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成长树
每天读点有用、有趣、有态度的育儿干货
文 | 二旭妈妈
成长树原创文章,其他公号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这两天,一则“上海17岁男孩因琐事与母争吵,跳高架桥当场死亡”的视频,被顶上了热搜。
视频中,车水马龙的某高架桥,一辆白色小轿车停在路中央。一个女人下车后又上了车。
10秒钟后,一个男孩打开车门,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直冲到高架桥旁,连片刻的犹豫都没有,就纵身而下……
亲眼看着孩子跳下去而阻拦不及的母亲,瘫跪在地上,垂头大哭,这一幕,让人惋惜动容。
据调查,跳桥的孩子是一名17岁的职高学生,跳桥后当场死亡。
而男孩妈妈称,事情的起因是,儿子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当驾驶到卢浦大桥时,她与儿子因此事发生口角,孩子就突然打开车门跳下大桥……
妈妈的崩溃里,不知饱含了多少后悔和惋惜。而母子发生口角的几秒钟,却要让儿子用性命、妈妈用整个后半生的痛恨来埋单。
有人说,父母的语言暴力就像人命收割机,没有超强的心理承受力,根本活不来下。
也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心理已经脆弱到了一定程度,受不了成人丁点管教。
可无论哪种情况,孩子对“死”的不在乎,都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图片来源:电影《狗十三》
从男孩冲向桥边决绝的身影,我们不难推断,这一幕,也许已经在孩子心里预演了千遍百遍。
如今,逝者已去,悲剧无法挽回,我们不想评判男孩母亲,但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动不动就用自杀来解决问题,这种现象,真令人揪心。
而作为父母,我们最该从此类现象中吸取教训,思考在教育中,到底是什么,让孩子更容易走极端?
生命教育的缺失,
让孩子对生,无从珍惜
还记得江苏句容撞碎玻璃,以死谢罪的9岁男孩吗?只因为打碎了一块玻璃,男孩就用死的代价,去弥补错误。
▲孩子跳楼前留给奶奶的纸条
在男孩眼里,生命的价值,小于或约等于一块被撞碎的玻璃!
孩子把生命看得如此之轻,谁之过?让我们应该反思的,是长久以来,孩子缺失的生命教育。
中国人向来对“不好”的东西很忌讳,谈论死亡,更是讳莫如深。孩子无法从拼凑起来片段里,对生命教育更有深刻的认知,他们意识不到“死”的代价。
缺少了对死亡认知的敬畏,孩子对生命,自然也就少了几分珍爱。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记得小时候生活在村子里,有人亡故后,小孩们总跑去看葬礼。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死去的人,是要被装在黑漆漆的棺材里,永远埋入地底下的。而活着的人,也总是悲伤到不能自已。
那时,没人给我们讲过什么是“死”,可眼见为实的丧葬仪式告诉我们,死亡除了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还会带来悲伤,还象征着永久地消失。
从小,我们就对死亡,怀着深深的敬畏。
龙应台也曾在《给美君的信》里说过:她小时候,是随着战乱,跟母亲“移民”到台湾的。那时,她的小伙伴们,都会经历族人的病、族人的死,对生老病死,都有足够的概念。
而她,由于长辈族人都还留在大陆的老家,她对疾病和死亡,一直很漠然,直到她的妈妈老去,患上老年痴呆症,她才恍然大悟:
“哦,原来人是要生病的,而且是会死”。当龙应台悟出这些后,她才更加珍惜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光。
马东曾说过:“未知生,焉知死?”生和死,是一对密不可分的自然现象。
想要让孩子更加珍爱“生”,就要先让他们从认识“死”开始。而生命教育,不能再对孩子遮遮掩掩,避而不谈。
父母的言语暴力,
是孩子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很多父母以为:让孩子做出极端的事件的,一定是难以承受的大事。可有时恰恰相反,一个孩子难以承受的,反而是日常积累的一些小事,比如,父母长久的语言暴力。
曾看过一句话:当一个孩子遭到父母虐待,他们不会停止爱父母,他们会停止爱自己。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多么悲哀!
