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和H股集体暴跌,市场震动,而到港股尾盘时刻,恒大、碧桂园和万科等内房股出现进一步下挫。
3月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栗战书作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报告中称,“集中力量落实好党中央确立的重大立法事项,包括审议民法典,制定房地产税法等……立法调研、起草,加紧工作,确保如期完成。”此前的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做出部署,要“健全地方税体系,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此前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这是继2014年和2018年之后,政府工作报告第三次提及房地产税。
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是“稳步推进”,而去年是“稳妥推进”。从稳妥到稳步,一字之差,意味着房地产税推进已有成形方案,一步一步来。
在《政府工作报告再提房地产,释放了什么信号》一文中,凯风君就已指出,房地产税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税种,必须遵循“税收法定”原则。从动议到落地,其间还要历经立法、审议以及地方政府制定实施细则等法定程序。
那么,房地产税何时到来?会如何征收?对房价有何影响?
01
全国住房联网:房地产税已无技术障碍
先看房地产税的三重信号。
第一个信号是,不动产统一登记和全国住房信息联网已经基本完成。
房地产税牵一发而动全身,想要顺利开征,必须扫清技术层面的障碍:不动产统一登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70年产权问题。
不动产统一登记是第一位的,没有统一登记,就无法对全国住房进行统一确权。而登记之后的联网则是要害,没有全国住房信息联网,就无法摸清全国房地产的家底,更无从对每个城市每个家庭进行精细化调控。
如今,不动产统一登记已经完成,全国住房信息联网也已初步完成。2018年6月,自然资源部发布消息,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已实现全国联网,我国不动产登记体系进入到全面运行阶段。
就在这两天,北京上海纷纷宣布,将在3月和4月推出不动产登记信息网络查询,这标志着不动产统一登记和住房信息联网已经完成。而全国性的住房信息联网,也在遥遥招手。
与此同时,全国国地税合并,也在2018年6月迈出步伐。这一合并,最大意义还不是减少交易成本和信息壁垒、降低人员冗余,而是统一税收监管,为个税、房地产税的征收铺路。
更关键的是,据媒体报道,已经施行近四年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有望升级为《不动产登记法》,相关立法工作即将启动。
这意味着,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规格再度提升,全国住房信息联网的效力将会无限度放大。
02
70年产权自动续期:房产税再无法理障碍
第二个信号是,70年产权问题基本一锤定音。
相比于全国住房信息联网,70年产权问题,也是横亘在房地产税面前的一道大槛。如今,这道大槛也已基本消失。
正在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民法典物权编草案,明确提出: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这就意味着,住宅土地使用权满70年之后,可以自动续期,不必担心土地被收回。而自动续期,大概率会是免费续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有关人士在答记者问时表示:
住宅70年产权续期,不需申请,没有前置条件,也不影响交易。
不动产统一登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70年产权问题,都已基本解决,开征房地产税,在技术上已经基本没有障碍。
03
税收法定:房产税已纳入5年立法计划
第三个信号是,政府工作报告三提房地产税,而人大已将房地产税纳入立法计划。
房地产税,是税收,而任何征税,都必须依照“税收法定”的基本原则。
早在2017年12月,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在《人民日报》撰文时明确指出:
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实施。
这里的意思显而易见,房地产税不会贸然开征,也不会突然袭击,必须经历公开讨论、审议和表决通过的一系列人大立法流程。这是“法定”的基本含义所在。
2018年9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对外公布。其中,房地产税法写入立法规划,属于第一类项目,即“条件比较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
这意味着,房地产税已被纳入五年立法计划。
当然,纳入五年立法计划,并不意味着这五年内一定会落地。事实上,2015年,房地产税也曾被纳入立法计划,但最终未能出台。而在2018年4月,房地产税法也曾被列入预备审议项目。
所以,房地产税迟早总要来,但到底哪一年到来,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这里的不确定性,主要在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性和地方土地财政的压力。
04
现实需要:房产税能否取代土地财政?
