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
包菜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蔬菜,不仅清甜可口,而且营养丰富,是天然的血管清理工。
其实,包菜还有一个孪生兄弟——紫甘蓝,在蔬果沙拉里我们也常常看到它的身影,它的营养价值比包菜还要高,是当之无愧的“天然血管清理工”!
综合自人民网健康、健康榜、黄帝内经、健康生活及网络等
洋葱、包菜统统靠边
它是天然血管清洁工
紫甘蓝是一种全家男女老幼都适合的全民健康蔬菜,它能够给全家人都带来益处。
1
增加血管韧性、清理血管垃圾
紫甘蓝的紫色主要来源于其丰富的花青素。营养学研究表明,花青素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它能增加血管韧性,有助于清理血液中的血脂、延缓血管衰老。
此外,紫甘蓝中富含的粗纤维也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稳定血液,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所以紫甘蓝也被称为“血液垃圾的清洁工”,经常食用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2
抗衰老,抗氧化
紫甘蓝还含有花青素,花青素虽然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却是最常见的抗氧化物质之一,对于预防衰老和相关的疾病很有帮助。
紫甘蓝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更是最主要的抗氧化物质。中老年人要抗氧化来保护器官,维持身体的健康,女性要保护皮肤,保持美丽的容颜。
3
杀菌止痒,增加皮肤防御力
紫甘蓝有一种特殊的味道,生吃会有些呛,就是其中硫化合物的味道,这种物质可以帮助杀菌止痒,增加皮肤的防御力,因而经常吃这类蔬菜对于维护皮肤健康十分有益。
这个全家人都用得到,细菌是无处不在的,通过饮食就能抗菌,提高身体免疫力的方法,全家人都能用。
4
补铁,防贫血,提高血氧量
紫甘蓝中还含有丰富的铁元素,铁元素是红细胞的重要组成元素,贫血中有一种是缺铁引起的。红细胞是运载氧气的重要载体,补铁能够增加红细胞数量,也就可以提高血液中氧气的含量。
小孩子、生过大病的病人、孕妇和产妇都是特别容易缺铁、贫血的群体,餐桌上经常多一道紫甘蓝就可以解决了,何乐不为呢?
5
补充叶酸、防止中风
紫甘蓝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孕妇需要补充,可以帮助胎儿正常的生理发育。而老年人也需要补充叶酸,特别是对于有高血压的中老年人来说,补充叶酸可以帮助降低中风的风险。
6
防止便秘、心血管病克星
紫甘蓝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其可以帮助降胆固醇、帮助血压更加稳定,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是血液垃圾的清理工,更是心脑血管病的克星。
老人、产妇和小孩子也很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多吃些紫甘蓝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和预防便秘的发生。
7
护肝解毒
在国际医学领域,甘蓝是一种重要的护肝品,主要针对脂肪肝、酒精肝、肝脏功能障碍等常见肝病。甘蓝的化学成分中含有半胱氨酸和优质蛋白,这都是协助肝脏解毒的重要元素。甘蓝还能刺激细胞制造对人体有益的Ⅱ型酶。
经常要喝酒应酬的家庭成员,更要多吃些紫甘蓝来保护肝脏了。
8
养胃润肠
紫甘蓝中还含有一种“溃疡愈合因子”,它可以加速溃疡愈合,非常适合胃溃疡患者食用。而且紫甘蓝中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加速肠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排出体外,有较好润肠通便功效。
紫甘蓝的家常做法
1
凉拌紫甘蓝
食材:
紫甘蓝、鸡粉、食盐、白芝麻、火麻油、盐、白糖、白醋、鸡精。
做法:
1.紫甘蓝洗净,切丝,加入适当盐和糖腌制一会儿,把多余的水分倒掉。
2.用盐、白糖、白醋、火麻油、鸡精调酱汁,可以自己尝一下,觉得味道可以就好,喜欢吃辣的也可以加些辣油。
3.将调味汁倒入紫甘蓝中拌匀,撒上白芝麻。
2
紫甘蓝土豆浓汤
食材:
紫甘蓝150克、土豆250克、盐3/4小匙。
做法:
1.紫甘蓝洗净切丝,土豆去皮切小块,土豆放入加了足量水的锅中煮至软熟(约15分钟),然后放入紫甘蓝同煮3分钟至紫甘蓝熟透。
2.捞出紫甘蓝和土豆沥水,和200ML水一起放入搅拌机搅拌均匀至糊状,倒回锅内,加盐,用勺子搅拌均匀,小火再次煮开即可。
3
紫甘蓝芒果汁
食材:
紫甘蓝叶3片、芒果1个、梨1个。
做法:
紫甘蓝切块;芒果去皮切块,梨切块;一起混合榨汁即可,最好不要过滤,要把打碎的膳食纤维也吃掉。
4
紫甘蓝豆腐丝
食材:
紫甘蓝100克、豆腐丝100克、香菜5根、白醋20ML、油10ML、生抽10ML、白糖5克、干辣椒3个、花椒10粒。
做法:
1.紫甘蓝切丝,香菜切断。
2.把豆腐丝和紫甘蓝丝放在一个大碗中,加入白醋、生抽、白糖拌匀,最后在上面放入干辣椒、花椒。
3.油入锅,烧至9成热。把烧热的油泼在拌好的紫甘蓝豆腐丝上;最后放入香菜段混合拌匀即可食用。
温馨提示
1、紫甘蓝为保持其营养成分不受损失,以凉拌生食营养价值最高。
2、在煮或炒紫甘蓝时,加少许白醋,可以保护营养成分,避免紫甘蓝受热后变黑。
原来,
紫甘蓝的好处这么妙!
喜欢吃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哦~
编辑:朱晓华 责编:陈广泰
你最喜欢紫甘蓝的哪种吃法呢?
猜你喜欢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全省卫生健康系统网站微信建设培训班主页报名
点个在看,分享给好友~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广东卫生信息”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广东卫生信息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