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老物件 图源视觉中国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瓶身上印着红色大朵牡丹的暖瓶,边缘被磕碰的有些斑驳的搪瓷水杯,以及前车轮与座椅之间有一条横杠的二八自行车都是深藏在记忆里的亲切家常。
这些在审美上乏善可陈的物件大多都带着一股“根正苗红”的质朴,普遍体型大、看起来憨厚且实用,就连装茶水的壶也一样。记忆里家中有一把提梁壶,把手处是几根铁丝拧在一起组成的,陶瓷的躯干呈圆柱形,上面绘着细碎的青花。
幼时的我还不懂泡茶,只是觉得这提梁拎起来顺手,即便是倒上热水之后立刻倒茶出来,也不用担心烫手,对小孩子而言实在安全可靠。
事实上,人们最初设计出提梁的款式也确实是为了方便与防烫。因为古人饮茶时更喜欢将茶壶放在茶炉上烹煮,因此用提梁壶更为便利。
作为众多壶中的一个分支,提梁壶始于北宋,流行于明清,小口、细流、鼓腹、平底、有盖,为了提拿方便,在肩部两端连以半月形提梁,提梁与壶身的重心在一条垂线上,提执时比较省力,也不易损坏,只是斟注时较为费力。
有传言说,此种壶为苏东坡所创。因为嫌弃当时的茶壶太小,不宜煮茶,受灯笼和房梁的启发后,将壶进行了别具匠心的改造——壶身设计成灯笼状,并在上面增加了三根提梁,使茶壶不仅可以放在炉子上煮,还能通过三根提梁的支撑悬挂在空中,便于燃薪煮茶。于是这种茶壶也被称为“东坡提梁壶”,即“苏提”。
提梁紫砂煮水壶 东坡书院拍摄 图源点砂轩
人们根据这种提梁方式,确定了现在提梁壶的两种分类:硬提梁和软提梁。相对比而言,硬提梁与壶身固定,自成一体,软提梁则更容易融合其他元素,呈现出多层次的美感。
对于文人雅士而言,提梁壶的意义不仅在于方便煮茶,更重要的是“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心境与情趣,如同明代王问的《煮茶图》中所描绘的一般,煮茶阅卷,竹炉与单柄提梁小壶的结合体现了个人的审美和对茶的理解。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茶具家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提梁壶因为造型美观、经济适用而逐渐渗透到了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很常见的家用器皿,但今天除了喝茶的场合,着实很少见了。
忙碌的生活下,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回忆从前,也同样怀念彼时的器物——也许朴素,也许笨重,却有日常生活中必须的踏实感。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我们买了很多充满设计感的物品,却因为各种原因将它们束之高阁,极少使用。
于是我们想到应该有这么一款茶具,能还原过去的使用习惯,给人以传统的熟悉感,同时在现代空间与周围环境中体现个性的简约,而设计师刘柏煦与他的短嘴提梁壶正好契合了这种理念。
刘柏煦认为,“相比剥夺视觉的‘设计感’,使用本身更为重要”。他的理念是设计出不张扬的好瓷器,当新鲜感过后,还能继续使用,而不是束之高阁。因此曾经作为每个家庭中重要陪伴者的提梁壶就成为了这把短嘴提梁壶的设计灵感。
点击视频查看更多细节:
一把清灰色或是芡食白的短嘴提梁小壶,与记忆中熟悉的提梁壶格外相似,但重新进行了微妙的设计与调整,变得小且精致,单手即可轻松拎起,外表面细腻无釉,呈现出瓷质本来的细腻触感。
这种简单的韵味只源于提梁的器形与泥制的纹理,如钟一般的形体带着天然的古拙,灰色胎质里有许多铁点,将景德镇最为常见的瓷泥赤裸裸呈现在眼前,似乎将数千年来制瓷的历史糅合消化,最终化为这一句简约有力的表达。
① 浅灰色短嘴提梁壶
② 自然白短嘴提梁壶
当然,为了方便使用,细节处自然也要仔细斟酌。黄铜打造的圆弧形扁提梁,为整体增添了一分恰到好处的金属质感,在细腻温雅的东方美感中尽显豁达气质;为了防止壶盖烫手,数次调整内部结构,仅仅为了使散热达到最大化;450毫升的容量,用来在私密空间内与至交好友对话,再合适不过;搭配壶体的两只相同材质的茶杯,尺寸不大不小,既有小杯的优雅,也不失大口喝茶的爽利。
关于日常,也许就是一把壶沉默不语的陪伴。人生苦短,通过喝茶在繁琐中寻回简单的回忆与生活,未尝不好。
一键下单「短嘴提梁壶 一壶两杯」
(会员95折优惠购买还可叠加使用当月好物券)
▼点击下图,了解三联生活市集春茶季。
“生活”有好茶好吃好物,你有看到嘛!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