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这些防溺水安全知识,转给家长和学生!

作者:临海教育 来源:临海教育 公众号
分享到:

05-08

小培老师说

天气渐暖,溺水事故又将进入高发期。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19年第1号预警,提醒大家要时刻绷紧“防溺水”安全弦。预防溺水需要做些什么?一旦溺水如何自救?这些防溺水安全知识,一定要让孩子掌握!


本文字数:1625 字

阅读时间:3 分钟



 1  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水情不明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2  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3  必须要多人同行并在老师、教练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


 4  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5  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6  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7  在游泳前,要做好拉伸运动;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1  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  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  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  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若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缓解抽筋。



 1  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2  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3  水性不好的人千万不可手拉手进行救助,可能引起更多人落水溺水。



 1  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2  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3  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4  经现场初步抢救,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已经逐渐恢复正常,尽快联系急救中心,送溺水者去医院。


致命急救误区:“倒挂控水法”


溺水儿童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5分钟,如果超过5分钟,人的大脑就会因为长期缺氧而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倒挂控水法”,不仅会耽误黄金抢救时间,更会导致胃内容物排出,反而增加了误吸风险,有害无益。




近期,气温迅速回升,学生户外活动增多,全国各地不少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溺水安全教育。一起看看他们如何做!


高科技提升溺水救援能力

山东省博兴县第三小学


4月6日,博兴9958应急救援队联合博兴县第三小学,为部分学生和家长们进行了一次防溺水警示教育,并对多项救援科目进行了水上实战演练。



博兴9958应急救援队20余名队员对多项救援科目进行了实战训练,同时,还对多种救援设备进行了操作作业,其中一个像是“小潜艇”的水下机器人引起了大家的好奇,随后救援队员也对水下机器人进行了实操作业。



学习防溺水 实践模拟

安徽省庐江县黄道初级中学


4月9日,由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巢湖水上分局牵头组织的防溺水宣讲队走进合肥市庐江县黄道初级中学,为学生讲解防溺水知识,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多措并举 落实防溺水教育

江苏省宝应县望直港镇中心小学


4月4日,望直港镇中心小学各班级积极开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多措并举将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利用戗牌警示、校园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和载体向学生宣传预防溺水知识,对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防溺水安全教育,使学生对安全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多一份提醒

多一份平安

天气变热

请格外警惕

防溺水事故

防溺水安全教育

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编写不易,看到这里的你,去右下角给小培老师点亮“在看”吧!你的支持是我不断努力的动力


编辑墨池   监制昍朤   

     LINHAIJIAOYU

    百万家长关注我们了

       

       

你还在等什么呢?

大家都在看






阅读39027
知识 
举报0
关注临海教育微信号:gh_868620bd33d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临海教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临海教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