒圈公号
《传媒圈》微信自媒体平台,是一个领先的聚焦传媒、影视、品牌、营销等领域的信息库和智慧库,36万勤于思考人士的品质之选。
如希望交流,请加个人微信号:dianyingquan。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传媒圈”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传媒圈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