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3月23日
上海火车站
很多年轻人坐上火车
车站迎来了一批又一批送行的亲属
这一日
前往贵州的专列开动
数千名上海知青离开家乡
奔赴贵州
将青春和热血挥洒在这片土地上
3月26日
3300多名青年抵达遵义
开始了他们的知青岁月
(资料图)
2019年3月23日,上海知青赴贵州遵义下乡50周年纪念大会在上海召开,336名当年的知青来到上海绍兴饭店,赴这场跨越50年之约。
三百多名知青50年后再相聚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的上山下乡运动中,全国2000多万青年离开城市,告别家乡和亲人,背起行囊,奔赴祖国四面八方。他们年龄不同,出身不同,经历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青。
1969年3月上海知青在会址前宣誓(资料图)
据统计,当年上海到遵义的知青有3300余人,分在遵义县(现播州区)、桐梓县、绥阳县、湄潭县、正安县、余庆县等地。而此次参加50周年纪念会的336名知青,就曾在这些地方劳动生活。
23日,上海绍兴饭店,当年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都两鬓斑白,他们中有的从国外赶回来;有的在遵义安家;有的返回上海生活……过了半个世纪,再见面,大家紧紧地抱在一起。
告别了妈妈
再见吧家乡
金色的学生时代
已伴随着青春史册
一去不复返
......
在一首熟悉的《知青之歌》中,纪念会拉开了序幕。每个人都激动万分,有人流着泪寻找曾经的兄弟姐妹,有人相互拥抱哽咽难语。
同样的歌,同样的人,所有的知青仿佛都回到了从前……
1969年3月23日,20岁的毛济华背着简单的生活用品,乘火车离开上海。
到达遵义后,毛济华落户在原遵义县松林区莲池公社后庄大队,在这里度过了5年多的知青生涯。现在已经70岁的毛济华,对当年的生活记忆犹新,“有好吃的,村民总是第一个想到我,让我很感动。”虽然当时生活条件很艰苦,但当地群众知道他们是从大城市来的,在生活上给予了很多照顾。
老友相见格外激动
“那时当地百姓以烧柴为主,每天都要上山砍柴。”毛济华告诉记者,这对于在上海长大的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1974年10月,毛济华被推荐到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专业学习。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原遵义地区林业局工作。在三十多年的造林工作中,毛济华发挥专业特长,在改变遵义的生态环境上尽自己的一份力。
在遵义工作生活的日子,毛济华有机会调回上海,但是他选择了留下,他说:“是遵义人民养育了我,在遵义生活了几十年,对这片土地有太深的感情。”
从林业战线退休后,毛济华还在为遵义的生态建设继续工作,先后完成了《黔渝高速公路生态农业示范带建设规划》、《遵崇高速公路绿化规划》等多项科研课题。
1969年3月26日,20岁的杨群声走下火车,踏上遵义的土地,到农村插队、为乡亲演出、在校园教书……如今,他虽然思念远在上海的家人、朋友,但他更舍不得离开遵义这方水土。
杨群声已习惯遵义的生活
“1969年3月23日,带上家人准备的生活用品,我登上火车,母亲哭成了泪人,这个场景到现在都历历在目。”杨群声说。他们抵达遵义后,在丁字口的遵义大饭店就餐、住宿。次日,他们来到原遵义县后坝公社青山大队。
在青山大队,杨群声和村民一起插秧、犁田、种菜……两年后他被借调到县文化馆宣传队。宣传队成员大多是爱好文艺的知青,大家到各个公社演出,他负责拉手风琴。在那个文娱活动匮乏的年代,每一次演出都深受欢迎,有的村民为了看一场演出,打着火把走几十里的山路。他们到很多地方演出,遇到卡车开不进去的地方,就扛着道具、背着乐器步行。
一年后,杨群声成为一名民办教师,先后在后坝中学、原遵义县第二中学任教,1976年转为公办教师。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他考上贵阳师范学院。毕业后,他到原遵义师专任教。1999年,调到遵义市信息中心,直到2009年退休。
知青旧照
现在杨群声是遵义市老年大学合唱团、遵义文化馆合唱团的指挥,每天不是排练,就是演出,生活忙碌而充实。
在遵义生活了50年,杨群声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他告诉记者,遵义的人居环境很好,生活上他更习惯这里,习惯了吃辣,习惯了家附近的山山水水。此次回上海参加50周年聚会,老人激动不已。
蒋玉和是此次活动的筹备者之一,也是当年知青赴遵的负责人之一。“当年一到遵义,我们受到马路两边市民的热烈欢迎。”72岁的蒋玉和回忆道,最让他感到自豪的是,当天遵义有关部门组织他们参观遵义会议会址,接受教育。他们举着国旗排队进入遵义会议会址,活动时有人给他们拍照,这些珍贵的照片至今仍然保留着。
会址旧照
当天,知青们在会址前庄严宣誓:“听党话,跟党走,在农村好好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后来蒋玉和来到原遵义县后坝公社青山大队。两年后,他因表现突出被调到原遵义县商业局,之后又到泮水供销社、遵义市第二化工厂工作。1990年,他调入遵义市第三化工厂当厂长兼党支部书记。因母亲身体不好,蒋玉和最后回到了上海。
蒋玉和告诉记者,他们当时参观遵义会议会址被拍摄成纪录片《广阔的天地》,在全国放映。如今,这部纪录片在网络上依旧可以观看。
当年的知青怀揣着热情和梦想,来到基层农村锻炼、劳动,他们也将文化、医疗等带到了农村。
知青旧照
据了解,当年来到遵义的知青很多留了下来,在各行各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很多后来都走上了领导岗位,把遵义当成了第二故乡,为遵义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毛济华、杨群声……他们仅是留在遵义知青的一个缩影。
“有人说,知青是被荒废的一代,但我们不这样认为,我们在农村磨炼出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品质。”说到这里,蒋玉和有些激动,“半个世纪再相聚,我们是饱经风雨的一代人,不后悔当知青。”
1、
2、
3、
4、
编辑:罗远银丨审核:周钰姣丨签发:熊 俊
热线电话:19908522221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遵义晚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遵义晚报公众号所有。