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这座黑历史宝藏一塌,明星和我都松了口气

作者:Vista看天下 来源:Vista看天下 公众号
分享到:

05-14



今天这个大新闻要是早发生半个月,当时刘慈欣可能也就免遭网络发言记录被扒皮、被群嘲的命运了——


百度贴吧2017年1月1日以前的帖子,今天突然惨遭灭霸响指,灰飞烟灭。



从2003年底正式上线到现在,百度贴吧的体量和影响力不言而喻。这横跨14年的数据一起消失,牵连到的帖子和用户数量可想而知。


更凄惨的是,贴吧这几年本来就在走下坡路,许多贴吧早已门可罗雀。17年前的老帖子这么一没,有些贴吧今天再去看可能就只剩下个壳子了。


大家一阵迷惑和恐慌后,百度贴吧官方给出的解释是数据系统升级,2017年以前的帖子都暂时被隐藏了,但没有说具体何时会恢复。



这次升级也完全没有给用户留出备份的时间,更是让人毫无心理防备。许多遭到当头一棒的网友不禁担心,这该不会是贴吧将要被放弃的第一步吧?


说起来,这几年不少老产品都走向了互联网“坟场”:QQ宠物、网易相册、百度空间……当年红极一时的人人网、开心网们也变得或奄奄一息,或面目全非。


现在百度贴吧也突然地震,网友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该是喜是悲。




每个90后都在贴吧有个“坟场”


消息一出,许多90后其实是难以抑制自己欣喜若狂的心情的,就差敲锣打鼓给贴吧送葬了。


眼看这些年被扒网络黑历史的人越来越多,哪怕自己只是个小透明,网友们还是很希望当年在贴吧留下的痕迹能一键清除。



一旦十几岁的中二黑历史被现在的人挖到了,那真是,欢乐都是别人的,只有羞耻是自己的。


想想被扒在贴吧臭屁自恋的林更新↓



和被扒在贴吧酷爱火星文的玻璃心少年蔡徐坤↓



还有被扒当年是贴吧痴情种的白宇↓



堪称“8090后贴吧羞耻三侠”。


虽然我等只是小透明,但这年头,万一哪天也不小心出名了怎么办呢?最惨的可能就是N年前参与贴吧爆照帖留下的非主流自拍照被曝光,八成要被骂“换头”了。



毕竟当年玩过贴吧的那一代人长大了不少,最小的现在也得有20几岁了。


回想起以前大家在贴吧都爱做的那些事:杀马特火星文出口成章,非主流签名档句句疼痛,



还有留邮箱求种子,在学校贴吧里尬聊交友选校花,在自己同名贴吧里作威作福,为班级荣誉撕X,跟吧友“结婚”什么的……


简直没有一件事是今天成熟端庄的自己看得过眼的。



不过,尽管这一代人在贴吧埋葬了一个不堪回首的自己,还是有许多人不希望贴吧过去十几年的历史记录就这么没了。


这种心态大概就像传言说杀人犯总喜欢回到案发现场回味一样,人们虽然觉得这段互联网记忆尴尬得可怕,但又盼望它对自己那些幼稚但年轻的岁月做一个永远不会消失的见证。



就像你10年前认认真真写的日记虽然如今根本没脸多看一眼,但还是希望它安好地躺在抽屉的最底部,静静守卫着已经逝去的时光。万一哪天兴致上来了,还能随时拿出来把玩一番。


虽然明知自己那些回忆早已像一颗鹅卵石沉入大海,但要是这片海也不由分说地突然消失了,心里好像还是会有点空落落的。



网络版火烧亚历山大图书馆


除了“个人日记本”突然被扔的悲痛,还有一些网友对贴吧“猝死”的反映则完全出于人道主义关怀:


之前的十几年里,各个领域的大神留下的精华帖怎么办?



要不是这次突发事件引发的集体哀嚎,许多新一代网民可能都不知道,看起来鱼龙混杂的贴吧其实卧虎藏龙。


许多主题贴吧作为领域细分的网络社区,垂直性很强,曾经在里面激情码字的大佬和能人也远比想象中多得多。


游戏贴吧里的大牛做的超详细通关攻略,体育贴吧大佬整理的历史数据、情怀回忆,音乐贴吧里的大神一字一字敲出来的技术分析,历史、地理等知识类贴吧里总结出的超全资料帖……


这些东西在别的地方都很难找到,背后可能是一个用户数十甚至上百个小时的心血。


还有好多爱钻研半虚构主义爱情写作(又名CP同人文)的朋友,多年来就是靠着追贴吧文学度日的。


本来大家在那么多坑底苦苦等更新,这下可好,连催更都不知道去哪儿了。(或许这就是坑王们的阴谋)



别说,虽然天涯论坛在盛产写手这方面更出名一点(捧出过《明朝那些事儿》、《黑道风云二十年》等最终出版了的作品),但贴吧其实也是个文学细菌颇为浓郁的地方。


诞生于13年前的《盗墓笔记》,它的祖坟就在鬼吹灯贴吧。


当时的南派三叔还是个匿名裸奔的数字用户,谁也料不到这连个空行都没有的贴吧帖子,日后竟然成了那么有名的网络小说。



这也是贴吧文化的神奇之处:虽然贴吧的整体氛围像个菜市场一样聒噪嘈杂,但如果你找对了方向,就总能挖出好东西。


甚至,哪怕有的贴吧后来像冷宫一样无人问津了,但前人留下的硕果还留在精华区里,等着后来的人挖掘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堪称非常高效的数据库了。


