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们小时候
好像每个人都曾经夸下海口
许下过不少愿
其中总少不了这样两个愿望
一个是我长大想上哈佛!
另一个是
我长大要开飞机!
以前觉得遥不可及
而现在慢慢长大才发现
在深圳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毕竟
在深圳这所国际学校
这些梦想就都可能实现!
深圳实验承翰学校是一所开设美国高中课程AP体系的高品质国际化学校,由深圳承翰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投资。
其国际课程实验校区(下简称“承翰国际”)经批准开展高中国际课程实验。学校建筑获得“鲁班奖”。校园环境优美,国际化氛围浓厚,场馆设备齐全,硬件设施一流,为学生营造了安全、舒适、健康的校园生活环境。
当然
除了能满足孩子的梦想
家长们更看重的还是学校的教学质量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
全方位了解一下这所学校!
个性化订制课程
包容差异化发展
●分层教学
承翰国际精准执行因材施教,对同年级的基础不一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尤其在差异较大的数学和英语两科,引入纯正的美国高中课程体系和多元的基础知识架构,以阶梯式教育方法,为学生阶段性能力提升和个性化发展赋能。
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针对不同学业基础的学生,精细分层走班教学,订制个性化课表。
师生互动更到位
公平反馈更及时
承翰国际的课堂为小班课堂,师生比例为1:5,这便于提升课堂效率,并且能够及时反馈,引导学生适时调整。
在GPA考核标准中,学生课堂表现是考核内容之一,以任课老师的评价为主。这就要求学生高度重视课堂学习过程,而在不够认真或认真的方向不对时,能够得到老师的及时关注与反馈。
领头人有资深教育经验
超八成教师有硕博学位
承翰国际的陈校长是资深国际教育专家,有20多年国际学校管理经验,成功培养了千余名学生考取牛津、剑桥、宾大、艾默里、范德堡、GW等名校;而学术总监Daniel则是剑桥大学教育学硕士,拥有数十年国际教育学术管理经验,曾任上海协和国际学校学术校长。
在承翰国际,80%以上的教师拥有硕士、博士学位,外籍教师授课占比超过40%,50%中方教师毕业于海外名校。
名校出名师,名师有招数
每一位任课老师都有其
独特且高校的教学方式
学分制量化效果
尊重整体学习过程
与普通高中注重最终考试成绩不同,承翰国际重视并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努力与态度。学生的总成绩主要由期中成绩、期末成绩、科目学习情况、课堂表现4大部分组成,其中前三项占70%。
而为了与国外教学接轨,提前使用GPA(平均成绩点数)计算成绩,以绩点、学分衡量学生一学年的学习状况,这个方法可供学生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程度,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更科学。
国内外研学开拓视野
丰富课余活动强健体魄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研究、学习祖国历史和文化,更深入地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切实体现“励中国心,做国际人”校训,承翰国际每年组织两次研学活动,国内国外各一次,每次不少于一周时间。
通过参加美国哈佛夏校、斯里兰卡环保志愿者、成都大熊猫保育员义工、泰国大象保护者义工、西安古都研学、湘西山区小学支教等活动,将课堂搬到国内外各地,让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学识与视野相融合。
●社团活动
据了解,每天下午4:45是承翰国际全体学生自由参加社团活动的开始时间,学校里的数十个社团活动在校园各个角落有条不紊地进行,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都去参加体育锻炼或艺术培训。
校园内配备了一流的教育教学设备,设有千人大剧院、同传学术报告厅、室内体育馆、美式图书馆、钢琴教室、露天网球场等,供学生使用。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冠军张宁曾到承翰国际参观,对其环境文化、校园建设、体育场设施设备大加称赞。
聘用退伍军人轮守校园
专业营养师为学子赋能
●校园安保
据负责安保与食堂管理的主任介绍,承翰国际以驻港退役士官为骨干的12人安保队伍,分两组进行日夜班交替轮换,确保校园安全。
●食堂
承翰国际食堂配置了专业营养师,在餐饮搭配上为学生助力。据悉,该专业营养师参与厨房每周菜谱定制,力求全面为学生补充营养,牛奶、鸡蛋、蔬菜、肉类一样都不能少,还有专门的试吃员在菜品出炉半小时前试吃,确保味道与安全性。
说了这么多
你是不是也心动了
现在承翰学校开放日来了!
快来亲身感受一下
深圳承翰学校
(国际课程实验校区)
国际师资见面会的开放日活动
●时间:5月25日(星期六)
●学校地址:深圳市龙岗布吉春园路,导航地址为深圳实验承翰学校(国际课程实验校区)
●招生热线:0755-28282686
●招生对象及培养目标:9-12年级在校生
●主要流程
9:00-9:30 签到时间
9:30-10:30 开始学校体验课(双语实验课)
10:30-12:00 学生考试/师资见面会/教学管理宣讲
12:00-12:30 进行面试
12:30-13:15 共进午餐
13:30-14:00 进行校园参观
开飞机、上哈佛?
只要有梦想
就快来一起实现吧!
文 / 谢粤蕾
编 / 姚思思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深圳大件事”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深圳大件事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