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
追了十多年的《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马上就要大结局了。过去十年,自己早已是人事几翻身,而《生活大爆炸》里的这四个宅男似乎从来也没有变过,十年如一日的把各种欢乐带给世界各地的宅男宅女们。播到现在第十二季,《生活大爆炸》也算是该完美收官了。临别之际,与其感性的抹把眼泪跟这个剧说再见,不如理性分析一下更有乐趣。
《生活大爆炸》第一季海报
《生活大爆炸》第十二季海报
情景喜剧这种东西似乎都有一个逃脱不了的宿命,那就是,设计出一个喜剧模型之后,前几季可以很轻松自如的制造各种笑料;但是到四五季之后,这个喜剧模型能挖出来的笑料基本用得差不多了,再往后的搞笑便有点勉强了。比如《歪星撞地球》(3rd Rock from the Sun),四个情商为零的外星人来到地球,用这个喜剧模型制造笑料,前几季每一集都爆笑,到后面慢慢也就变得寡淡了。再比如《好汉两个半》(Two and a Half Men),基本上整来整去都是男男女女那点事儿,其实早就该收官,中间甚至因为主演跟电视台闹崩换了主演,楞是坚持拍了十几季彻底词穷才罢手。相比之下,《生活大爆炸》在一开始设计的这个喜剧模型——高智商低情商的理工科宅男的日常生活——虽然足够高明,有足够的笑料可挖,但是十二年下来,后面基本上每一个笑点都在观众预期之内,也不大可能再搞出什么新名堂出来了。应该说,这个时候选择收官告别恰到好处。
精神分析学,这东西俺当年在读电影学专业的时候稍微学了点皮毛。对这套理论俺向来不全信,而且也不敢保证自己用得百分百正确。弗洛伊德生前是绝对的社会名流,当年有无数人拿着钱排着队求他给解个梦。爱因斯坦当年对这套东西半信半疑,大概是碍着面子也不好意思砸人家饭碗,只是委婉地说他自己宁愿躲在黑暗里,也不喜欢这么让人给精神分析一下。另外说一点,就是今天的脑科学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了弗洛伊德当年的理论。做一个非常粗糙的类比,弗洛伊德好比是哥白尼,而今天的脑科学大致已经发展到了伽利略时代。
去年偶遇了一本奇书,是孙隆基先生写的《杀母的文化: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感觉获益匪浅。受这本书启发,以及利用肚子里当年学到的一鳞半爪的精神分析学理论,给《生活大爆炸》里的四位宅男做一次精神分析,也算是我这个粉丝送上的一份告别吧。稍微做一点说明的是,所谓的“恋母”、“弑母”、“恶魔母亲”之类的词,统统都只是一个文化理论而已,研究对象也仅限于《生活大爆炸》这样的文艺作品,读者大可不必觉得这些词汇刺眼或者不适。
案例一、Howard
西蒙·赫尔伯格饰演Howard
之所以把Howard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这个案例最典型,也最符合弗洛伊德他老人家的理论。可以说,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问世之后,在西方文化中逐渐开始出现一种叫做“恶魔母亲”的文艺形象。这类母亲往往会在孩子长大到一定年龄的时候,成为阻挠孩子长大成人的枷锁。在这个阶段,母子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孩子离不开母亲,而是母亲离不开孩子。“恶魔母亲”会想要把自己的孩子永远当宝贝来喂养照料,孩子也许会抗争摆脱枷锁,但也有可能会和母亲形成一种怪异的共生关系。希区柯克的绝世名片《精神病患者》便可以看作是母子共生关系的一个案例。
大导演彼得·杰克逊当年在新西兰拍过一部小成本的超级恶心的影片叫《群尸玩过界》(Brain dead),片中男主角的母亲染上病毒之后身体开始溃烂变异,直到最后变成一个巨型怪物,想要把男主角吞回肚子里。这个电影的文化根源,可以说是源自于西方文化中对于被母亲吞噬的恐惧感。这一文化根源其实在东方也有,只不过东方文化向来习惯于塑造神圣化、圣母化的母亲形象,极少有“恶魔母亲”这样的文化意象。《群尸玩过界》这部电影可以说是被恶魔母亲吞噬之恐惧感的恶心版,而Howard这个人物的设计则是这种恐惧感的搞笑版。一个是《生活大爆炸》这样的情景喜剧,一个是《群尸玩过界》这样的重口味电影,其背后的文化内核其实如出一辙。
