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雪域童年|贵州山区小镇最后的村小:孩子们渴望走出大山远行

作者:澎湃新闻 来源:澎湃新闻 公众号
分享到:

05-21

澎湃新闻记者 喻琰


5月13日上午10点35分,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者告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上,传出一阵孩子们模仿动物的声音。


“小朋友,老牛哞,我们可以用二分音符来模仿。公鸡的声音喔喔喔,前短后长,可以用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组合起来模仿。”


当天,一间近40平方米的教室,30位山村少年正看着黑板上贴着彩色卡片的音符,跟着支教老师王咏梅一起感受音符的长短变化。


5月13日,在一年级的音乐课堂上,孩子们拿着音符玩“抢板凳”游戏。 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 权义 摄   


山村里的孩子们会不会跟不上课程,他们能理解我们的课程设计吗?在出发前的志愿者培训课上,王老师与同行的14名雪域童年支教队员同时提出了这个问题。


为了给山村的孩子们准备一节特别的音乐课,出发前,王咏梅在教案上写下会面临的各种突发状况。


然而,在5月17日支教活动的最后一天,当孩子们唱起王咏梅教的歌曲《萤火虫》,送别支教志愿者时,王老师当初的担心都转变成了感动。这位有着31年从教经验的音乐老师,想通过音乐课告诉者告小学的学生们“音乐无处不在,它可以让人感受到快乐,能够在孤独的时候陪伴你”。


志愿者们来了


者告小学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巧马镇纳桃村,地处广西、云南、贵州交界处,两栋教学楼常年被大山环绕,从学校出发,公路从山间穿行而过,车子要走近2个小时才能到达距离当地最近的兴义市。


据者告小学郎校长介绍,学校目前有6个年级,一个年级一个班级,共有163名学生,12位老师和两名公益组织提供的英语支教老师。校园内,6间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另外还有一间自然科学教室和电脑房、图书角。


怎样给这里的孩子们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内容,这让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与上海联通招募的14名志愿者在出发前困惑了很久。支教队长李磊磊是一名95后,平日在一所高校工作,他从前期的报道和视频资料中了解到,者告小学有自然科学教室,但没有利用起来。他希望给3年级以上的孩子们开设自然科学课,培养孩子们探索自然能力,对以后更高年级的教学有帮助,但又担心学校里的硬件设备跟不上,无法展开更多内容。


课程的切入点应该落在哪里?想了很久以后,他最终确定从孩子身边能看得见用得着的器材——磁铁和指南针讲起。


5月13日,志愿者李磊磊在科学课上为孩子们讲解磁铁的故事。    



与李磊磊一同担任自然科学课程的助教老师黄子雯在支教过程中,给孩子们放了一段讲解《流浪地球》的视频。当视频放了一分钟不到的时候,学生质疑“地球到底能不能流浪”的反应让她觉得亮眼。“学会质疑,学会问为什么,这是在科学课上所需要掌握的。” 黄子雯说。


自然科学课上,黄子雯在自然科学实验室给孩子们讲解。    


为了让孩子们手绘出一张张激发想象力的几何图形、树叶和家乡的风景,上海建桥学院的学生许丁和上海师范大学的学生鲁艺在来到者告小学的第一天,就连夜给孩子们制作美术素材。


本来计划教授两节美术课,但是到了支教活动的第三天,两位老师感觉到当下的课程进度已经满足不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孩子们一下课就会围住两位老师问“老师,你下节课什么时候上?”“我们什么时候上美术课?”


一位学生正在上鲁艺和许丁开设的美术课《奇妙的树叶》,这是在拓树叶。    


孩子们对于美术课程的迫切,让两位老师感觉意外,仔细了解后才得知,原来上个星期,学校里唯一的美术老师临时有任务不在,他们给学校填补了暂时空缺的美术课程。


好玩的音乐课


5月13日上午10点,一年级的孩子在教室里跟着支教老师王咏梅一起认识音符。一同听课学习的还有者告小学的两名语文老师,在者告小学,音乐是由主课老师“兼任”。


黑板前,50岁的王咏梅一边手拿着涂有彩色的音符卡,一边重复说“这是二分音符,叮~”课堂上,30名山村少年跟着她念音符,拍手掌,感受音符的长短。


在学生骆玉梅眼中,这位50岁,留有一头短发的王咏梅老师一上课就“热闹非凡,好玩极了”。王咏梅讲解音符的长短、拍手打节拍时,动作夸张,讲到同学们反应不过来的地方时,她会睁大眼睛,急切的等待同学们从嘴里回答出音符的节奏。


上课“好玩热闹的”背后得益于王咏梅长期的教学经验。在来支教前,王咏梅在上海金山区山阳中心小学教音乐,31年音乐教学经验的她曾经历过村小、随迁打工子女小学和中心小学。


5月13日,志愿者王咏梅老师给贵州册亨县者告小学一年级孩子带来一堂音乐课,她让孩子们用声音模仿大山里的动物。   


为了让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会去感受音符的长短和节奏的变化,她打算从一个“二分音符”开始教学。她将准备的教案精确到每个环节中,需要与小朋友互动的问题,以及预想的孩子们会有哪些反应也写到了教案中。


在她原先的教案中,孩子们可能会出现“乱套”,小朋友会不按照节奏来表现。但是在给一年级的孩子们讲课时,到了提问环节,孩子们会把背挺得直直的,双手放在桌子上,低头看向桌子,就是没人敢主动举手的情况让王老师颇感意外。


