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新传播智库(ID:xinchuanbo2014)
本文摘自深圳报业集团社长陈寅在青年员工媒体融合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陈寅提出,年轻人要大胆运用信息革命的新技术成果,创新新媒体报道的内容与形式、手段,去赢得更多的用户和读者。
火红的目标,
召唤火红的青年,催生火红的激情
深圳报业集团40岁以下的青年员工现有2438人,占员工总数的54.73%。应该说,青年员工是集团新一轮改革的有生力量。
很多人说,传统媒体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可是从大家刚才的发言来看,我们集团的年轻人,已经从很多不可能当中,找出了可能的前进方向!我们探索了许多此前看来不可能的可能,我们还将实现许多现在看起来不可能的可能。经历这些探索与发现,才能做到不负青春,不负此生!
刚才有青年同志在发言中说,我们要以实干精神,迎接万物互联的融媒体时代,这个意见我非常赞同。
当前,舆论生态、传播技术、媒体格局变革日趋深刻,媒体步入深度融合发展阶段。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靠实干:改革不是靠说出来的,是靠埋头苦干出来的!
集团改革的大船乘风破浪,既需要有历经风雨的老水手,更需要有朝气蓬勃的弄潮儿。现在的集团青年员工,正在逐渐成为集团的中流砥柱。
各位是集团的希望和未来,是媒体融合发展的生力军。年轻人思维最活跃,千万不能坐而论道,更不能牢骚满腹。只要你们有新创意、新想法,只要有利于集团改革发展大局,我们都支持你们放手去干!
现在的年轻员工在玩抖音、玩快手,有没有想过在采访时也拍摄剪辑一些视频,跟别的记者不一样?还是只满足于发通稿,等发布会?
我们自己写的稿子,编的微信,有没有主动去推广?我们有一个重点打造的微信号,每天的阅读量只有二三十,文末的点赞量往往是0。连这个微信的编辑、主编都不去给自己点赞,不转发到朋友圈、朋友群、家庭群,谁还会给你点赞?!
如何引导督促集团所有员工消除“疲态”,拒绝“不为”,如何为担当者担当、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营造干事创业的火热氛围?这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集团新一轮深化改革任务艰巨,给干事创业者提供宽松的环境,就是最好的支持。
接下来,要在集团层面研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每位社委会成员都是“策划师”和“施工队长”,我是“总队长”。
我们在内容、平台、组织、机制、流程、队伍、技术、文化、市场、经营等方面,都需要再造、重构、新创。
比如新媒体大厦的布局与使用,应该适应媒体融合和互联网的要求,突出共享、开放、平等和互动的原则。可以考虑几个报社只保留编辑部,所有的采访记者团队集中在一个超级编辑部里面办公。当然,也应将视频制作和销售团队集合在一个区域。
具体的实施方案,应该按照集团决策流程加快细化、论证、推进。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在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不断提升新闻舆论“四力”方面,集团制定出台了推进全媒体建设30条,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
第一,建设智能媒体传播服务平台。
第二,组建集团全媒体中心。
第三,做优做强做大深圳特区报。
第四,举全集团之力打造读特客户端。
第五,依托资本运作,做大做强深圳新闻网。
第六,打造N个垂直分众传播平台。
第七,扎实推进若干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第八,加大内容生产支持力度。
第九,创新优化人才机制。授权各改革主体自主创新,积极解决人才瓶颈问题,为新一轮深化改革提供人才支撑。
第十,加强技术创新强化技术赋能。
按照《深圳报业集团新一轮深化改革方案》的要求,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希望大家都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不要得过且过混日子。
当前,从上到下都强调要过“紧日子”。每个单位都容不下混日子的人。
我们集团的收入不算很高,但是考核压力也不算很高。互联网信息行业的加班文化、打地铺文化,我们以前也都有,现在还剩多少?
有些离职的同事跟我讲,报社的月薪虽然不算高,“时薪”可能是比较高的。
现在有的夜班编辑,晚上7点才晃过来上班,吃个饭,聊聊天,编个版,晚上10点钟左右就下班。要是碰到减版,好几天都不见人影。
没有主动性的编辑,不参加编前会,不跟记者一起琢磨选题、探讨稿件写法,弄出来的东西谁爱看?
一些人连自己编的报纸都不看。年轻人不能沾染上这些歪风邪气,要趁着年轻自我加压,杜绝等、靠、要的懒散思想,加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行动力。
永远成功的秘密,就是每天淘汰自己。假如你想混日子,耗费的是自己的青春,这是对自己最大的耽误。
年轻人千万不能得过且过、自我麻醉。我们要见贤思齐,闻鸡起舞,找出差距,建立优胜劣汰的机制与文化,不能陷入“温水煮青蛙”的境地。
推荐文章,点击标题阅读
-完-
长按二维码识别,一键关注传媒圈公号
《传媒圈》微信自媒体平台,是一个领先的聚焦传媒、影视、品牌、营销等领域的信息库和智慧库,36万勤于思考人士的品质之选。
如希望交流,请加个人微信号:dianyingquan。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传媒圈”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传媒圈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