《生活大爆炸》中的Howard身材短小,已经成年却仍然和母亲住在一起——在西方文化中这是一件很怪异的事情。另外,Howard很小的时候父亲便离开了这个家庭。可以认为,这同样是一个母子之间处于共生状态的家庭。Howard的母亲似乎过度肥胖,在剧中从来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而且大喊大叫的内容基本都和生殖排泄方面的话题有关,每一次声音都充斥整个房间。对于创作者来说这样处理当然是为了搞笑。但换个角度读解的话,这个时候还可以这样来看,Howard住的房间其实就是她母亲的化身。Howard这个人一直都处在一种已经被母亲吞噬、已经回归子宫的婴孩状态,当他在家里的时候他的心理年龄几乎是零岁。
在多数案例里面,心理年龄的固置是终身无法改变的。剧中的Howard虽然经历了娶妻生子和母亲离世,但似乎并没有因为这些事情而破茧化蝶。
2014年,《生活大爆炸》中为Howard母亲配音的Carol Ann Susi病逝,享年62岁。
案例二、Sheldon
霍金与谢耳朵扮演者吉姆·帕森斯
网上流传有《生活大爆炸》第零集,是这个剧正式开播之前电视台试拍的一集。在这一集里我们看到,这个剧的主角一开始其实是Leonard和Sheldon两个人,相比之下Sheldon并没有特别突出,远没有日后剧中表现的那么神经质,甚至在这个第零集里面还失了身。
按照剧中设定, Sheldon的母亲是一个纯朴的基督徒,这样的角色设定弱化了母权威胁。而Sheldon本人的心理年龄大约固置在了五岁左右。至少他在自己母亲面前的表现像是一个五岁左右的小男孩,母亲的简单呵斥也会打断他根深蒂固的纯理性思维。
Sheldon的母亲
性是一个人从幼年步入成年的标志。这里说的性是广泛意义上的性,不是指狭义的OOXX。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最主要差别在于,在儿童身上没有携带性的信息,而成年人则不然。当然,弗洛伊德认为人从一出生便有性欲,幼年时期会经历口欲期肛欲期啥的,那是另一回事。Sheldon这位宅男在年龄上已经步入成年,然而在生理方面却心智未开,像儿童一样身上没有携带性的信息。《生活大爆炸》中很多笑点都是出自这里。遇见Amy之后Sheldon越来越多接触到了性这个东西,在被越来越多的性元素浸染同化的同时,Sheldon这个人变得越来越正常,《生活大爆炸》这个剧也就变得不如以前好看了。
虽然如此,但Sheldon这个人物的设计还是有点不够统一,越到后来越是人物在为笑点服务,而不是笑点随着人物在往前走。Amy这个人物就更是如此了。一开始她是一个女版的Sheldon,后来却又不断在性的问题上一点一点“腐蚀”Sheldon,同时,在生活中Amy又扮演着和Sheldon母亲一样的角色,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妻妈”。这个角色的不讨喜,可能主要不是因为她长得不够漂亮,主要在于编剧没有把这个人物设定清楚,时而这样时而那样,完全服务于制造笑点。
案例三、Leonard
约翰尼·盖尔克奇饰演Leonard
Leonard的母亲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这一角色设定强化了母权威胁,这一点和Sheldon正好相反。Sheldon的问题在于精神上一直没有断奶,而Leonard的问题是断奶太早了。Leonard的母亲才是一个真正的女版Sheldon,只有理性思维没有感性思维。
Leonard的母亲和Sheldon
人生大概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童年缺啥成年就补啥”。Leonard是一个从小缺爱的可怜孩子,心理年龄大概卡在了十岁左右,内心是一个时刻渴望着被人关爱的小男孩。这样的人长大以后往往会缺乏自信,习惯于逆来顺受。当然,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忍受Sheldon这样的朋友。也正因如此,Leonard和Penny这一对伴侣在性格方面可以说是绝配。一个软弱怯懦但善于合作,另一个简单乐观天真无畏。虽然两个人走到一起的过程略微曲折,但是在一起之后还是有一种和谐的美感,不像Sheldon和Amy这两位在一起的时候总是让人感觉各种尬。
案例四、Raj
昆瑙·内亚饰演Raj
Raj来自一个东方式的家庭。在对待孩子方面印度的中产家庭和中国差不多,父母对子女过度的溺爱、娇生惯养以至于阻碍了孩子的成长。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的子女,很多到十五岁左右心理成长便停滞了,以至于到三十多岁的时候,很多方面还像十几岁一样。