父母不会去虐待孩子,但是伤人的言语,却比直接虐待孩子还难受。
“男孩跳桥”新闻的下边,有网友这样评论:
“有些父母的嘴坏到你难以想象,不是内心够强大,真的活不到长大。”
短短的一句评论,竟有12多万人点赞,几万人回复表示赞同。
父母以为,唠叨和刺激,会让孩子“记住错误”,会让孩子变得更好,可这样的言语暴力,却最容易激怒孩子,将他们推向无底的深渊。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解离”。心理学家皮埃尔•让内尔用它来形容创伤性记忆与日常记忆的割裂。
就是说,当你的身体或情绪受到刺激时,那一刻,你会忘了自己是谁,你会忘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你和自己“分离”了。
父母言语辱骂的伤害,并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当孩子再次被语言激怒时,大脑会形成一种“自动屏蔽”状态,让他们大脑一片空白,此时,孩子的大脑不会思考,凭冲动“做傻事”的概率,会大幅提升。
图片来源:电影《没有玫瑰的花店》
就像我们最熟知的《西游记》里人参果的故事,孙悟空师徒借住五庄观,当清风明月发现少了一个人参果时,他们与孙悟空师徒激烈对骂。
孙悟空觉得被冤枉,他气急了,那一刻,他虽然肉身定住不动,但灵魂早已出窍,冲动下,他把人参果树连根拔起……
神话人物,有时更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当我们的孩子长期被父母用语言伤害时,身体的屏蔽机制,也会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出现“解离”状态,而那一刻的孩子,距离不可挽回的危险有多近,父母根本想不到。
孩子遭遇挫折,
父母的处理方式很重要
有句哲理说:“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是生命。”
教育孩子,何尝不是同一个道理?!
很多父母,可以赴汤蹈火为孩子扫平成长路上的一切障碍,却缺少耐心,无法用温度和爱,去孵化一只能从内到外,主动打破“蛋壳”的小生命。
孩子做错事时或遭遇挫折,父母的支持和包容,才是他们重整旗鼓的最有力的底气。
同事的女儿高一时恋爱了。一时冲动的孩子,没有控制住自己,和小男友偷尝了禁果。女孩怀孕了。
担忧、羞辱、害怕让女孩惶惶不可终日。她知道,妈妈很严厉,要是让妈妈知道了这事,不知道后果会有多难堪。
思量之下,女孩差点做了傻事。幸亏,同事及时发现了女儿的异常情绪。
当得知女儿怀孕的那一刻,同事一把把女儿拽进怀里说:“傻孩子,出了这么大事,为什么不跟妈说呢?!”
那一刻,女孩搂着妈妈大哭。连日来的委屈、恐惧,都被妈妈的一个拥抱消融了。后来,同事平静地带女儿去了医院,找老师,找男孩家长,把这事摆平了。
自始至终,她没有指责女儿一句。而她的女儿,也迷途知返,主动和小男友断了联系,养好身体后,女孩加倍努力学习,最终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
很多时候,做错事的那个孩子,已经足够悲伤,足够自责,足够害怕。
此时,父母的责怪,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一记无形的千斤顶,压死孩子,只在分秒之间。
而父母的宽慰和接纳,则是孩子崩盘前,最后的那一丝屏障。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一个生命来到这世上,有多不易?他要跑赢上亿精子,他要绕过病毒、病菌的侵袭,他要抵御初生时对这个世界的各种不适……
而养育一个生命的我们,经受着十月怀胎的不适,冒着产房里各种危险的可能,忍受着在1000多个日夜里,都无法睡个整觉的劳累,才把一个嗷嗷待哺的小生命,养到会说话,有思想……
作为父母的我们,多么希望,那个被我们历经千辛万苦养大的孩子,能在每个朝夕,陪我们看日出日落。
图片来源:电视剧《白夜行》
而世界上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我还没看你长大,就要忍受失去你的伤痛。
每个父母,都该以此为戒,懂得:用爱、用温暖、用智慧去守护孩子身心健康,才是我们最重要的责任。
〖 亲爱的们,看完记得在文末点个“在看” 〗
大家好,我是小树妈妈,爱阅读、爱分享、更爱家里的两个娃。
创办成长树这个平台3年了,收获了200多万妈妈的关注,现在聚集了一群懂孩子、懂教育、懂心理的宝爸宝妈,每天为大家提供原创育儿好文、精选好物、有声绘本,累计发布了300多篇原创文章。
如果你家也有3-12岁的娃,那咱们就算相见恨晚,现在关注,小树妈妈还有见面礼送给你。
▼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成长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成长树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