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舆情官 来源丨金牌舆情官(ID:jinpaiyuqingguan)
韩雪的敬业、专业的人设翻车了。
在音乐剧《白夜行》巡演宁波站,非专业音乐剧演员韩雪,成为了全球音乐剧假唱的开山鼻祖。虽然事后韩雪发了道歉声明,但大众对其不敬业的质疑,仍未消解,而韩雪自《演员的诞生》、《声临其境》所积攒的好感度,所塑造的敬业、专业人设也随此一事,大打折扣。
人设翻车早已屡见不鲜,再往前一点,张丹峰的宠妻人设更是崩得渣都不剩。五年前,张丹峰在博客里写下“此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爱的这个女人也正好爱我”。
如果当初没有把宠妻人设立得深入人心,现在何至于此?人设问题似乎已经成为这个行业常聊常新的话题。一方面,人设鲜明能迅速获得关注,收获更多的影视综艺邀约。但另一方面,人设崩塌带来的后果,也会让之前的积累化为乌有。
在知乎上关于综艺人设的讨论,有一条获得高赞评论:说白了就是让明星露脸,让编剧诱导,让剪辑操刀,人设重置结束。
于3月中旬开播的首档聚焦艺人经纪公司的职场真人秀节目——《我和我的经纪人》,也提及了娱乐圈的人设问题。苦于人设混乱,朱亚文的困境或许足以管窥这个行业对于“树立人设”的孜孜以求。
实力撑不起曝光度
代表作品聊胜于无
在互联网时代,明星形象与广告代言密切关联。在《第一财经周刊》公布的2018最具商业价值明星榜中,拥有最多人设也是最早开辟人设路线的杨幂被排在了首位,曾经走高冷禁欲系的吴亦凡紧随其后。
榜单前八位的艺人中,每个人几乎都拥有精准而极具辨识度的人设。但同时,这些人的另一个共同点是没有口碑出众的代表作品。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作品众多。但对于路人来说,要第一时间说出代表作品却并非易事。
细细看来,作品的豆瓣评分往往也是惨不忍睹。极少出圈的影视作品相比,各大代言、综艺似乎才是他们的主场。与粉丝的热情相对的,或许是普通观众的一脸懵:这人挺眼熟,就是不记得演过啥了。
当塑造人设成为娱乐圈的潮流,经纪人们心知肚明地将其作为策略。这种对人设的推崇,是市场逻辑主导下的眼球经济的产物。
在浩如烟海的互联网碎片中,演员们要让公众注意到自己,不能仅仅依靠出演的作品,还需要逻辑简单明确的一个人物形象,一个精心维护的脸谱,这个脸谱要贯穿于热搜之中,乃至他的作品和新闻,只有这样,才能力往一处使,形成长效的眼球效应,让路人一提起这个人,就自动联想起那个脸谱对应的标签。比如吴秀波此前的魅力儒雅大叔人设、翟天临的学霸人设、薛之谦的深情创作歌手人设等。
依托鲜明人设,打入观众内心的明星不在少数。吃货、老干部、宠妻人设……这些一本万利、自带flag加成的设定,的确曾经让他们在茫茫娱乐圈中脱颖而出。可是这些苦心经营的人设,往往抗压力极弱,根基薄弱,再加上,这些人设往往没有作品加持,倾塌之后,往往只剩一地鸡毛。
曝光的玄学
德国经济学家戈森曾提出一个有关享乐的法则:同一享乐不断重复,则其带来的享受逐渐递减。由此演变出来经济学上的边际效应递减理论,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边际产量会递减。
因此,当初不断刷好感的人设、不断强化观众的认知,如若遇到人设崩塌,带来的结果,不仅是人设稀碎,更加会增强反噬。
特别是这些人设是基于经营的前提。虽然韩雪拿下了《演员的诞生》的冠军,但你若是要问韩雪有多少广为人知的作品,实在是乏善可陈。演技不用作品证明?难道一个冠军就够了吗?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张丹峰身上,稍微有点知名度的角色东方彧卿,也已经有四五年之久。
这些脱离作品的人设是不牢固的,很容易受变量的冲击。可能政策上的调整、一条不轻不重的新闻,甚至只是当事人一条微博,当初设立人设的时候有多辉煌,最后崩盘得就有多彻底。
反观那些已经在行业内取得地位的老演员,他们就没这担忧,因为他们的片约是建立在作品、资历和人脉上的。
就比如王庆祥、倪大红、王劲松这些演员,不仅已经有了《大明王朝1566》《北平无战事》这样的代表作,还是是张黎、孔笙、李雪等知名导演的心头好。即便不经营人设,他们也有稳定的机会和曝光度。
而对人设的执着似乎更加集中在中青年演员里,尤其是个人特色不甚鲜明,缺乏代表作、严重依靠话题度的演员。一旦流量失灵,他们的机会就会大幅度流失。这是个恶性循环。卖弄人设的演员圈住话语权,通过曝光度和关系获取角色,就会挤占其他演员的空间。
很多团队用青年演员,都偏向找一个熟面孔或者流量包,这时候肯定是频频在热搜出现的青年演员更吃香,很多演员进组已经不靠演技,而是靠话题度。从业多年,最得意的作品或许只是他的人设。
数据管理与人设养成的将来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代言数量、粉丝年龄段、收视率、曝光量等等,不同平台有着不同的核算标准,人设的评价标准也被数据固化。从《我和我的经纪人》当中不难观察到,明星一年接了多少部戏、上了多少热搜、有多少代言等都有数据化的评判标准。
唯数据论能否客观评估演员一年的得失?能否作为工作发展的指向标?是否有其他的内容在这一框架下被忽视了?对此,朱亚文在采访中表示:“一个演员,怎么能决定喜欢自己的人呢?”
当我们批评炒作人设成为已成习惯的手段时,不妨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明星不得不塑造人设?
六十多年前,戈夫曼的拟剧论揭示——人就像舞台上的演员,要努力展示自己,以各种方式在他人心目中塑造自己的形象。社交网络的出现,以及传统媒体走向自媒体的演化,让网络热度成了明星们争夺的焦点。流量成为关键指标,一个演员能够上多少次热搜、为影视剧带来多少流量,成为资方选择演员的重要考量。
在演艺市场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演员为了获得优质片约、保住投资者和制片人、导演的青睐,就要让自己在互联网上保持长期的话题度。连赵宝刚导演拍摄《青春斗》时,也不免受到投资方对流量的要求和压力,而这一耽误就搁置了三年。
宁愿有争议,也不要被遗忘在热搜之外。于是,怎么争夺网民的注意力,成为演员们潜心研究的“学问”,对人设的追求,正是从这里而来。
说到底,人设建立在作品和真我之上。强扭的瓜不甜,强凹的人设也迟早崩盘。然而,在市场的导向下,娱乐场中的“人设”或许会更隐蔽、更小心翼翼,但不会消失。
推荐文章,点击标题阅读
-完-
长按二维码识别,一键关注传媒圈公号
《传媒圈》微信自媒体平台,是一个领先的聚焦传媒、影视、品牌、营销等领域的信息库和智慧库,36万勤于思考人士的品质之选。
如希望交流,请加个人微信号:dianyingquan。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传媒圈”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传媒圈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