这种东方式的父母和Howard母亲的形象根源相同,程度轻重有异。前者是娇惯,后者则是以爱的名义绑架和控制。所以有一集里面Raj住在Howard家里被Howard母亲当婴儿喂养,最后跳窗户逃了。怎样放手让孩子更健康成长,这个问题中国的父母们真应该好好想一想。
Raj的父母
《生活大爆炸》这个剧里面大概有一半的笑点其实都跟性有关,但制造笑点的方式跟《好汉两个半》、《极品老妈》(Mom)这类的情景喜剧正好相反。《好汉两个半》、《极品老妈》制造笑点的方式通常是展现男主角或女主角在性的问题上如何放荡不羁、如何挑战世俗规范,而《生活大爆炸》制造笑点的方式通常是,性这样一个原本应该是最本能的东西,居然被Sheldon这样的理工科宅男过于理性化的头脑给屏蔽了。另外三位宅男尽管情况稍微正常一些,但也同样因为这样那样的家庭成长原因,导致性心理发育不完善。再次说明,这里的性意指宽泛意义上的性,比如四位宅男无论是相貌体型还是衣着服饰,以及言语谈吐行为举止,所携带的性的信息量都是极低的。正因为这个东西在他们身上低于正常人,所以才产生笑点。
《生活大爆炸》海报——“聪明是新的性感。”
“我坚信人类文明是以牺牲原始的本能为代价而创造出来的。”这句话据说是弗洛伊德说的。很多电影里经常利用这个来制造笑点,比如《终结者》或者《变形金刚》这样的电影里,机器人会直接对男女主角说你们两个可以直接交配之类的话。因为用机器人的眼光来看,交配这件事根本不需要什么爱情之类的东西来作为文明的伪装。这句话同时也是《生活大爆炸》制造笑点的又一套路,但具体用法和《终结者》这类电影不同。在这个剧里面展现的不是人类文明压抑了性本能,而是在人类文明中被创造出来的漫画书、游戏、科幻电影等这些大众流行文化,居然能够让宅男们如此痴迷如此上瘾,以至于连最原始的性本能都自动退缩了。从这个角度来说,《生活大爆炸》可以说是游戏、漫画这类大众流行文化的一个衍生文化。或者说,正是《生活大爆炸》制造并且夸张化了这种独特的宅男梗。
《生活大爆炸》主演合影
跳脱出来看的话,不要忘了,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情景喜剧。在剧外的一次粉丝见面会上,粉丝们惊讶地发现这几位演员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神秘博士》,而他们在剧中饰演的角色都是科幻文化的铁粉儿。对于一个科幻文化的铁粉儿来说,《神秘博士》属于最基本的ABC。
最后说两句《生活大爆炸》里面的科学。看不懂这里面的科学术语丝毫不影响领略这个剧的笑点。看花絮得知,很多时候编剧会在剧本里画上一个横杠,然后请某位科学家顾问在这个地方随便填上一个科学名词。另外,《生活大爆炸》还可以当作是一个科幻流行文化的索引。我就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因为《生活大爆炸》得知有一个科幻剧叫《星际迷航》,然后把《星际迷航》七百多集电视剧全部看完,成了一名彻头彻尾的Trekkie(这个词专门指《星际迷航》的影迷粉丝)。
《生活大爆炸》剧照,最右边这位是《星际迷航》中柯克船长的饰演者威廉·夏特纳 (William Shatner)
我们到底应该和大众流行文化保持一个什么样的距离?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生活大爆炸》里演绎的是一群完全被大众流行文化吞噬,以至于耽误了个人成长的宅男。这样的事情其实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症候。过去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匮乏的年代,而现在的情况正好相反,我们每天都要应付和处理海量的信息。《生活大爆炸》呈现的是沉浸其中的荒诞搞笑版,真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网瘾少年这类的残酷现实版。我女儿五岁,我自己从来不限制女儿看电视或者看iPad。有一次在朋友圈里晒女儿玩游戏的照片,有朋友留言问,你就这样放任她玩吗?我回复说没有啊,我跟她一起玩。在我看来,下一代真正要学会的不是和电视、游戏这类东西彻底隔绝,而是学会怎么样跟这些东西和谐相处,能进得去也能出得来。
第一季
本期编辑 邢潭
推荐阅读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澎湃新闻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