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17岁男孩跳桥:永远不要低估你对孩子说的每句话|咪咕悦读汇

作者:吴晓波频道 来源:吴晓波频道 公众号
分享到:

04-21

幸运的人能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阿德勒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上周有好多娱乐大瓜,其中有一条不起眼的新闻隐藏在娱乐新闻里,让人痛心不已。


4月17号晚上,在车流湍急的上海卢浦大桥,一辆车突然打着双跳停在路中间,没一会儿一个男孩子突然打开车门,一边跑一边擦着眼泪,冲到大桥边一跃而下,后边紧跟着的母亲没能抓住儿子,跪坐在地上痛哭



谁也不知道在车里的几分钟发生了什么,据新闻媒体报道,母亲称孩子跳桥前曾因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其批评。


这短短的一段小视频,小巴反复看了好几遍,这个男孩只有17岁,跳桥的身影果决而干脆,没有一丝犹豫。有网友说这是因为孩子的心理太脆弱,承受能力低,在遭到批评后只想着用死亡来逃避家长的愤怒和惩罚。


但更多网友却表达了自己的感同身受:


根据我的经验,母亲责骂孩子时肯定说了刺激的话,比如“有本事你就去跳桥啊”之类的话。


都是日积月累的,像个气球一样,撑不了就爆了。


我也曾经被父母逼得想死,就是那种“没有一个人站在我这边”的委屈感。


这些年来,我们讨论原生家庭、探讨亲子关系的机会越来越多。


不久前爆火的电视剧《都挺好》就讲述了原生家庭之痛,苏明玉如何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夹缝生存;电影《狗十三》则记录了典型的中国打压式教育,逼着孩子“听话懂事”,让大家开始反思沟通的重要性。



但事实告诉我们,这样的家庭悲剧正在越来越多。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显示,目前中国孩子中自杀年龄13~16岁最多,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6~12岁的自杀率反而超过了17~20岁成为了自杀第二大群体。学习压力和家庭矛盾成为这些孩子自杀的内因,也是困扰青少年儿童的最大心理问题。


永远不要低估你对孩子说出的每一句话,本期咪咕阅读汇,小巴推荐沙法丽·萨巴瑞的《父母的觉醒》一书,在亲子关系中,学会爱与理解,尊重与沟通是为人父母永恒的课题。

 

父母的觉醒

(节选)

沙法丽·萨巴瑞


我们已经看到了,为了赢得关注,那些受到父母伤害的孩子都会戴上一副面具。


他们不能拥有真实的自己,不能表达自己真实的需求,因为他们必须满足父母的自负感;他们不敢发出真实的声音,只能间接和迂回地满足自己的种种需求。


他们把自己视作受害者,把自身的感受转移到他人身上——因为责怪他人能让自己获得解脱——然后摆出一副“我真可怜”的姿态。



当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做了父母,也不会允许孩子做真正的自己。如果孩子胆敢做一回“真我”,这些父母就会在孩子面前扮演受害者或牺牲者的角色,令孩子感到内疚——没有什么比试图做自己更令父母伤心的事了。

 

叛逆角色的形成可能源自几种家庭动力机制。


但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接纳的问题。在最典型的案例当中,父母要么就是太过刻板专制,要么就是太过纵容溺爱。孩子感到骨鲠在喉,无法表达真实的自己,同时也被父母的期望压得透不过气来。



所有的“不良行为”,都是孩子在变相地呼喊与求助。孩子想传递的信息,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得到满足,因此只好诉诸极端的手段。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孩子会百般逢迎家长的要求,他们成了“小明星”或“承欢者”。


由于“不良”行为会引起父母的巨大恐慌,所以我们会警告孩子或用羞耻感来约束他们,甚至用回避的方式期望他们悔改。


然而,他们绝少改变。相反,我们一直在纵容他们的行为,直到事态失控为止。当孩子由于负面行为而受到负面关注时,他们会发现只要自己的行为足够坏,总会引来父母的关注。

 

有些遭受家庭否定的孩子,会伴随着家庭的失败成长起来,成为接受负面因素的容器。理疗师把这类孩子称作家庭病症的凸显病人。如果父母自身没有“阴影”,那他们注定会把遗留下来的“阴影”投射到孩子身上,于是孩子就成了家庭问题的替罪羊。



有时,这些阴影还会笼罩不止一个孩子。他们会带着沉重的负罪感长大,并认为自己天生就是坏孩子。


当这类孩子做了父母,他们要么会将自己的“不良”感觉投射给孩子,要么会将其投射给配偶,使得他们都笼罩在“不良分子”的角色之中。


如果这类父母对自身的叛逆极为敏感,那么也会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叛逆迹象极为警觉;而这会导致他们要么太过纵容,要么太过严苛。他们不会意识到,这样两个极端所带来的后果都只能是叛逆。

 

尽管孩子绝不会一出生就懂得父母那些宏伟的期望,但他们却早早地成为了充满竞争的世界的一部分。


在他们眼里,世人被截然分为“表现者”和“非表现者”两部分。他们发现,自己的表现要由外在的标准——分数、老师的评语、同伴眼里的形象——来衡量。



不幸的是,他们还学会了标签的含义:注意力不足症、广泛性发育障碍、学习障碍、双相障碍……这些都是相对于天赋异禀的另一个极端。


他们还发现,自己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受到监视;如果他们不能达到某些社会性的标准,就不得不受到羞辱。


当我们告诉孩子他们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们的表现时,他们的童年就会被未来羁绊而失去单纯。孩子了解自己是谁以及自己的本来面目,却不足以在成人世界里立足。


难怪孩子的童年就这样萎缩了,以致于如今8岁的孩子就有可能被称为双相障碍,14岁的孩子就患上进食障碍或试图自杀……


我们也来看看这位作为儿童教育家的中国父亲对家庭教育有怎样的见解吧!

更多内容

点击下图,直接阅读



吴晓波频道和咪咕阅读联合推出

——咪咕吴晓波悦读会

每日可收听《每天听见吴晓波》和50本图书

同时享咪咕阅读全站图书8折优惠

每月免费收听两节在线音频课程

点击下图立即订阅

阅读38917
举报0
关注吴晓波频道微信号:gh_b09cb640f644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吴晓波频道”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吴晓波频道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