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豆瓣有一个热点话题“如果可以穿越,你想穿越回哪个朝代?”尽管知是幻梦一场,也不妨来浪漫一番。若说浪漫旖旎之最,当属唐五代皇宫。身着一身华丽轻薄襦裙,眉似远山,高髻入云,簪花和步摇缓缓而动,行走在曾经辉煌华美的宫殿中……历史的帷幔遮遮掩掩,璀璨隐于暗处,等待着后世某个灵魂的共鸣。
北宋年间某个平凡的一天,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在清理旧典残章的库房中,发现一卷文辞殊奇的手抄本。他将其抄录,又与王安石口诵了数篇,后来这些诗章便渐渐盛行开来。而这本手抄本,便是花蕊夫人的宫词。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今天向大家推荐《宣华录:花蕊夫人宫词中的晚唐五代》是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2016中国好书奖得主苏泓月的最新力作。
她耗时三年,翻阅无数史料,考证花蕊夫人真实身份,甄别现存宫词真伪,从《续湘山野录》《津逮秘书》《历代宫词》《三家宫词》四部核心古籍中,鉴别出98首确实应为花蕊夫人所作的宫词,附于书中,并标注出各家版本的不同之处。
而她更有创见的工作,是在本书中将98首宫词按所涉及的内容,细分为十二卷。宫阙楼台、绣陌交通、良工巧物、花果栽植、宴饮行乐、应时饮馔、四时嘉节、闲情逸趣、骑马射猎、歌台舞榭、谪仙冠裳、宫人日常。
一首宫词一篇文章。她用98篇词清句丽、融合考古与训诂的精致小文,辅以近300幅来自唐五代墓葬出土文物图片及唐宋绘画,重新注解了花蕊夫人笔下的繁艳胜景,再现五代前蜀宫中鲜为人知的绮丽与繁华。
在五代时期,前蜀后蜀各有一位“花蕊夫人”。关于这部宫词究竟是哪位花蕊所作,历来众说纷纭。直到民国时候,与朱自清齐名的古典文学专家浦江清先生发表了《花蕊夫人宫词考证》一文,以史料与诗作互相印证,终于厘清了宫词作者的真正身份——正是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妃子,也是前蜀后主王衍的母亲。
王建去世后,儿子王衍继承王位,花蕊夫人则成为统摄后宫的顺圣皇太后。二十岁的王衍即位后,便大规模扩建原有的宣华苑。新苑落成,王衍将母亲花蕊夫人、姨母皇太妃,以及最宠爱的嫔妃、宫女迁入这里。与《红楼梦》里一样,只有备受宠爱的人才有资格住进为迎接元妃省亲而建的大观园里,其他人仍住在原处。
明 唐寅 王蜀宫妓图
宣华苑中的日子,大概是花蕊夫人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她已经是后宫中地位最高的人,她的儿子是天子,没有人会对她造成威胁。人处于绝对高位时,所见的一切都可以被平等地欣赏。无论是心思玲珑的妃嫔、惹人怜爱的宫女,还是年少风流的天子、宛如瑶池的宫苑、精致讲究的宴席……
她用这一首首闲雅的宫词,记录着她的生活日常。在她的笔下,没有深宫之中的幽怨与哀愁,满眼尽是太平安逸。
她写花木繁盛,岁月静好,“五云楼阁凤城间,花木长新日月闲”;她写宴饮游乐、歌舞升平,“夜夜月明花底树,傍池常有按歌声”;她写闲情逸致,从容消遣,“独自凭阑无一事,水风凉处读文书”;她写宫殿巍峨,亭台错落,“会真广殿约宫墙,楼阁相扶倚太阳”;她写妃嫔迎驾,风姿绰约,“每日日高祗候处,满堤红艳立春风”……
五代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如果我们去仔细看花蕊夫人的每一首作品,就会发现她的遣词造句非常平实。这与差不多同时期喜欢用华艳辞藻的花间派有极大的不同。
比如,都是写美人,被奉为花间派鼻祖的温庭筠说“鬓云欲度香腮雪”,极尽修辞之能事,而花蕊夫人只是简简单单地说“未梳云鬟脸如莲”。
从感官体验上来说,温庭筠将通感用得出神入化,确实令人炫目,但所说的不过是发如云、面如雪,到底是靠想象,显得空洞和夸张;花蕊夫人则不同,对她来说,妆容繁复的美人司空见惯,可写的细节太多了,反而不会用那些夸张的形容词。而且,她更关注人内在的活泼精神,这也是为什么如出水芙蓉般清新的女子会触动她,成为她诗歌的主角。
我们读《花蕊夫人宫词》,重点不在诗作的修辞,而是字句所背后的秘密——那是专属于贵族阶级,而平民百姓很难接触到的精英文化。
纵观历史,以太后尊位来记录宫中百态的女性也只此一位。通过她的视角,我们得以窥见晚唐五代时期宫廷中最美好的瞬间。
五代虽然时局混乱,却是中国艺术史非常重要的时期,上承唐、下启宋,是一个在风格上从雄浑走向纤巧的转捩点。我们从花蕊夫人的诗句中,从苏泓月的解读里,能够一览古人的审美趣味与生活样貌。
推荐理由
了解晚唐五代宫廷文化的珍贵遗产
花蕊夫人流传至今的近百首宫词,多角度记录了王建时期已有、王衍时期扩建的蜀宫宣华苑之生活百态。
苏泓月以翔实考据、细腻文笔、灵动诗心,重新考证《花蕊夫人宫词》各家版本,辨析其人真身,破解字句之中隐匿的皇家秘密,再现中国艺术史上无与伦比的五代风华。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方脊软精,内文图片全彩印刷,高质量还原文物风貌。封面拼接大红草麻纸与白色雅络纸,烫印双凤团花纹、比翼飞鸟,纹样皆出自花蕊夫人夫君、前蜀开国皇帝王建之墓中的宝盝。以此吉光片羽,与宫墙朱红,共同映照出前蜀短暂的繁盛与辉煌。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购买。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为你读诗”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为你读诗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