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阳光的剧向来不差讨论度,上周末首播的《都挺好》也一样。
作为简川訸执导、侯鸿亮制片的新剧,自从开拍就赚足了眼球。其中引发最大争论的话题,当属重男轻女了。
因为被瞧不起女儿的母亲处处打压,姚晨饰演的苏明玉成了继樊胜美之后新任“中国最惨女儿”担当。
不一样的是,《欢乐颂》里的樊胜美被妈妈和哥哥吸干了血,却还要继续被吸下去;
而《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就“刚”多了,20岁与这个苦难的原生家庭划清界限,变成独立自主的女强人之后才回来用钞票甩了瞧不起自己的人一脸。
一时间,不少有着类似遭遇的网友站出来拍手叫好。
还因此把处处欺压妹妹的无能妈宝男,TF老boys郭京飞饰演的二哥,骂上了热搜。
可《都挺好》里的原生家庭悲剧,又岂止重男轻女这么简单。
网友评价它是个“全员互恨”的故事,父不慈子不孝,兄不友弟不恭,毫不留情地揭露一个传统中式大家庭的龌龊事。
它从一张合照切进剧情,五口人表面和谐,可女孩刻意疏离的肢体语言,却出卖了片名营造出的温馨氛围——
《都挺好》,其实都不好。
简直是最“名不符实”的一部剧了。
(本文所有截图来自官方预告和已经播出的前三集内容,不涉及剧透,请放心食用。)
母亲偏爱儿子,小女儿苏明玉从小和家里关系僵。
大哥考上斯坦福,妈妈就卖掉她的房间凑学费;二哥游手好闲不停要钱,女儿想上个补习班拿1000块都不给;甚至还要让本可以考上清华的女儿去读免费的师范,只为省下钱为哥哥买婚房。
敢质问为什么?那只有一句——“我们生你养你不容易,难道还有罪吗?”
“我们只负责到18岁,你是个女孩要嫁人的,父母不图你养老。”
这句话出自苏母之口,也是无数重男轻女家庭为自己开脱的理由:女孩不必占用家中过多的资源,因为早晚会是泼出去的水,变成别人的儿媳妇。
出走了,就再也没关系了,苏明玉一开始也抱着如此想法。
直到掩盖在苏家幸福表面下的阴影,在所有不幸所产生的核心——苏母去世后,被逼到了台面上。
老大苏明哲,是传统意义上最让家人骄傲的孩子:清华毕业,定居美国,妻女幸福。
可长子的枷锁,也让他变得愈发愚孝。
觉得自己理所应当把父亲接到美国,甚至不和妻子商量,就算自己日子都要过不下去,也要出钱为父亲买房。
老二苏明成最会讨父母欢心,虽然不学无术却总能用拍妈妈马屁抢占掉妹妹的关注。
投机取巧换来的,是成为30好几还靠苏母的补贴过着锦衣玉食生活的妈宝男。
从生活能力到心智发展都不成熟,看到从小被欺负的妹妹赚钱比自己多,不仅不祝福,还要酸溜溜“有几个臭钱了不起”。
原生家庭的顽疾决定着所有人都逃不过这个牢笼,家庭格局直接导致三个儿女的偏激、冷漠、不和。
甚至连倪大红饰演的苏父,都不是个好爸爸。
虽然是苏家唯一心软的人,可真到了女儿求救的时候就躲进厕所,从不敢和动不动就让自己下跪的强势妻子对着干。
面对暴君式的妻子,懦弱无能的他只能做个助纣为虐旁观者。
去了儿子家生活更是一点不安生,不是用错儿媳妇的毛巾,就是嫌弃儿子定的外卖,甚至还让一群老哥们儿来家里抽烟。
孩子一旦试图和他沟通下生活习惯上的问题,固执的老头扭头就发火:
“嫌弃我就直说,走还不行?”
