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吃饭听听301医院这位军医的话!你就长了4颗虎牙是吃肉用的,吃那么多肉干什么啊!

作者:健康时报 来源:健康时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2-28


健康时报
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本文专家: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301医院)营养科教授 赵 霖


“民以食为天”,“饮食者人之命脉也”,饮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不必多说,那到底什么样的饮食才是好的呢?

人长了4颗虎牙是吃肉用的,剩下的牙齿是吃菜和谷物的。



曾经有人问过我,到底人吃多少肉才合适?我没有正面回答他,我说您数数自己有多少颗牙,他数了半天告诉我他有32颗牙。大家知道,如果我们现在去做考古发掘,我们发现了一个恐龙的化石,我们第一步就要判断这个恐龙是草食恐龙还是肉食恐龙,根据什么呢?就是根据牙齿。

 

人前边八颗牙包括门牙,叫切齿,是切蔬菜和水果的纤维用的;后边两边这20颗牙叫槽牙,学名叫臼齿,是磨谷物和豆类用的;就长了4颗虎牙是吃肉用的,所以吃那么多肉干什么呢?

 

人是杂食动物,牙齿的结构也是人类进化产生的,所以根据这个4除上32的比例,饮食结构中有1/8是肉就足够了。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要想健康,就要吃菜。



我们中国人有一句古话:“杂食者美食也,广食也营养也”。也就是说,当选择的食物越丰富就越能实现真正的美食与营养,所以菜篮子里的颜色越多越好。那么肉与蔬菜相比谁更有营养呢?

 

现在有一种错误认识,就认为吃肉才有营养。我曾经到一个小学去看,就是这些孩子们加班上课,家长全在外边等着接孩子,有一个小贩推过来一个车,这车里边是什么呢?炸鸡腿、烤鸡翅。好多家长都给孩子买一个这玩意儿吃,好像觉得这孩子加了班了,非得吃这一个他才能补一补,这实际上是非常错误的。

 

你这时候给孩子吃俩西红柿也比吃这玩意儿强啊!因为西红柿有很强的抗氧化功能。吃根黄瓜,给他袪祛火,清醒清醒脑筋,回家还能继续学习,你吃炸鸡腿、烤鸡翅脑子全都吃糊涂了。

 

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


 

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视豆类。豆子古代叫菽,一个草字头下面一个叔字。我们很多同志现在学英文,一学这个豆,黄豆、大豆叫soya bcan,这个字怎么来的?就是从叔这个音译过来的。


也就是说,中国是大豆的故乡,所以咱们中国人就养成了一个什么习惯呢?就是“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爷爷奶奶给咱们做饭,经常要熬豆粥,吃豆包,这家家都要做。

 

豆类含有非常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一份豆腐供应的钙和一杯牛奶的含钙量基本一致。常吃豆类好处多多:降低胆固醇,有益肠道健康,改善体质,预防骨质疏松,减肥与美容。


多一些蒸、煮、炖,少一些煎、炸、炒。



高温烹饪常会造成食品安全问题。比如说,为什么洋快餐有问题?炸薯条里边含有非常高的丙烯酰胺,也就是说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如果超过120℃烹饪,就会产生一个天然的副产品丙烯酰胺。而实验证明,丙烯酰胺是一个可以诱发癌症的物质。


吃得越少,心眼越多、越聪明,同时寿命还延长。


 

古代说“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就是吃得越多就没心眼了,全塞住了,最后还减少了寿命。吃得越少,心眼越多、越聪明,同时寿命还延长。

 

现在日本的研究发现,就是老年痴呆的病人都是在年轻的时候经常饱食,而且肉类消费量很大的人,老了就容易得老年痴呆。


要想孩子聪明,绝对不能让孩子吃得太饱。


 

中华民族古代有一个育儿的古训,叫“欲得小儿安,须带三分饥和寒”。就是带孩子绝对不能捂孩子,绝对不能撑孩子。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孩子顿顿都饱食,都吃撑,吃完之后你为了消化这个食物,身上的血液要长时间地留在胃肠道来帮助消化,这么一种结果就造成大脑缺血,大脑一缺血,这血是干什么的?是携带着氧啊,你大脑就缺氧吧,缺氧以后就影响脑细胞发育,就降低智商了,所以你们现在可以看到很多胖孩子都傻乎乎的,就是这个道理。

 

由于这个大脑缺氧就容易造成什么呢?造成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大量增殖,就使得大脑的血管壁细胞增殖,血管就变窄,又产生恶性循环,就是血流量减少,这样严重影响供氧,当然智力就下降了。所以要想孩子聪明,绝对不能让孩子吃得太饱,就要记住“欲得小儿安,须带三分饥和寒”这个道理。


觉得文章不错,底部点一下“好看”↓↓

本文综合自:赵霖教授在CCTV健康之路健康大讲堂的演讲


大家都在看: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阅读38728
举报0
关注健康时报微信号:jksb201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健康时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健康时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健康时报

微信号:jksb2013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