而十几年的历史记录要是真这么突然消失,那就像知乎用户astaken形容的,堪称“华语网络界的现代版火烧亚历山大图书馆”——网友一砖一瓦垒起来的知识和经验一下子就像从没发生过一样。


人们已经无比依赖用服务器储藏21世纪的精神成果,此时却不禁觉得《三体》十分明智:


看不见摸不着的数据靠不住,大概得刻在石头上才能足够安全地流传下去吧。



大型集体情感宣泄场所


比起民间大牛的辛苦耕耘,或许这么多年贴吧文化最深入人心的,还得数它的“集体创作氛围”


从贴吧火起来的网络流行语们↓


同为中文互联网最有影响力的公共论坛,当年天涯的名声或许更偏向于擅长炮制引人入胜的连续剧。从家长里短到军事历史,只要人家“818”的能力够强,就能让你在坑底蹲得无怨无悔。


而贴吧的机制和生态,决定了每个用户都可能在某个瞬间不知不觉地成为大事件的塑造者。


在今天已经入土的“LZSB=兰州烧饼”梗,当年就是起源于魔兽世界吧两个网友非常偶然的问答,然后迅速流传开成了一个红极一时的网络暗号。



每个贴吧都是一个社群,也慢慢形成了一种“有默契地完成某件事才会让它更有意思”的氛围。


一旦一个人参与到集体的创作中,你永远不知道会诞生什么神奇的结果。


有时看起来像行为艺术,令“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这个真理早已得到了印证。




有时是心照不宣地遵守某个不成文的规则,能把整个贴吧变成一个自成一体的亚文化群体。


比如曾经闻名一时的“弱智吧”,每个发帖的个体单看起来可能还没那么画风清奇,但集合在一个贴吧里就成了一种网络奇观。


弱智吧经典帖↓


还有的时候是找到一个靶子,用“爆吧”的手段集体宣泄情绪。


这种行为往往和贴吧集体主义的集大成者——李毅吧屌丝文化脱不开干系。


每个参与爆吧的人或许都只是无名之辈,但他们在阵地上重复地宣誓主权、耀武扬威时,却成了一场战斗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也极大地满足了在互联网社群中的参与感。


贴吧史上著名的几次“圣战”,到现在都是后人津津乐道的互联网大事件。



几年甚至十几年过去了,很多人已经没那么大精力老在贴吧混经验、水楼、爆吧,让贴吧渐渐从流量顶峰走了下来;但人们也同样没有找到另一个场所,能复制这种互联网社群和它井喷式的集中的创作欲。


虽然贴吧有一些需要被取缔的阴暗面和藏污纳垢之处,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当年无论是想正经地参与某个领域的话题,还是在某个无人关心的角落自行搞亚文化,在特定人群的氛围中混一混、找到归属感,他都在贴吧都能找到落脚场所。


从这个角度来说,贴吧的逐渐退场是有点可惜的。



江湖尽是贴吧的传说


其实在今天的突发事件之前,就总有人不无担心地问,万一以后贴吧也停止运营了,那些帖子怎么办?


原因是这些年贴吧辉煌不再的状况是有目共睹的。


2010年左右是贴吧的鼎盛时期,但后来它一边受到新生社交工具的影响,一边自己也常常做出逆用户心意而行的举动。


贴吧影响使用体验的广告过多,一度尝试给吧主定KPI,被指为广告利益把一些疾病的贴吧卖掉……种种举措都成了这匹骆驼背上不断增加的稻草。



不过,作为整体的贴吧文化虽然在衰落,但当年那代网友玩贴吧的样子和模式,其实在如今的互联网各处都有迹可循:


贴吧的大神精华帖,有些换了个平台继续充当“干货”,比如知乎;


当年针对东方神起、SuperJunior、EXO、李宇春等当红明星的爆吧,跟如今微博上粉丝之间动辄“屠广场”的报复手段如出一辙;


曾经娱乐话题贴吧里匿名爆料满天飞,如今动辄“L姓小鲜肉被抓了”的造谣也是换汤不换药,只不过换到了更火的平台上吸引人眼球。


已经成了江湖传说的贴吧爆料↓


人们身为网友一员的自觉性也没有变,只不过现在扣上了“沙雕”的名头。


当初人们从弱智吧获得的快乐,现在主要靠一年一度的喜感新闻合集;


贴吧回复里面千奇百怪的队形和它的变体,如今微博的评论区也常常复刻这种心照不宣的行为艺术。


当大V询问有什么减肥的小妙招时↓


或许,人们参与网络社群的动机和满足感是没有变的,变化的只是一个个承载它的平台。


网友们会叹惋一个曾经的互联网社区成为历史,却也从来不会停止在时下更流行的平台聚集,创造新的互联网文化现象,再周而复始地在多年后嫌弃曾经的痕迹太傻太幼稚。


假如有一天贴吧真的遭遇“不测”,大伙的悲伤应该也不会持续太久。


毕竟是“网上冲浪”,一切自己已经无法掌控的痕迹,注定都是被互联网发展的大浪头卷走的沙粒罢了。




· END ·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

就告诉大家你“在看”吧◢

阅读39868
历史 口气 
举报0
关注Vista看天下微信号:gh_52a264d0641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Vista看天下”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Vista看天下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