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向海龙离开,对百度是好事

作者:虎嗅网 来源:虎嗅网 公众号
分享到:

05-17


向海龙离开了,李彦宏在公开信中说。


李彦宏是BAT三家中最爱写内部公开信的创始人,大事小情,都在公开信里,并往往伴随着人员调整,甚至离职——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那个爱打响指的电影角色。这次在他公开信里离职的是一个让人颇感意外、仔细思量又颇为合理的名字——向海龙。


美东时间5月16日(北京时间5月17日凌晨),百度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本季度百度营收241亿元人民币(约合35.9亿美元),同比增长15%,移除业务拆分收入影响,同比增长21%;归属百度的净亏损为人民币3.27亿元(约合49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人民币66.94亿元大幅转亏。


李彦宏随后双手奉上了他的内部公开信,他称百度一季度的表现“有喜有忧”,喜的是移动业务、人工智能业务增长势头强劲,忧的是“百度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局面”,财报转亏,核心业务增速放缓。


李彦宏称,将更加坚定地投入组织能力建设,坚定地推动干部年轻化进程,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于是他宣布个重磅消息:向海龙即日起辞去百度高级副总裁、搜索公司总裁职务,与此同时,搜索公司战略转型为移动生态事业群组,沈抖晋升为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移动生态事业群组。


准确地说,向海龙是被干掉的。


“业绩都那样了。”一位百度内部人士对虎嗅说。


但就在李彦宏发了公开信后,向海龙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自己离开百度“就是正常离职”。至于为何之前毫无迹象、还在联盟峰会上公开演讲,向海龙表示“怎么也要开好大会后再离开,否则多不好”。

 

就在一个礼拜前的5月10日,时任百度高级副总裁、百度搜索公司总裁的向海龙在2019百度联盟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上做了主题演讲,他表示,技术变革使得互联网不再是一个个毫不相关的交互行为的叠加,而是关联、联系、关心所有用户的“户”联网,并意气风发地展望了未来——为了真正做好用户运营和服务,百度将构建开源生态,打通信息壁垒,将百度联盟从流量联盟升级为用户联盟。


这成了向海龙在百度的绝唱。


向海龙在百度14年,上升途径可谓坐着三级火箭蹿升——


向海龙于2001年创建上海企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之后上海企浪成为百度竞价排名上海地区总代理。经过几年的发展,企浪成为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的网络营销机构,同时也是百度渠道体系中最有实力的代理商。


2005年2月,百度收购上海企浪,向海龙和原企浪团队正式加入百度,担任百度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后兼任北京分公司总经理。


2007年4月,向海龙出任百度公司销售副总裁,负责公司竞价排名业务的全国销售管理的工作,包括销售运营、直销管理、渠道管理和企业市场。


2011年,向海龙调任百度公司商业运营体系副总裁……


随后一步步爬升至百度高级副总裁、百度搜索公司总裁。


往前推三个月,2月26日,百度发布了内部邮件,宣布对三位副总裁沈抖、吴海锋、郑子斌进行干部轮岗调整,三位副总裁继续向搜索公司总裁向海龙汇报。彼时,向海龙成了百度明面上的二号人物,颇为让人惊讶。


所以,他的离职才那么出人意料。


悉数过去两年,百度元老级高管和空降高管离职如潮,随便点几个:


2016年11月4日,李明远,这个坊间的“百度太子”,从得意到被边缘化到请辞;


2017年3月22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国际上最权威的学者之一,百度人工智能的奠基者之一吴恩达,开启了自己的人工智能新篇章;


2018年5月18日,被认为最有希望带领百度驶向人工智能大航海时代的陆奇“止步百度深水区”;


2019年3月15日,曾经的神童,百度的重要非关键人物张亚勤,宣布六个月后将光荣退休……


但向海龙一直稳坐钓鱼台,看着百度高管人来人往。即使在2016年百度遭遇各种水逆的情况下,尤其是魏则西事件将百度(搜索)与莆田系牢牢绑定的情况下,即使在百度All in AI的情况下,即便外部分析人士疾呼百度应该“干掉”向海龙的情况下,向海龙非但没有被削权,还一直稳中有升。


说句难听但并非落井下石的话,向海龙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地离开,对百度都是好事儿——


终于不用那么销售导向了。


最后附上李彦宏的内部公开信:



End


复制口令 【 HezSgx7X 】打开最新版本虎嗅APP,即可领取虎嗅黑卡权益,3日内有效哦。


#下一站,阿里!5月23日,虎跑团·前沿技术团将到杭州阿里总部参访未来酒店“菲住布渴”,近身观察巨头的技术产业化招数。现场还有神秘阿里高管为虎跑团做专题分享,扫下图二维码直接上车吧~



前沿技术团,为你揭开科技公司的真相

阅读38940
举报0
关注虎嗅网微信号:huxiu_com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虎嗅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虎嗅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虎嗅网

微信号:huxiu_com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