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闸路,从环城北路到三环高架贯穿了半座虞城。
道路两侧植满了常青树,四季都映衬在绿荫之下。
作为城区主要的交通道路,几乎每隔一个街口就有的公交车站台和随处可见的小橙车,出行可以说非常便捷了。
李闸路上遍布着很多小区,清枫和院、琴枫苑、李闸小区、明日枫林……大多是近些年新建的电梯房。
然而,现代繁华的李闸路藏着鲜少人知的另外一面。
李闸路275号小区,直接用门牌号命名小区名字,让它成为了特别的存在。
6层高的老式楼房,泛黄的水泥外墙,楼底下的绿色铁门,感觉一下就穿越回了上世纪九十年代。
除开这些楼房外,李闸路两侧更多的是成群的自建房,很多还用着以前的“村落名”。
丁家浜
花园上
下家浜
牛场村
不同于现在村里统一规划的自建房,虽是小小的一方地,但房子都各有各的特色。
每家门前的屋檐都不太一样。
古时旧宅用青瓦修葺屋檐,传统的青瓦显然不太耐用,仿制的青瓦更为坚固,边缘还细致的刻上花纹。
除了青瓦屋檐,砖红色的屋檐在这里也很常见。砖红色与绿色的树叶交相辉映,一晃眼就感觉在画中一般。
全用石头打造的大门,更偏欧式,在一众仿旧屋檐中格外鲜明。
大门上方都会写上像对联横批一样的成语,每家都不太一样,但寄予了各家美好的期愿。
自建房楼层都不高,又没有小区那样齐全的监控安保系统,各家各户窗户上都装有防盗窗。与现在常见的不锈钢防盗窗不同,这边基本都用的是铁艺防盗窗。
铁艺门窗多是偏西式的,下半部分呈弧形,镂空中间的花纹都各不相同。
金色的铁窗,在岁月的风吹雨打下,渐渐露出了原本青黑的底色。
方形的铁窗并不多见,四正四方的样貌没有因此显得呆板,闲时还能种上三两株绿植,好不惬意。
嵌入的铁窗,少了花哨花纹的精致,却多了一份从前老洋房的韵味。
较矮的楼层窗户也较小,用的是黑色铁窗,小巧可爱。
众多自建房里面,总有几栋让人眼前一亮,心里想的是:“原来自建房也能造成这个样子”!
墙面是砖红色的墙砖,绿色瓦片的屋檐,远远看到还以为是几十年前的老房子,走进才发现是改建时特意建成的。
粉色+绿色的搭配,越来越成为时髦的代名词。意外的发现这里有幢老房子也是用这样的配色。
在小巷内穿梭,一处突然吸引了目光。木质门框的窗户玻璃,像极了现在热门民宿。
绕到正门,受空间限制,篱笆只能直接环绕在墙面旁,郁郁葱葱的绿植顺着篱笆生长,房主人应该下了好大一番心思!
沿街新建的一幢房子,融入了更多现代的元素。大门口用铁架子搭了拱门,想必将来爬满绿植后会形成很美的绿色拱门。
正逢春天,绿树抽芽、花骨朵绽放的大好春光,李闸路的小巷子内藏都藏不住。
路口大树的花开得正盛,绿叶映衬着花朵,赶紧咔上一张,将这样美好的春色保存下来。
自建房之前间隔不大,每家院子也比较小,但不妨碍居民们在家栽种花花草草。
很多院子里的树,都比围栏要高,半棵树都探出了身子,仿佛是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
沿墙攀爬生长的绿植,从院内一路蜿蜒生长,“翻山越岭”爬过围墙。
隔得好远就闻到了花朵的香气,是小时候奶奶戴着的味道。枝丫被压弯到垂了下来,树上的花触手可及。
艳红色的花朵靠着围栏,阳光的照耀下格外美丽动人。
水泥墙前的红花虽有凋谢之势,但仍然不失娇艳。
低矮的小草中,开满了紫色的小花,是蹲下才能欣赏到的美景。
人工栽种的植物长得茂盛,角落自由生长的也不甘示弱。
这就是李闸路藏在都市下的另一面
穿过主干道走入小巷子内
远离了城市的喧嚣
却多了一份市井的味道
#今日话题#
你记忆里的李闸路是什么样的?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常熟零距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常熟零距离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