愚孝儿,啃老男,受轻视的女孩,缺位的父爱,赡养老人的冲突……《都挺好》几乎把无数中国家庭可能经历的矛盾都汇集在了苏家。
在当前的社交网络舆论下,这让它从选定剧本就注定了“爆”的潜质。
但也种下了一个很大的隐患:一旦掌控得不好,就容易拍成电视剧版的《新老娘舅》。
我们看过太多为了撕逼而撕逼的家庭伦理剧,不顾故事逻辑,只为狗血猎奇,所有主角只会靠车祸、小三、婆媳争吵进行着故事推进。
这种家庭矛盾观众第一次看是猎奇,看多了就是疲累。
《都挺好》也不是没有操作上的问题。
最大的漏洞当属它把阿耐原著的故事向后搬了10年,本是70年代生的子女们被安去了80年代,造成了苏家三兄妹的设定完全对不上当年计划生育的国策。
可好在《都挺好》展现的家庭矛盾没有落俗套,而是极为“反常”的。
就比如苏父经历丧妻之痛,却一点不伤心。而是一心想着怎么藏起自己的存折,然后要求生活条件最好的大儿子带自己去美国。
在得到肯定回复后,就开心地跟着女儿去买新衣服,在妻子去世的第二天笑的一脸灿烂。
在正常的逻辑下,此举动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丝毫没有一个父辈的担当。
但这个性格放在苏父身上却是即为合理的。
妻子在世时,他在这段高压婚姻中受到的伤害一点不比孩子们少。比起父亲,大家似乎都忘了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也需要一丝喘息的空间,那句“我好不容易能伸直了腰”就能说明一切。
此前被压抑的攻击性,也开始在妻子走后疯狂发泄,各种“折磨”亲生孩子们,要求所有人都必须围着自己转。
你看,在苏母的高压管控下,这个家庭至少是维持着表面的和谐的;唯有这位大家长去世后,家中微妙的平衡才被打破。
这正是正午阳光的高明之处,所有矛盾都不是第一层的,而是掩藏在所有人伪善的面具下的。
积压了太久的隐患,但凡被撕开一个口子,便一发而不可收拾。
再比如,最“坏”的二儿子虽然吸干了家庭的血,却是在母亲葬礼上哭得最惨的一个。
这并非什么不孝子装出来的悲伤,而是对于失去了母亲这个靠山,发自内心的绝望。
从那开始,他无法与同样躲在母亲身后的苏父和睦相处,出了问题也发现不了父亲真正的需求,而是指责他自私。
甚至因为母亲生前连儿媳妇都要处处讨好,只为了为妈宝儿子营造一个生活完美、家庭和谐的假象。
直到仅靠他自己再也无法维持体面的生活,才在妻子一句“还没断奶的孩子”的控诉下恼羞成怒。
遭遇了生活的重挫之后,第一个想到的还是让母亲救救自己,可再也无法得到回应。
比起坏在表面的老二,老大看似是个老好人,实则更像个伪君子。
他占尽家中的资源却十年未归,明明不了解家人的处境,却颇爱带着大哥的身份指指点点。
上万公里之外又能给什么建设性意见呢?顶多就是在父亲吃坏了肚子之后,打电话质问弟弟,堪称和稀泥的一把好手。
必须应对的赡养父亲问题,让本来还算和睦的兄弟关系变得越来越差。
相比之下,反倒是那个在外人眼中最“不孝”的女儿把母亲的丧事打点得井井有条。
独自生活的历练让她独当一面,甚至在母亲的葬礼上还能冷静地处理工作,在和哥哥的争吵中丝毫不落下风。
唯有逃回自己内心世界的时候,拼命撑出来的坚强才又一次崩溃。
用一个拼命扯胳膊上的黑纱、却怎么也摘不掉的动作,表现着想要弥合家庭关系,却一次又一次被最亲的人逼到绝境的矛盾。
苏家没有一个“表里如一”的子女,每个人都在或光鲜、或孝顺、或独立的外表下,有着另一副面孔。
女儿拼了命逃离原生家庭,内心却早已被儿时的伤害扎得千疮百孔;
大哥二哥看似是被原生家庭小心翼翼保护的美玉,被理所应当地供养的太多年。直到涉及到利益纠纷的问题被推到台面上,才开始不知所措、互相指责,意识到自己甚至连处理生活的能力都没有。
不同的三位子女的性格,而相同的是——
从出生在这个家的那一刻开始,所有结局似乎又都是注定的。
没有一个人能在这片泥潭中完美脱身。
这也正是网友在看完前几集剧情后,生怕编剧会给《都挺好》一个俗套大团圆结局的原因。
侯鸿亮说这部剧的主旨是“原生家庭欠你的,你总要自己拿回来”,但唯有受到过原生家庭伤害的孩子才知道这句话谈何容易。
毕竟表面上的“团圆”简单,弥合内心的裂痕却是要耗费一辈子的。
@羊肉泡馍别放馍多放粉丝啊
这本就是一场逃都逃不掉的游戏。
· END ·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点击底部右下角的“好看”
点击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Vista看天下”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Vista看天下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