除了三重政策信号之外,回归当下,房地产税,有着极其强烈的现实逻辑。
房地产税之所以被提上日程,其目的并非遏制房价,而是理顺财税关系,从而最终取代土地财政。
由于卖地收入全部归由地方政府所有,因此在土地财政依赖之下,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之间有着共同的追求,一个渴求地价上升,一个希望房价暴涨。这种利益的同谋性,容易导致地方政府行为的异化。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5096亿元,同比增长25%,创出新高。从2015年到2018年,卖地收入一年一个台阶。2015年是3.25万亿,2016年是3.75万亿,2017年是5.2万亿,2018年是6.5万亿。
卖地收入不断创出新高,这与全国房地产走势息息相关。经过这一轮上涨,楼市行情早已不同于往日,经济、人口和土地的基本面都在发生变化,2018年很有可能将成为土地财政的最高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多数一二线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力度过大,新增住房资源严重不足,不少地方已经进入存量房交易时代。这意味着依靠卖地来聚拢收入的未来空间越来越小,房地产税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同时,随着减税降负成为常态,从中央到地方,财政收入无疑都将受到影响。如何寻找新的稳定税源,就成为当务之急,房地产税恰好是备选答案之一。
05
房地产税能不能降房价?
房地产税能不能降房价,这是最受瞩目的话题。
从短期而言,房地产税对于市场是利空,能让投机者产生一定抛盘效应,对房价有一定抑制作用。尤其是住房联网,将对某些群体产生威慑作用,抛盘效应将会更加突出。
但从中长期来看,房地产税的影响十分有限。房价受到一系列因素影响,房地产税只是影响因素之一。房价的未来,取决于人口、土地和经济基本面,而非房地产税。
同时,从政策博弈角度而言,房地产税是典型的地方税,最大目的就是为土地财政提供替代选择,弥补地方政府日益减少的土地收入,至于降房价,则从头到尾都不在政策目标体系之内。
要明白,楼市调控的要害只有一个字:稳。
房价持续上涨时,要“遏制房价上涨”,这是稳房价;楼市持续调整时,要“防止房价大跌”,这也是稳房价。
毕竟,从最实际的利益出发,没有稳定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税未必能收回来。
06
房地产税会怎么收?
房地产税未来会怎么收,会不会覆盖所有购房者,这是除了房价之外最受关注的话题。
从目前的消息来看,可以确定的是:房地产税不会一刀切,不会所有购房者全都一个标准,也不会全国一盘棋一个模式。
首先,房地产税可能存在区域差异。上一轮房价大幅上行的一二线甚至三四线热门城市,可能都在首批推进之列;而部分人口流失严重、经济萎靡不振的地区,可能会暂缓推进。
其二,会存在一定免征面积。一套二套乃至多套肯定有所区别,自住刚需与投资投机也完全不同,不可能一刀切进行征收。2011年的上海房产税试点,将人均60平方米作为免征门槛,那么未来各地应该都会设置一定的免征面积。
其三,或许会按照评估值进行征收。房地产税是持有税,换言之,凡是持有都要征税。但房价一直都在变动之中,所以,按照评估值征收就成为自然选择。
07
房地产税何时会到来?
不动产统一登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70年土地自动续期、国地税合并,这一系列动作,都意味着房地产税的出台,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时间才是最大问题。
房地产税想要顺利出台,除了技术破壁之外,还需要舆论动员和房地产现实行情的配合。
如果经济下行压力未能得到有效缓解,楼市下行周期进一步延长,房价下跌的风险日益放大,房地产税推出的时间可能还会推迟。
毕竟,房地产税虽然不是为调控房价而来,但涉及利益格局的重新匹配,必然会对市场心理产生巨大影响。
它的推进落地,不仅需要广泛的舆论动员,更需要相对良好的房地产环境。
一个简单结论是,房价越是高涨,房地产税的落地时间就越早;楼市越是低迷,房地产税被推迟的周期就越长。
08
结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房地产税迟早会来,但从舆论动员到立法通过再到最终的落地,还有一定时间周期。
其一,根据税收法定原则,房地产税必须经过立法审议的一系列过程。即使房地产税今年就开始征求意见,那么从出台意见稿到正式实施,起码还有几年时间。如果考虑到地方区情,那么在房地产税立法尘埃落定之后,各地势必会出台各自的实施细则,这一过程又会增加不少变数。
其二,房地产税并非为降房价而来。稳房价是既定政策目标,也是一直以来的主旋律。房地产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土地财政的缺失,理顺房地产相关财税关系,降房价不再考虑范围之内。
其三,房地产税要想顺利推进,需要一个稳定的房价环境。如果下一步金融周期风险陡增,房价出现大幅回调,那么房地产税只会无限期向后拖延。
其四,在降税减负的大背景下,房地产税的重要性得到提升。当大减税成为现实,谁来弥补缺失的税源,就成为待解之问。
- END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新财富杂志”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新财富杂志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