于是,王老师拿起手中准备的音乐器具——沙棒、蛙板、三角铁来吸引孩子们发言。


她理解孩子们的心理,在她长期支教过的上海金山区民办随迁子女九阳小学, 当她看到平日考0分的小朋友站在红鼓队里打鼓,比谁都自信的神情时,她认为音乐对于人的改变是非常直观的。


7天的支教时间里,王老师的课程安排从一个音符开始,以一首歌作为结束。在二年级的课堂上,她教会了孩子们唱《萤火虫》。


“萤火虫飞不停,我想和你去远行,飞向银河,点亮满天的星星。”支教课程进行到最后一天,当二年级的学生在教室里向志愿者队长李磊磊唱起这句歌词时,李磊磊没忍住,在教室里哭了起来。


最后的村级完小


三年前,者告小学的校舍进行第三次翻新。翻新前,学校里唯一的操场上有一道裂缝;翻新后,校舍修缮一新,还新增了一栋教师公寓。


“过去,我们新来的老师会说离家远,现在住在学校里,一定程度上也能留住师资”。者告小学郎校长说。


除了校舍翻新,者告小学目前的师资配比也是从三年前开始固定下来。变化从2014年、2015年陆续开始。郎校长说,2014年开始撤点并校,将巧马小学和伟贤小学等总计8个教学点、6个村级完小的学生撤并到巧马镇中心学校。撤并后,从2016年开始,巧马镇的学校仅保留一所巧马镇中心学校,一所村小者告小学以及一个教学点板坝小学。


学生人数发生变化后,巧马镇开始进行教学资源整合。在巧马镇中心学校,配备了专门的美术课老师和体育老师,“以前乡村小学特别缺乏英体美,撤并后,资源整合,有了这些科目的专职老师。”郎校长说。


虽然师资情况得到好转时,但撤并后学生依然面临家庭教育的问题。据郎校长介绍,者告小学的学生家长大部分会去往广州、深圳等地打工,“最久的可能一年都没有见过自己的父母。”


之前一个月,学校里就有一位让语文老师韦应学头疼的四年级学生,“孩子一个月不来学校上课,家长在外打工,最近才发现,然后微信问我,孩子在哪里。” 面对家长的质问,韦应学也不知如何回答。在他和学校教导主任多次家访后,最终才将这位学生劝回了课堂。


在他的观察中,家长的思想开放程度与村里那条324国道有关。住在国道沿线的,家长思想“普遍开放”,更多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往兴义市或册亨县里去读书。而之前分散居住在大山里的,“比较封闭”。


渴望走出大山,去远行的孩子


“山的那头是什么?”在戏曲课上,来自上海联通的工作人员李伟问起学生,学生有的回答“不知道”,有的说“山外还是山”。


“你知道你是哪个省的吗?”一年级的小朋友回答到“我是我妈生的”,让他哭笑不得。


他感到着急,在原本的教学计划中,他希望把中国的传统戏曲引入校园,跟孩子普及黔剧知识。他认为,面前这座山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孩子们的思想。


5月17日,者告小学,志愿者李伟给四年级学生带来一堂戏曲课《花木兰》选段,他的唱腔引来学生大笑。      


这些成长在大山里的孩子,有些与父母见面的机会有限,很少会走出大山,即便走出去了,最远去到的地方也只是距离最近的兴义市。


11岁的骆玉梅平时只有在春节期间,才能见到自己的爸爸妈妈。过年后,爸妈去往深圳打工,平时的交流靠手机屏幕前的摄像头。


她回忆起自己读二年级时利用暑假时间去深圳看妈妈的经历。 在她的回忆中,妈妈工作的地方有40多平方米,一共有60多个人在一起上班。从早上7点到下午5点半,骆玉梅都待在房间里,陪着妈妈工作。


工厂里,每当有女工问起骆玉梅在哪里读书,骆玉梅都会说“我来自者告小学。”可是让骆玉梅“不开心”的是,“他们不知道者告小学在哪里,只知道我在外婆家住,外婆带着我。”


5月16日,者告小学的学生在进行接力比赛,小朋友脱掉自己的凉鞋奔跑。


和骆玉梅一样,这里的孩子渴望去外面读书,多与外界的世界接触。5月13日,雪域童年志愿支教活动开始的第一天,当澎湃新闻副总编辑夏正玉和上海联通副总经理李爽到困难家庭家访时,问起两位困难家庭的孩子今后想做什么?两位孩子同时说“想去读大学”。


在与支教志愿者接触的这些天中,每当课间休息时,孩子们就会把志愿老师团团围住,抓着老师的手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在课堂上,一些活泼主动的学生还会问“天马行空”的问题,希望把老师难住。


5月14日,在志愿者曾姝琦上的梦想课堂上,曾姝琦走到三年级学生陆堂飞的课桌前,问她“你今后想做什么?”


陆堂飞涨红了脸,摇摇头。课后,她凑近澎湃新闻记者的耳朵,轻声说“我想写作,想了有一年了”。同样的问题,四年级的骆玉梅却说不上来,“爸爸说要读到大学,我想,但我怕考不上。”


在离别时,有学生送给支教老师一封信,信中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写道:“老师,你们很喜欢大山,而我们喜欢外面的世界,我也希望我以后会去远行,去到外面的世界。”

阅读37926
贵州 
举报0
关注澎湃新闻微信号:thepapernews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澎湃新闻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澎湃新闻

微信号:thepapernews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